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高校補錄,“野雞大學”的迷局要注意了!

高校補錄,“野雞大學”的迷局要注意了!

野雞大學要注意了

又到了高校錄取新生季。

日前,一份曝光了392所“野雞大學”名單流傳網絡,黑名單上的“大學”大部分是不法分子通過自建所謂的大學網站,進行招搖撞騙:有的仿冒正規高校的校名,學校簡介抄襲拼湊而成;有的被曝光多次仍換個域名繼續存在。

從政府到民間年年曝光,但野雞大學還是年年有。原因是什麼?它們靠什麼營生?學生和家長如何識別才能避免“踩雷”?記者對網曝的392所“野雞大學”進行了逐一梳理,並邀請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開出“識假”良方

虛假的“大學”

隨著各地高考本科批次錄取接近尾聲,一些成績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及家長開始瞄準“補錄”機會,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動,他們正打算抓住考生急於求學的心理,“郵寄錄取通知書”。

“今年考失手了,想去的學校去不了,不太好的學校不想去。”廣東考生鄭彤(化名)儘管考分超過本科批次的省控線,但由於與心儀高校的投檔分數線仍有距離,因而“不上不下”。“這幾天一直在想要不要復讀,同時也在留意一些高校的招生信息,特別是補錄情況。”他說。

就在這個期間,鄭彤在網上搜到了一所“北京同濟醫科大學”。記者調查發現,該學校官網稱:“北京同濟醫科大學(原北京同濟醫學專修學院)成立於1983年,由國內多名醫學專家籌備、出資創建,是一所以醫學教學、研究以及醫療器械研發的綜合型、開放型、實用型新型高等醫學院校。”

根據其官網上標註的學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華南路58號”,記者聯繫到附近一家酒店,並向相關工作人員電話諮詢。該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在建華南路那麼多年了,從沒有聽說過這有這麼一所大學。”

記者撥打其官網上的電話,電話號碼顯示為西安,且一直無法接通;官網上標註的聯繫地址則為“西安市白鹿塬大學城狄寨路57號”。

事實上,“北京同濟醫科大學”只是“野雞大學”的冰山一角。

截至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公佈的可查詢到的虛假大學有392所,其中有12所冠以“廣東”“廣州”字樣,與“廣東”掛鉤。經記者查核,無一有實體校園和網址,均是與正規高等院校、中職學校校名相似,混淆視聽。

記者逐一查核,這392所“野雞大學”並沒有教育資質、教育場所,有的甚至連“網址”都沒有。特別是在與2000多所正規高校比對後,記者發現有8所“野雞大學”是冒用正規院校的歷史用名;有的則與正規院校只差一個字或一個詞,以假亂真。

比如“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官方網站”上介紹:學院是“經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融高等教育助學和國際勞務輸出培訓於一體的高等教育學校”,“學院成立至今,已為社會培養高級專業合格人才16500餘人”。教學、就業信息、校園生活、專業設置等一應俱全,學校新聞和圖片也是抄襲盜用北京建築大學等學校的。

其實,據記者瞭解,北京建築大學曾用名“北京建築工程學院”,但2013年4月已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北京建築大學。

記者用衛星地圖在其官網上標註的地址“北京朝陽區水碓子東路15號”上發現,的確有一所學校,但卻名為“北京城市建設學校”。

虛假的“網站”

除了教育部門發佈的可查詢的虛假大學名單外,一些民間機構也根據考生和家長的“報料”,進行民間調查曝光“野雞大學”。比如,一家名為“上大學網”的民間教育服務機構從2013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在高考季發佈“野雞大學”名單,累計曝光400多個“野雞大學”。

為什麼從政府到民間年年曝光,但野雞大學還是年年有呢?

記者調查發現,黑名單上的虛假大學網站多數已無法登錄。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輸入相應的虛假大學名稱,會出現提示:“您搜索的學校名稱不在教育部公佈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中,媒體披露其虛假辦學,請謹慎辨別!”

然而,仍有部分“學校”有其“官網”。

據瞭解,“野雞大學”被多次曝光後,會採取更換信息的方式繼續存在,它們更像“網上店鋪”——不法分子往往租用境外的服務器,自建一個所謂的大學網站,矇蔽考生,讓考生和家長上當。

“經過這幾年虛假大學的名單曝光,教育部也同時公佈正規大學的名單,搜索網站攔截以及媒體廣泛宣傳報道,虛假大學的生存空間確實受到遏制。”曾在“上大學網”擔任內容總監、多年來從事虛假大學核實甄別工作的諶江平介紹,但由於域名註冊、虛擬主機、IP地址掛靠等網站建設的工序簡單,成本低,而且不受國界限制,導致虛假大學年年打年年有。

那這些“名存實亡”的“大學”究竟是如何營生?

據介紹,這些虛假大學的“網站”不僅有人專門負責設計和維護,還有人負責偽造假證,在線下兜售各種假學歷和文憑證書,以“低分錄取”“內部指標”為誘餌實施詐騙。在具體操作中,虛假大學一般會要求考生通過網絡支付先打部分定金到指定賬戶,等考生拿到“證書”、在其官網驗證證書信息後,將餘款繳完。

為了“圓謊”,大多數虛假大學在其官網內設置“學歷查詢”“證書查詢”“信息查詢”等入口,給假學歷再造一個“假認證”。比如在“北京同濟醫科大學”的網站內就有“畢業生信息查核系統”,讓用戶消除疑慮,形成了一個“局中局”。

除了“局中局”外,更有一些不法分子直接仿冒“學信網”,推出了“民教網”“民信網”“民院網”“民學網”等。近年來,有不少網友均反映:“為什麼在學信網查不到學歷信息,但在民×網就可以查到呢?”原因就在於有不法分子“炮製”虛假的中國民辦高等教育信息網,並稱可以查“民辦高教學歷”。

如何“識假”“打假”

面對層出不窮的“虛假大學”和“虛假宣傳”,考生如何避免“踩雷”?

“所有具有招生資格的高等院校的信息都會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中呈現,招考目錄中沒有的就是虛假學校。考生也可以在教育部官網查詢高校信息,以及向當地教育部門進行核實。”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支招”,考生和家長還可以根據這些所謂的學校的宣傳內容,進行查核。

“比如,登錄這些‘學校’官方網站進行查看,虛假學校的網站就有不少破綻。”該負責人說,在我國,二級類別域名的註冊是有限制的,其中“edu.cn”專用於教育機構,虛假大學的網站是申請不下來的,最多隻能將edu字樣融在其中混淆視聽。

該負責人強調,高校招生是國家行為,不會委託任何中介機構,更不會違規向考生收費。“不是經省教育考試院公佈的招生計劃和辦理錄取手續的都是虛假的。”他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輕信網絡上或小廣告上的宣傳,也不要輕易將考生身份證號、准考證號等信息交予他人,以防非法中介把經過正常程序錄取的考生吹噓成通過“關係”才予錄取,成為吸引別人上當的“幌子”。

該負責人說,此外一些所謂的“全日制”教育也有問題,相關機構把“工作日上課”混淆為“全日制教育”,但其“全日制”教育能取得的學歷,並非是通過全國統一高考入學後取得的全日制統招學歷文憑,而只是教育部承認的成教文憑、自考文憑和電大文憑。

除了謹防上當外,也有一些學者指出,“明知故犯”是“虛假大學”多年生存的土壤。有些家長或學生明知這些“大學”和“文憑”是假的,但因為未來參加工作、升職、考核、入戶等利益驅使,使得他們“花錢買假”,淪為虛假大學造假利益鏈條中的一環。有的僥倖受益者,不僅不舉報不投案,反而口耳相傳,很大程度上助長了虛假大學。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一方面用人單位需重視學歷認定工作,使“假文憑”難以生存;另一方面,除教育部門繼續做好信息公開的工作外,工信、公安、工商等部門也應加強聯動,打擊虛假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