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8月11日下午约1点钟,随着现年32岁的红安县城关镇男青年陈某主动到警方投案自首,红安县“8.11”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人命案宣告成功破案。此时,距离发案不足2小时!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当日上午11时32分,红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交管中队接110转来报警称:县城沿河大道三桥十字路口公交站牌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电动车被一辆白色小车撞翻,电动车主伤情严重,肇事车辆逃逸,请速处理!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王鸿率领占庆安、吴承杰等人迅速前往,在现场发现肇事车辆不见踪影,一中年男子倒在路边不能动弹,头部和腿部血流不止,便拨打“120”抢救伤者。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由于事故现场人流量大,部分群众将现场视频发到了微信群,一时间,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给警方破案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在获悉案情后,副局长刘昌义、大队长安武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机制,抽调中队民警6人,成立了以副大队长王永坚为组长的“8.11”肇事逃逸侦破专案组,及时开展工作。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负责寻找目击证人,并对事故案发地周边群众进行走访排查;一路负责调取事发周边所有的监控录像,进行分析研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民警最终锁定肇事车为一辆“鄂AH***2”白色江淮小轿车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出人意料的是,当日下午1点钟左右,一名自称交通事故肇事者的男子只身来到交警大队投案自首。民警经进一步的调查核实,最终查明案件确系陈某所为。

原来,2018年8月11日约11时30分,陈某驾驶从朋友张某磊那里借来一辆车牌号为“鄂AH***2”的江淮小轿车,在沿河大道三桥西由北向南行驶至下祁家畈食药所路段时,与受害人罗某生驾驶的二轮电动车相撞,造成罗某生倒地受伤。因怕花钱担责任,而且车又是借来的,陈某心里十分害怕,案发后很快逃离现场,并将车开进老家树林里藏匿起来。罗某生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14时死亡。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目前,陈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涉案车辆被扣押,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作为车主的你

是不是遇到有朋友向你借车的经历?

但是出了事故怎么办?

借车给别人,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1、 借车人没钱赔偿

如果车主无过错、借车人没有责任,那没有关系;但如果有责任,特别是车上有人受伤,而借车人没有钱,那车主就倒霉了。

2 、借车人酒后驾驶

如果借车人酒后驾驶,保险公司一分不赔,他赔不起的都要你买单。

3 、借车人无证驾驶、逃逸

如果借车人无证驾驶、逃逸等等,保险公司不赔的都要他来赔,赔不起就要你先暂时代他买单。

4 、借车人又转借第三人

你借车给人后,他又转借第三人,出事了会怎么样?如果第三人和转借的人都赔不起或不愿意赔,索赔失败的,你还是得负连带赔偿责任。

5、 车主借车有过失

如果你明知道或没办法证明你不知道对方没驾驶资格,还把车借给无证的人,或者你明知道对方没有安全驾驶的能力,例如酒后驾驶、吸毒等等,还把车给他开,如果事出大了,可能就不是连带赔偿责任那么简单了。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如果非要借车,将车出借之前,一定要确认两件事:一是确认借车人具有驾驶资格;二是确认自家车的车况没问题!而且,一定要签署借车协议!

不要因为是朋友就不好意思签署协议。签署借车协议能够更好地维护借车双方的相关利益和责任,避免事后扯皮不清。当然,借车人可以主动提起签协议,既显诚意,又能不让朋友过于尴尬。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所以最好是……

「重磅」男子借车肇事后逃逸 案发不足2小时自首

不管开谁的车都要守规矩:用车人应该做到安全驾驶,不违章。

对于用车人来说,应当遵守的就是每一个驾驶者的准则,那就是安全驾驶,不违章行驶,不但对每一个交通参与者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遇到事故,及时报警,切勿逃逸。

退一万步,即便是因为处置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发生了事故,也应该及时报警,救治伤者,千万不要一时头脑过热,一走了之,那样不但保险公司不会赔偿,而且还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后判刑几年?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属于违法行为,能够及时自首积极赔偿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个具体的还是要根据犯案的情节严重程度来判定。首先应看造成的后果,是致人死亡逃逸还是逃逸致人死亡,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的一般会从轻处罚,如果是逃逸致人死亡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车子尽量别外借,特别是喜欢喝酒的朋友!也希望大家自觉点,需要用车时不妨打车!

另外,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报警,抢救受伤人员。切莫存在侥幸心理,肇事逃逸。在行驶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审核:阮景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