08.30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8月是棉花成熟关键期,决定着棉花产量和品质。此次调研路线覆盖南疆和北疆,全面考察产棉区,从种植情况、长势、产量预测、收购价等方面,到大贸易商、纺织厂、交割库,全线覆盖棉花上、中、下游,旨在更为准确全面的了解当地新棉产量、品质、种植成本、收益情况、收购价预期以及行业内各环节对棉价后期走势的看法、套保策略等内容。

调研路线:五家渠市(第6师棉麻)、呼图壁县、石河子(第8师棉麻)、沙湾、奎屯(第7师棉麻)、博乐(第5师棉麻)、伊犁(第4师棉麻)、库尔勒(第2师棉麻)、库车、沙雅、阿拉尔(第1师棉麻)、阿瓦提(长绒棉)等。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一、昌吉州 | 产量或持稳略增 未来继续扩种空间很小

调研时间:2018年8月20日

情况概述:调研地点自五家渠-呼图壁-玛纳斯,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因其他农作物很多转种棉花;经初步测产,单产预期提升,最终产量预期增加。收购价预期同比将有所增加,开称价预计在6.1-6.2元/公斤和6.5-7元/公斤不等,折皮棉在16000元/吨左右及以上。

(一)第一站 五家渠农六师

1、面积及产量情况:六师(含8个植棉团),其中102团厂:去年种植棉花47000亩地,今年8万亩地;去年356公斤/亩,今年初步测产393公斤/亩(一般和最终的单产差距不超过10%,基本上下5%)增幅10%。今年气候还行,5月温度低,但进入6月温度上升,全年积温是够的,7月中旬之后到现在温度都比较正常,准备8月29日打脱叶剂,9月15日开始机采,去年是9月13日开始采,今年稍微晚一点。

102团负责人表示,由于去年棉花价格好,很多其他农作物改种棉花了,向日葵、哈密瓜等,还有一些粮食作物面积大幅减少,棉花面积和单产增加在六师是普遍性现象,北疆其他几个师也基本上面积和单产都提高,六师棉花面积从去年的120万亩增加至今年的180万亩,增加60万亩。

2、成本及收益:2017年102团亩均净效益800-1000元,而当年市面上籽棉价格7元/公斤,种植成本不超过1650元/亩。今年亩成本还要低一点,大概在1500元/亩左右,因兵团改革,每人每户分到50亩地,社保统筹自己去缴,50亩地是15400,平均310元/亩,但是2017年以前地是收土地费的,一年下来在380-400元/亩,改革后相应的费用是下降了,一亩地减了近100元钱,机采费方面,以前是收一公斤棉花机采费1元钱;2016年开始政策调整,按面积收费,去年收一亩地,机采费145元。

3、关于补贴:不是所有土地都享受补贴,团厂6万多亩地是100%享受国家补贴的,多余的就不能享受了,多的这部分地主要是经营地,团厂总共9万多亩地,职工身份地只划分了68000亩(1400多个职工),身份地100%补贴,身份地之外的属于经营地,不享受国家补贴。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二)第二站 呼图壁

1、面积及产量情况:呼图壁植棉面积2016年38万亩,2017年52万亩,2018年87.5万亩,同比70%;整个昌吉州植棉200多万亩,去年140-150万亩,种植面积增加了40%-50%,因西瓜、玉米、麦子等作物都转种棉花。呼图壁共有150万亩地,2010年棉花种植面积曾达到108万亩,还有一定的扩种空间,如果今年收成好,明年可能会继续扩种,不过现在环保力度很大,水资源缺乏,部分地区强制退耕还林,实际能扩种多少受政策影响不确定。

当地龙头企业某棉业公司去年自己的棉花地亩产323公斤/亩,今年预计400公斤以上,亩产高的原因:良好的天气、品种改良、田间管理得当。该企业负责人预计北疆整体是增产,预计增10%,南疆预计持平略降。今年棉花收购预期提早5天,计划9月5日打脱叶剂,去年9月24日收获,今年可能略提早,大概20日收获。

2、种植成本:自有地1200-1300元/亩;租用地1800元/亩。

3、收购加工产能:呼图壁31个轧花厂,现在只剩24个轧花厂(去年政府规定,轧花厂必须账户上要有2000万才能开工),今年基本上都会收,产能小的,在4000吨皮棉,大的在7000吨皮棉,平均5000吨,24家共10几万吨,棉花能满足全部开工需求,这可能制约价格上涨的空间。

4、棉花质量:前年棉花长度27、28比较多,去年双29达90%以上。

5、收购价预期:呼图壁、玛纳斯抢资源少,奎屯和吐鲁番抢资源比较多一些,那边轧花厂多。呼图壁、玛纳斯地方企业比较多,兵团有一些。如果棉价被炒到很高,抢资源会出现,如果价平稳,棉价在16000左右,可能不会出现抢棉。今年兵团改制,取消统一销售统一采购,农六师拿出9个厂包给私人(3个厂卖掉了,6个厂包出去了)、农八师拿出了48条线包出去了,兵团的棉花不一定比地方收得便宜,甚至可能比地方更高。

开称预期:预计开秤价比去年略高0.1-0.3元/公斤,去年平均5.9元/公斤,今年预计6.1-6.2元/公斤,全北疆,呼图壁的衣分最低,在34左右,沙湾在36。预计新疆产量预计会超过去年,预计棉花价格16000左右,就整个农产品来看,棉花价格不算高,相对其他农产品,棉花价格涨得不多。

6、兵团改制影响:兵团去年收籽棉7元/公斤,水杂按20%扣,则折下来只有5.6元/公斤;而去年民营企业平均收购价是6元,比兵团高了4毛钱,因此兵团改制,改成民营去经营的话,则收购会和地方上统一,再加上兵团棉花管理和品质比地方好(每年皮棉销售价比地方高1000-1500元/吨),籽棉收购价格预计会同比略高,因此产量不会下降,质量方面要看未来管理上能否保持。

(三)第三站 玛纳斯

调研银天棉业某轧花厂(供销社下属棉麻公司的企业),该厂2条生产线,生产3万吨-3.5万吨籽棉,加工皮棉1万吨,集中加工生产时间50多天。新疆棉上市集中,手摘棉上市大概50天左右,机采棉上市大概35-40天左右。

1、面积及产量情况:玛纳斯今年突破80万亩,去年70多万亩,棉花面积增加10%;今年单产平均350-380公斤/亩,去年360公斤/亩左右。该轧花厂负责人表示,棉花长势不错,比去年高一点。2019年农土地租金将涨到800元/亩,2018年600-700元/亩。未来基本没有什么扩种的空间,而且环保、退耕还林的政策严格。

2、质量方面:去年马值、长度最好,因天气好,气候温和。今年马值预计提高至4.7-4.8,因今年前期积温不够,后期积温追上来了,后期棉花生长加快导致马值偏高。

3、开称价预期:预计9月20几号开称,和去年差不多。去年收购价6.1元/公斤左右,今年预计收购价同比增加,预期6.5-7元/公斤之间,36.5-37之间的衣分(实际衣分),按1.7元/斤的棉籽价格,1200左右的加工费(1000-1200元/吨),6.5元/公斤的籽棉收购价折皮棉16000-16500;7元/公斤的籽棉收购价折皮棉18000-19000。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二、石河子、沙湾 | 产量或持稳略增 未来继续扩种空间很小

调研时间:2018年8月22日

情况概述:自石河子-沙湾-奎屯,棉花种植面积持稳或小增,未来面积扩种的潜力很小;石河子单产预期有所提升,沙湾单产预期下滑,最终产量预期持平或略增。其中,石河子农八师植棉面积今年变化不大,棉花长势正常,若后期天气不出意外,将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单产预计增幅10%左右。后期天气方面,主要担心早霜和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若天气正常,预计今年皮棉产量50万吨出头,预计同比持平略增。

石河子地区农业用地基本为兵团所有,90%以上都是种的棉花,未来面积基本无继续扩大的空间。兵团改制令籽棉收购市场化,按质论价。因团厂加工厂承包给多家企业,会形成区域性的竞争。

沙湾植棉面积小增,单产预计下滑,产量预计和去年基本持平。沙湾植棉面积增长基本到头了,明年面积下滑的可能性较大。沙湾某棉企负责人预计今年籽棉开秤价预计在7.0元/公斤以上,之后可能会回落到6.4-6.5元/公斤左右。

(一)第一站 石河子-农八师座谈

农八师

1、面积及产量情况:农八师植棉面积今年变化不大,目前棉花长势很好,据测产数据,不低于去年的单产,后期天气不出问题的话,将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单产预计增幅10%左右。后期天气方面,主要担心早霜和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若天气正常,预计今年皮棉产量50万吨出头,预计同比持平略增(去年45.78万吨)。石河子基本全是兵团的地(除石河子乡3000-5000亩棉花地外),基本上90%以上都是种的棉花,面积基本无继续扩大的空间。

2、兵团改制:今年是改制的一年,团厂32个加工厂归属银力集团,6月份全部接收。目前已有七家内地企业以承包的方式参与进来,目前已包出去54条生产线(总共有77条生产线),主要是国企,如厦门国贸、利华等。

以前团厂统一收购籽棉,现在是市场化收购,按质论价,采购讲究质量,质量不好的不收。因团厂加工厂承包多家企业,形成区域性的竞争,比质量、价格、卸货速度等很多方面保证服务。价格根据市场皮棉价倒推籽棉收购价,一车一检、一车一付钱,质量会有保证,力争实现农户、加工厂、纺织厂三方共赢。

石河子天银物流仓储

隶属于八师银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目前仓储静态库容14万吨左右,仓储面积16万平米。这几年随着棉花市场的发展,本库中转量每年在18-20万吨。2017年正式成为郑商所交割库,为全国棉花监测市场监管库。该库的棉花主要储存八师的比较多,当时建这个库也主要是为八师服务的,这几年随着棉花产量的不断增加,库也在对外经营,去年地方上的棉花总共进了30吨,八师棉花做交割的不太多。目前棉花库存量4万吨,其中16/17年度棉14000吨,17/18年度26000吨。

去年郑商所规定,从入库公检出来,一个月内形成仓单,超过期限则不允许再在该库注册仓单,拉到内地可能也不允许。形成仓单前按棉花交易市场规定收仓储费;形成仓单后按郑商所规定收仓储费。

某纺织企业

民营企业,先后收购石河子织染厂、毛纺厂;目前规模为环锭纺56万锭,气流纺700吨。产品要求低支高品质无三丝,环锭纺用棉12万吨,主要用8师的棉花,另外7、6、1师也有用,对棉花品质要求高,控三丝是企业盈利增长点。该企业纺织纱线销路较好,都是供不应求,订单可到两个月后;对棉花采购主要是采用第三方融资方式锁定资源,保证全年棉花供应。

目前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为3500-3600万亩,林果的种植面积也在1000亩以上,面积都已相对稳定,加上资源限制、退耕还林,未来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但南疆正逐步推进机械化、土地流转等,未来两三年预计面积产量可能会有所波动,之后也会趋于稳定;全疆纺织情况,14年5月国务院发布政策,发展新疆地区纺织产业,出台11项优惠政策,计划到18年底建成产能1800万锭,2020年2000万锭,但是截止今年五月,已建成加规划已达2000万锭,纺纱230万吨(含黏胶纱60万),故今年4月出台政策,限制产能无序扩张,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预计未来新疆地区纺纱产能将控制在2000万锭,主要是发展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及优化纺纱结构。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二)第二站 沙湾

1、面积及产量情况:沙湾240万亩耕地,去年植棉172万亩,今年植棉176万亩,若将黑地部分(未计入统计数据不补贴的土地)包含在内的话,在180-190万亩。沙湾耕地中的国有开荒地(70万亩左右),政策规定要按比例退耕还荒,5年要减少40%,今年是第三年,三年累计退耕30%(20万亩)。虽然今年可耕种面积在下降,但其他作物转种棉花增加,总面积小增。沙湾植棉面积增长基本到头了,明年面积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单产呈现两极分化,管理得好的,单产很高,管理不好的,单产较低,平均单产今年同比略低,预计在370-380公斤/亩,而去年平均400公斤/亩。今年产量预计和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只能确定70%的产量,还有30%取决于后期天气,看是否会有早霜及多雨天气出现。目前总体来看北疆地区预计单产会有所下降,但结合面积增加,预计产量可能略有增加。

2、棉花质量:今年前期积温低,后期积温高,棉花马值、长度预计会好于去年。

3、收购价预期:籽棉开秤价预计在7.0元/公斤以上,之后可能会回落到6.4-6.5元/公斤左右。

(三)第三站 奎屯农佳乐仓储库

北疆农佳乐期货交割库,新疆三家交割库之一,静态库容70-80万吨,去年入库35万吨,目前库存3万多吨近4万吨,其中期货仓单2万多吨,现货1万多吨。今年政策有所改变,入库公检结果出来后一个月内不注册仓单的,不得再在该库注册,可移到内地注册仓单。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三、奎屯-乌苏 | 扩种增产,兵团改制后定价无标杆

调研日期:2018年8月22日

情况概述:自奎屯-乌苏,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单产预计和去年差不多,产量预期同比增加。其中,奎屯今年植棉面积增加30%,产量预期从去年的21万吨增至25万吨;乌苏面积增幅10%左右,单产同比基本持稳,产量预计增加。

今年兵团改制后,籽棉收购随行就市,则市场定价无标杆,籽棉收购定价、皮棉销售定价都可能受到影响,价格波动可能加大。今年农户期望值偏高,在7-8元/公斤。今年新棉可能出现抢收,但估计不会太激烈。今年轧花厂加工成本提高,由于环保政策,煤改电或气,再加上除尘改造也令投入增加。

(一)第一站:奎屯-农七师座谈

农七师

1、面积和产量情况:今年是五统一放开的第一年,农户种植棉花积极性较高,主要是棉花有补贴保证收益及近两年收成不错,今年种植面积增加了30%,从去年的135万亩增至今年的176万亩。奎屯共200万亩左右农田,今年植棉到176万亩,还有部分转种的空间,但转种不确定,且空间不大。今年天气风调雨顺,前期低温受了些影响,但后期温度很快升高,棉花今年长势很好,长势整齐。颜色好,亩产380公斤左右,和去年差不多。去年产量50万吨籽棉,21吨皮棉;今年产量预期增加至25万吨。

2、改制后的一致性问题:改制后,虽然农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也不敢轻易更换棉花其他品种,70%-80%延用之前的品种,因此今年的主栽品种仍是鲁棉研24号,这个品种抗病虫害特性、棉花品质等都已得到大家认可。也有一些杂品种,为了保证棉花一致性,七师采取了一些措施:(1)对176万亩的棉花种植品种进行跟踪锁定,播种期间跟踪录入各团、各连对应种植的品种信息;(2)176万亩中有158万亩为双29,还有18万亩为双30,也分别按品质录入了信息;(3)采收期分机、分批、分品种进行加工。

3、轧花厂情况:七师13家轧花厂,由团厂成立的农发集团管理轧花厂,没有外包。共有23条生产线,生产线规模大,加工工艺先进,加工能力在32万皮棉,相对于七师产量是绰绰有余,加工一般到12月底结束。加工费不含折旧费在650元/吨左右。

4、衣分方面:对于衣分方面,扣水杂,兵团衣分在40左右;不扣水杂,机采棉衣分一般超不过30。一般机采棉水杂在10%左右及以上。对于机采棉收购方面,地方是不扣水杂的,收购价格不一样。比如兵团定在7.1-7.2元/公斤,而地方则定在6.5-6.6元/公斤,甚至更低。

5、新棉收购价预期:今年没有统一价,随行就市,可能出现抢收,但抢收可能不会太激烈。

6、种植成本:植棉成本,身份地,以前加承包费1900元/亩;现在无承包费在1500元/亩,但需自己交社保。

奎屯地方某棉企(国企)

1、棉花种植生产方面:去年丰产年,今年5-6月低温风灾,棉花生长慢,7月打顶晚,但7-8月天气正常,温度适合,9月天气不确定,若天气正常,产量可能比去年高。因生长进度偏慢,收获期可能略推迟,今年9月底10月初估计仅零星上市,大量上市可能要到国庆后。

2、兵团改制后的定价:以前籽棉收购价和皮棉销售价是统一的,对市场有稳定器的作用。今年兵团改制后,不出皮棉统一销售的价格了,籽棉收购也兵团内部放开,不会出统一的收购指标价,随行就市,则市场定价无标杆,籽棉收购定价、皮棉销售定价都可能受到影响。

3、新棉收购预期及轧花厂情况:今年农户期望值偏高,在7-8元/公斤,折算皮棉基本在18600的目标价格,若轧花厂按这个价格收,算上升贴水(一般为双29,升水500-600元/吨)、公毛差(200-300元/吨),则要卖到19000以上了,价格明显过高。

新疆棉花收购期短,基本集中在一个月。而今年上市有所推迟,上市初期加工厂可能着急抢收,且今年内地棉商来疆抢收势头较强,轧花厂风险较大。收购价格占轧花厂成本的95%,收购关比较关键。不过,今年国家对新疆轧花厂管理严格,手续不全的,安全、消防、环保不合格的等等是开不了工的,今年开工轧花厂预计比去年要少,奎屯40多个轧花厂,估计只有30多个能开工。另外,今年加工成本提高,由于环保政策,煤锅炉必须改成电或者气,除尘改造也令投入增加。

(二)第二站 乌苏

乌苏种植面积增加,今年种植面积190万亩左右,增幅10%左右;棉花前期生长不如去年,但后期天气还可以,单产预计和去年接近,产量预计同比增加。这两年随着品种的改良及种植管理技术的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保障。今年采摘时间预计和去年差不了几天。种植成本方面,今年水资源费高了,成本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四、博乐-伊犁 | 北疆丰产概率较大,新棉收购存抢收可能

调研时间:2018年8月23日

调研情况:自博乐-伊犁,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博乐地方单产可能下降,但农五师单产预计和去年接近。截至到8月23日,已完成北疆调研,小结如下:

1. 因棉花补贴政策及近两年良好的收成,农户植棉积极性较高,很多其他作物转种棉花,北疆2018年种植面积增加;虽然前期积温偏低,但7-8月天气良好,前期偏低的积温在后期也追回至正常水平,棉花总体长势良好,单产预估较7月调研时有所提升,整个北疆产量预估较7月时更为乐观,如果9月天气正常,预计2018年度北疆棉花产量同比将增加10%左右,仍为丰产的一年,密切关注9月是否有早霜和持续阴雨天气。

2. 预计大部分地区机采时间预计在9月下旬,同比略有推迟。

3. 籽棉收购预期方面,预计冲高回落。农户对收购价预期偏高、轧花厂收购加工产能仍过剩(且兵团加工厂参与市场竞争)、新棉上市略推迟,再加上棉市长期看涨的背景下,内地现货商入疆采购意愿较强,新棉上市初期抢收的可能性较大,但今年产量供应增加,且国家对轧花厂管理更严将导致开工数同比有所减少,收购价高度可能还是会受到限制。初步预期,上市初期籽棉收购价可能到7-7.5元/公斤左右,但之后仍可能回落至6.2-6.5元/公斤,整体收购价预计同比将有所增加。

4. 今年兵团改制,取消统购统销,没有指导价,收购价随行就市,今年市场定价缺乏标杆,价格波动预计较大,而轧花厂由于环保政策因素,今年加工成本提升,轧花厂今年经营风险将同比增加。

(一) 第一站 博乐-农五师座谈

博乐地方某种植大户

1、博乐地方植棉面积同比减少10万亩,目前面积接近40万亩,主要是之前一些牧民草场种植了棉花,现在环保政策下,必须退耕还草。

2、5月风灾对单产有影响,8月份蚜虫爆发厉害,多次喷药也未能根治,致使农药费从去年的50元/亩增加至今年的150元/亩,单产也将受到影响,单产预计从去年的420-430公斤/亩降至今年的350公斤/亩,地方产量预计将有所下滑。对植棉成本的预估上调至接近2100元/亩,去年在1600-1700元/亩,今年成本增加主要在于前期风灾补种、农药/水资源费/人工费的上涨,租地费在700-800元/亩。

3、对籽棉收购价的预期:虽然有补贴政策,但仍希望收购价越高越好,因补贴款到账晚。

农五师

1、今年农五师植棉面积为75.7万亩,去年为65万亩,主要种植品种为新早77、新早37。单产方面,师内测产正在展开,据已测的田地数据,今年单产预期和去年接近,虽然前期气候不好,但7-8月天气良好,积温追上,且兵团取消五统一后,职工积极性增加,田间管理加强,棉花目前长势很好,每株8-9个桃,若9月份天气正常,今年可能继续丰产。五师总耕地面积在95万亩,今年棉花的植棉面积是这些年来最大的一年,未来继续扩种的空间已很小。

2、今年种植成本在1400-1500元/亩(不含承包费),同比略降,虽然蚜虫灾害严重,但除此之外,其他病虫害少,农药费用同比还下降了30元/亩,这也可能和兵团改制后各家职工投入统计不完善有关。

3、棉花品质方面,去年收购加工了10.3万吨皮棉,基本在5月份卖完。长度28以上占到92%,强力28以上占到88%,颜色级为白棉三级以上,就是马值偏高,马值C占到30%。去年由于用的降解膜,三丝偏多,污染大,今年已更为普通膜,预计三丝问题将得到改善。

4、新棉收购加工方面:收购加工资金已准备好,融资18亿,资金没有问题,以前是兵团定收购指导价,各师按质量指标情况在指导价基础上加升贴水,基本上都是在指导价之上销售。去年收购价(含补贴)在6.9元/公斤,皮棉销售价15700。今年改制,没有指导价,兵团加工厂的收购将随行就市。

(二)第二站 伊犁农四师

因伊犁为次宜棉区,农四师的棉花产量很少,大概1万多吨,在新疆兵团产量占比不到1%。今年该师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较去年的13万亩有所增加,单产预计从去年的350公斤/亩增加至今年的400公斤/亩。今年的植棉成本有所下降,去年在1100-1200元/亩,今年约1000元/亩,下降150元/左右。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北疆调研小结

截至到8月23日,北疆调研结束,综合前几天的调研情况,对北疆小结如下:

1、因棉花补贴政策及近两年良好的收成,农户植棉积极性较高,很多其他作物转种棉花,北疆2018年种植面积增加,其中昌吉地区增幅最大,在40%-50%;单产方面,前期低温风灾主要对博乐精河地区有影响,其他地区影响不大,且7-8月天气良好,前期偏低的积温在后期也追回至正常水平,棉花总体长势良好,单产预估较7月调研时有所提升,其中昌吉地区单产预期增幅相对较大;整个北疆产量预估较7月时更为乐观,但考虑到兵团改制令面积实测更为准确,再加上黑地问题,实际产量增幅应低于统计数据,如果9月天气正常,预计2018年度北疆棉花产量同比将增加10%左右,仍为丰产的一年,密切关注9月是否有早霜和持续阴雨天气。

2、生长进度方面,由于7-8月天气较好,今年机采时间预计和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其中昌吉部分地区同比还略早一点,其他地区也差不了几天,预计大部分地区机采时间预计在9月下旬,同比略有推迟。

3、籽棉收购预期方面,预计冲高回落。农户对收购价预期偏高、轧花厂收购加工产能仍过剩(且兵团加工厂参与市场竞争)、新棉上市略推迟,再加上棉市长期看涨的背景下,内地现货商入疆采购意愿较强,新棉上市初期抢收的可能性较大,但今年产量供应增加,且国家对轧花厂管理更严将导致开工数同比有所减少,收购价高度预计还是会受到限制。初步预期,上市初期籽棉收购价可能到7-7.5元/公斤左右,但之后仍可能回落至6.2-6.5元/公斤,整体收购价预计同比将有所增加。

4、今年兵团改制,取消统购统销,没有指导价,收购价随行就市,今年市场定价缺乏标杆,价格波动预计较大,而轧花厂由于环保政策因素,今年加工成本提升,轧花厂今年经营风险将同比增加。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2018年8月25日,调研的第五天

库尔勒仓储库

库尔勒银星交割库

为1986年成立的,是国家最早的储备库,也是郑商所指定的棉花交割库。该库现在分三大库区(南、北、中库区),拥有30栋库房和露天库区,有两条铁路专运线,静态仓储能力最大能达到20万吨(库房可存储棉花3万吨,露天库区可存储棉花17万吨)。目前棉花库存还有3.3万吨,里面含有仓单棉,也有客户卖完没提走的,去年同期2-3万吨。

中储棉库尔勒直属库

1、该库静态库容为15万吨,全年中转量大概30万吨,有两条专运线,一共140个货位。现在在库的皮棉库存为16000多吨,其中东区库存4000吨,3号库房是储存的国家储备棉,有740吨,17批(超允差);中区全是棉花交易市场的监管棉,去年入库21万吨,数量相对较多,截至到8月24日,还剩16000吨,而去年同期1340吨,今年收棉入库大概9-10月份开始。

2、这段时间车皮比较紧张,公路铁路都很紧张,因到8月31日,2017年度的出疆棉补贴就结束了,现在发往阿克苏的比较多。运到内地也很多,目前铁路运费是最低的时候,比公路运费也要低,运到河南16000-17000元一车,一车实际装运棉花42.5吨(一个批次),即接近400元/吨,而公路运费超过500元/吨,铁路运费相对低很多。11-12月份是高峰期,那时车少,一般在21000-22000元/车,即500元/吨左右;到1-2月份过年期间大量物资进疆,车皮又会多一些了。

3、3号库的国储棉方面:只剩下超允差的储备棉17批,之前一共21批,打了4批一捆和17批一捆,这个月4批一捆的竞拍卖掉了,按14000多的价格;剩下的这17批,其中打了16批一捆,相对较大(600多吨),质量相对较差,长度不到28,为2012年度的棉花,挂了半个多月也没能卖掉。

4、储备棉现在基本为新疆本地的纺织企业购买,因从2016年开始储备棉出疆就没有补贴了,内地买不划算。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2018年8月26日,调研的第六天

1)库尔勒:与新疆利华棉业、农二师、巴州农业局等座谈

巴州农业局

种植面积:棉花是巴州的支柱产业,今年植棉面积331万亩,较去年的359万亩减少28万亩,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匮乏,井电双控,地下水开采这块基本禁止了。

政策规划:(1)2016年开始,棉花种植和企业对接,向规模化、企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要考核土地流转,尉犁计划三年流转30万亩,今年流转约12万亩。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单产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加农户的收益。

(2)主产县库尔勒、尉犁、轮台三个县植棉面积各100万亩左右,北四县(和静县、博湖县、和硕县、若羌县)的植棉面积调减退出,此四县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和地产棉区,种的都是早熟品种,鼓励改种其他适合的农作物,因此今年总植棉面积是下降的。南四县的棉花基本没有可替代的。

种植品种:为中晚熟品种,以前品种种类较多,多追求高衣分率,现在已经比较集中了,通过两年多的筛选淘汰,目前只有20个品种,未来还会继续筛选,进一步缩减品种种类,提高一致性。

种植模式:今年全州机采棉种植模式150万亩,由于劳动力匮乏,拾花成本较高,去年拾花成本2.5元/公斤籽棉,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势在必行,发展机采棉是必由之路。今年150万亩的机采种植模式有可能全部实施机采;而往年机采模式100万亩,真正实施机采的只有10-20万亩。

棉花长势及单产:今年从播种-6月份巴州连续发生了六次大的自然灾害,全州棉花受灾面积达到200万亩,很多重播3-4次。4-6月低温令生长进度晚10-15天,但7-8月积温赶上,生长同比的差距缩短至5-7天,且前期低温和土壤干燥令病虫害今年下降,巴州棉花目前整体长势情况良好。从巴州整体单产情况看,农业局对今年单产预期乐观,从刚开始测产的一些田块数据,其预计能达到450公斤/亩,去年为400公斤/亩。

种植成本:去年2500元/亩,其中人工拾花费提高,近1000元/亩,而且现在全部是滴灌,滴灌费用也在增加。农户种植不算人工的话,1600元/亩左右的物化成本。

利华棉业

2004年成立,现在自营厂30家,主营棉花收购加工,上游种植棉花,下游棉纺。22个加工厂,还有一家农八师合作厂,农二师合作厂即将招标。种植方面,3年前开始搞订单农业,注重棉花品质。到今年种植50万亩地,分别在阿克苏、阿瓦提和沙雅县,计划3年种植达到200万亩,目前和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

新疆未来扩种潜力: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未来只会减不会增(可耕种面积有限,保生态政策),未来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单产的提升。

收购价:去年手摘棉收购价每公斤7元多一点,机采棉少。籽棉每公斤7元多,农户种植基本保本,综合来看,籽棉价格在每公斤8元左右,农户还有种植积极性;农户自由地保本价6.5元/公斤。净衣分平均40以上,不再一味追求衣分,更加重视长度、强度、一致性等指标。

灌溉:以地表水为主,用水有指标,抽地下水有限制。巴州以水定地,每个县都有计划。对于孔雀河的水,1047是警戒线,低于该线不放水,高于改线,优先保生态。

单产低于兵团的原因:地方集约化经营水平、管理水平比兵团落后,兵团统一管理,地方农户间管理差异大,比如滴灌次数、投入肥料等,高的能达到700元/亩,低的仅300元/亩左右。如果遇到收益不好的年份,投入就会减少,就导致进一步减产,就更不挣钱,恶性循环。但棉花种植收益稳定,其他作物收益都不稳定,农户还是愿意种棉花。

机采手摘价差:去年机采、手摘价格拉平,而前两年价差800元/吨,主要原因是机采棉技术提高,北疆机采棉品质提高,现在北疆机采棉杂质能控制到2%以内,三丝问题也少,短纤率稍高一点;南疆机采棉销售还是很难,南疆地方上近50%机采。

土地流转对面积的影响:土地规模化,面积将有所增加,但包括林带、渠、路的规划,实际增加不多,甚至可能减少,不同地区规划不同。

手摘转机采损耗:机采棉需在未完全成熟时就打脱叶剂,对衣分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籽棉损失大概6%。

农二师(改制后称为:永瑞集团)

1、12个轧花厂,14条线,归属棉麻公司,二师的改革是全兵团推得最快的。

2、今年二师的种植面积为70.2万亩,去年60万亩以下,100%机采。单产方面,最高单产曾达到600公斤/亩,后来追求提品质、降株数,把原来种植模式18000株/亩降到12000株/亩,最高不允许超过13000株,株数降下来后单产也降下来了。近几年单产基本按保守的380公斤/亩算的。去年产量9.5万吨,今年预计11万吨。

3、以前机采棉、手摘棉籽棉收购价差2毛,去年基本拉平,销售时机采手摘也基本是一个价格。

4、品种种植方面:坚持一主两副或两主两副,保证一致性。目前兵团改革,担心种植品种增加、一致性降低。正积极引导、加大宣传,确保种植品种不受大的影响。

5、质量情况:长度在南疆、兵团占第一,去年平均长度29.8;颜色级是南疆所有棉花中最具优势;由于机采,马值不存在问题,A级马值占近50%。唯一相对欠缺的方面是强力问题,但二师强力是南疆最好的,在27-28。机采棉含杂前两年能达到1.2%,后来工艺调节,不要求过度清理,去年含杂率在2.5%以内。

6、收购价:不好说,可能比去年略高一点

2)尉犁县-田间调研

调研地块为风口地,4-5月低温风灾影响最严重,该地补种四次,7-8月天气较好,目前棉花整体长势还可以,据田间测量,株高平均80cm左右,平均每株7-8个桃,与去年接近,但今年的桃多集中在中上层,底层桃质量差且少,关注9月是否有早霜,有早霜的话,可能200公斤/亩以内,打霜晚的话,可以到300公斤/亩,去年450公斤/亩。据该种植大户透露,尉犁80%都受灾了,单产下降的概率大。种植成本在1500元/亩(无包地费),包括人工和物化成本,不包括拾花费。去年9月10日开始采,今年可能要到10月10日左右采收。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2018年8月27日,调研的第七天

到达库车,与库沙新当地棉企、种植大户等座谈

当地某大型棉企朱总:

6个轧花厂、10条生产线、3个收购站,每年收10-12万吨籽棉(4-5万吨皮棉),去年收了10.4万吨籽棉(5.2万吨皮棉),该企业属于民营独资。

对于今年的收购:(1)以规避风险为原则,绝对不抢收。因为连续三年直补政策保护农户收益,其他作物如打瓜、蓖麻、甜菜等转种棉花较多,全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除尉犁受风灾影响损失10来万吨,全疆棉花生产形势一片大好。土地流转到企业、大户后,由于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的管理,单产都是增加的。预计新疆产量是增加的,能达到550万吨。2017年该厂的收购均价在7元/公斤左右,今年预计收购价前高后低。

(2)棉副产品下跌,目前籽棉1.5元/公斤上下,期货1901合约17000的价格,算上加工费、合理的利润(300-500元/吨),折籽棉价在7.2元/公斤。保守预计今年不会高于7.5元/公斤开称,7-7.5元/公斤对纺企、轧花厂、农户都有利。

(3)北疆可能出现抢收,因北疆轧花厂去年挣钱了,基本上南疆赔一年,第二年北疆会赔一年。

种植面积和单产:今年新和120万亩(13个轧花厂,去年110万亩)、沙雅200-220万亩(去年180万亩)、库车180万亩,库沙新地区总种植面积增10%左右,轧花厂总数占全疆近1/10,今年单产预计和去年差不多。4月看播种,5月看苗,6、7月看长势(水肥管理重要),今年6-8月天气很好,有利于棉花生长。

质量指标:去年质量指标不乐观,断裂比低,强力低,其他指标还可以,主要是新疆维稳导致劳动力缺乏,采收较晚,棉花成熟过度,今年质量指标预计要好一些

机采率情况:去年10%机采,今年估计30%机采。现在80%为机采种植模式,能否真正实施机采,看棉花长势及能否找到劳力,如果能找到人工,就不会机采了,手采每一朵棉花都能颗粒归仓。

如果是合作社,没有轧花厂,则愿意机采;如果又有地又有轧花厂的不用机采,因为:

打落叶剂 40元/亩

机采两遍 220-240元/亩

机采浪费棉花 50公斤(400元左右)

收购价较手摘少0.7-1元/公斤左右

上述合计增加成本接近800-900元/亩,而人工拾花费2.5-2.6元/公斤(1000元/亩左右),两者基本接近。如果自己有轧花厂,拉1亩400公斤籽棉回来,其中12%是杂质,手摘棉加工费300,机采棉加工费500(速度、清理设备),因此又有地又有轧花厂的不用机采。

北疆机采棉扣杂;南疆不扣杂质。南疆今年机采棉扣杂后,37-38的衣分,较扣杂前差6-7个衣分,南疆机采和手摘籽棉价差应达到1-1.2元/公斤合理。

轧花厂经营状况:轧花厂产能过剩,90%轧花厂都是亏损的,轧花厂以前价值2000-2500万元,现在1300万元。轧花厂生存困难,很多企业都在流转土地。单纯轧花厂,如果没有土地,生存会非常困难。

企业经营方式:该企业80%棉花交期货,套保、仓单点价。当地另一棉企,按纺企合同价折成籽棉再行收购(即:订单加工),也会进行期货套保,加工的皮棉卖贸易商较少。

植棉大户

种植及产量情况:4月气温低,晚上6℃,而12-18℃才出苗。5月风灾,5月7日、17日、24日三场风灾,补救、打药、重播,6月气温回升后勤浇水;6-8月天气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尤其7-8月份天气适合坐果,结桃多,再加上棉花种植较稀,8000-9000株/亩,作物恢复迅速,今年棉花单产只高不低,总产预计增加。

今年棉花生长并未推迟很长时间,9月15号就可以采摘。由于棉花种植收购不欠账、有补贴、不愁销,其他作物转种棉花的多,土地流转后进行规模化经营,田埂没有了,无形中也增加了面积,今年库沙新植棉面积保守增加10%。

种植成本:土地管理费1200左右(物化费用),拾花费2.5元/公斤,合计在2200元/亩。近年收购价基本都在7元/公斤以上,单产在350及以上稳稳挣钱。

扩种空间:基本上该种的都种了,面积继续增加的空间很小。政策上不允许开垦荒地,塔里木河两边的土地要逐年退掉。

收购价:棉农心理价位8元/公斤以上,但棉企称8元/斤不敢收,保守预计今年不会高于7.5元/公斤开称。

2018年8月28日,调研的第八天

阿拉尔——农一师

(1)参观轧花厂(12团)

 轧花工序:籽棉分品种、分级、分垛→轧花→清理(籽清5道、皮清3道)→打包。

 农一师的机采能达到80%左右。

 兵团改制,将下属的十几个轧花厂成立子公司,统一归属棉麻集团公司,有利于采收管理、交售、销售形成一体。

 农一师轧花厂没有外包,属于国企。

 对机采棉扣水杂作出了严格规定,基本平均下来在15.2%-15.3%,综合扣杂。手摘棉扣杂严格按国家标准,去年机采和手摘差价0.15元/公斤。

 12团的轧花厂一共5条线,一条线的加工能力是1万吨皮棉,加工能力超过现有籽棉量

 轧花成本:机采棉加工在700多元/吨;手采棉加工500多元/吨(完全成本,包括折旧),机采手采加工200元/吨的差距,主要在于电费和成本的差异。

(2)座谈会

与农一师棉麻集团公司、新疆塔里木河种业公司座谈:

扩种空间:阿拉尔市共有棉花180万亩左右,林果100万亩左右,其余为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总耕地面积300多万亩。在扩种空间上,未来只会减不会增,且政策规定阿拉尔市300多亩的耕地,到2022年要减少24万亩,由于阿拉尔市的小麦水稻等作物产量品质较好且有政策规定粮食作物面积必须保证,预计可能相对不适宜种棉花的地区将逐步退出,但具体还没有定。

阿拉尔市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棉花,虽然南疆棉花长度、强力指标不如北疆,但亩均产量较北疆高出50公斤左右。尤其近年来使用新陆中系列品种,南疆棉花品质得到提升。去年机采比例达到了50%左右,今年机采比例将继续提高。

棉花品质:近几年一师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80万亩,产量基本稳定在30万吨。从2016年始,由追求产量转为品质,种植品种以本地优势品种为主,2018年种植品种为新陆中82号、70号以及部分杂交棉。棉花品质:长度在29-30mm为主;强度29-30为主;马值4.0-4.2为主;衣分40-42。

棉花长势:生长远好于预期,为2016年以来最好,除了7-8月份良好的天气配合外,使用优质品种,对产量和内在品质都有提升作用。

产量和单产:今年种植面积184万亩,去年186万亩,单产预期比去年高,去年皮棉166公斤/亩(折籽棉380-400公斤/亩),今年预计400-420公斤/亩(还未测产);去年产量在31.6万吨,今年预计同比持平略增。

(3)田间调研

 田间调研12团某连队田块,去年单产420公斤/亩,今年保守预计单产430-440公斤/亩(单铃重按5克测算,实际铃重在5.5-6克,每亩株数13000,平均每株7-8个铃),主要是今年没有遭灾,而且品种更新后没有早衰,今年种植品种为新陆中70,和去年不一样。

 今年改制后种植放开,农户自主性增加,水肥管理都自己决定。往年团里统一打落叶剂,常规在9月15日-20日开始,大概5天结束。但今年品种不早衰,打脱叶剂会推迟在9月25日左右,打到十一前后最好。

 去年团场人工拾花费用在2.0元/公斤,机采费用0.5元/公斤(机采费按面积收),棉农交售籽棉价格达到了7.3元/公斤(含补贴1.2元/公斤)。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2018年8月29日,调研的第九天

阿瓦提——当地某大型棉业公司

该公司三个主要产业:农业、林果业和养殖业。其中农业方面,公司棉田19万亩,主要种长绒棉,一年2万吨左右的皮棉;拥有3个加工厂,23万锭纺纱产能,主要产品为高支纯棉紧密纺(平均85-87支),用来做高档衬衣面料。新疆子公司的棉纱不面对外部市场,全部给母公司。

种植面积:阿瓦提今年植棉面积略有增加,在155万亩,其中长绒棉91万亩,手摘为主,机采技术不过关;细绒棉64万亩,按机采模式种植的有40万亩。去年植棉面积为152万亩(其中长绒棉84万亩,细绒棉68万亩)。

单产情况:往年细绒棉品质不好,今年特意挑了可纺性比较好的品种,单产有望比去年提升。长绒棉单产籽棉270-280公斤/亩(折皮棉90-100公斤/亩),同比有提高;细绒棉单产预计比去年有所增加,籽棉单产预计在380-400公斤/亩,去年350公斤/亩。今年天气好,虽前期有冰雹和大风,但影响不大,今年产量预计有所增加。

衣分:长绒棉33、细绒棉43-45

收购价:对于籽棉,长绒棉去年最高收到9.4元/公斤,平均8.8元/公斤,(按细、长1:1.3补贴长绒棉,去年补贴不到1元/公斤,含补贴9.7元/公斤,南疆还有土地面积补贴,合计补贴1.03元/公斤,一亩地有2000-3000元/亩的毛收入,略高于细绒棉);细绒棉收购价平均7.0元/公斤,补贴0.63元/公斤。

皮棉价差:长绒棉比细绒棉一般贵7000元/吨左右。

土地流转:阿瓦提三年计划流转100万亩,目前利华签了30万亩协议、中棉签了20万亩协议、重庆棉麻签了20万亩协议,除了利华已经种了11万亩,其他还未开始实施。流转地主要种细绒棉,机采;长绒棉未来的面积预计下滑。

采摘时间:手摘棉采收还有20天可以进行,比去年晚了3-7天

品种种植选择:农户根据市场价格选择种植长绒棉还是细绒棉

种植成本:长绒棉方面---农户自有地种植,小片地,成本在2000元/亩(含劳动力成本)该棉业公司种植,成本为2500元/亩。去年长绒棉人工拾花费3.2元/公斤,细绒棉2.2-2.5元/公斤。细绒棉和长绒棉的成本差距只要在拾花成本和产量差异方面。

长绒棉供需:长绒棉为小众产品,只有高端纺织面料才会用到,而且好多细绒棉在取代长绒棉(双30过精梳机,加紧密,可以做到80支,可以替代长绒棉),因此,全国对长绒棉需求较小。对纤维强力要求不高的、不经过特殊整理的,不用长绒棉。长绒棉供需基本均衡。

未来面积及产量提升空间:阿瓦提总耕地面积220万亩,除了林果,其他都是棉花,每年都在150万亩左右,植棉面积稳定,目前还没有退耕还林/草的消息,政策禁止开垦荒地。

单产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会逐渐提高,产量仍有上升空间。小户小面积种植细绒棉的单产在300-320公斤/亩,大面积种植的细绒棉单产在400多公斤/亩,公司管理经营的成本比小户高很多。

新疆全境棉花实地调研报告

作者:方慧玲;来源:东征衍生品研究院;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