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中国大案纪实-药监迷局里的小人物

2007年7月10日,国家药监局窝案中的焦点人物郑筱萸被以注射方式执行死刑。而同时引起普遍关注的是在此前的7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宣判了药监局窝案中涉案的曹文庄、卢爱英、王国荣、李智勇、马腾等5人的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加上此前落马并被判刑的器械司司长郝和平,药监局窝案的主要案犯均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老百姓之所以普遍关注药监局窝案,并痛恨郑筱萸、曹文庄、郝和平等贪官,是因为这些贪官的贪墨行为直接危及13亿老百姓的用药和生命安全。尤其是2006年以来,“齐二药”、“奥美定”、“欣弗”等重大医疗事件接连发生,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注册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随之显山露水。亿万老百姓人心惶惶,万千受害者义愤填膺。但是,善良的老百姓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些假药的出笼,竟然是药监局官员和制药企业的老总们联手炮制的!而一个帮忙的小人物,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审批权力,凭什么仅仅编排几个文号就拿到30万元的贿赂?凭什么这30万元他拿得心安理得?

郑筱萸、曹文庄等官员的贪腐行为,把国家药监局搅成一个乱局、迷局。我们只能拨开药品审批的层层迷雾,把一切晾晒在阳光之下,才能看到事件的真相。

中国大案纪实-药监迷局里的小人物

帮忙的马腾,过河的卒子挡住财路

拨开药监局迷雾,需要从一个小卒子开始。

在2007年7月5日同时被法院宣判的5人中,马腾涉案金额和被判处的刑期都是最低的,而且他是涉案人员中唯一的“小卒子”。马腾只不过是从河北神威药业借调到国家药监局帮忙的工作人员,只是一个负责编排文号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连个官员都算不上,仅仅因为帮一家制药企业提前编排了一下文号,就得到了30万元的“小意思”。当然,最后把马腾供出来的就是给他送钱的那个“铁哥们”魏威。而曹文庄、王国荣等人,也都是被这个在中国医药行业号称“拿号王”的魏威拉下马的。对于大名鼎鼎的魏威而言,马腾不过是药监局那些“坏掉的萝卜”上的一块“小小泥巴”而已。

改变马腾命运的人首先应该是郑筱萸,尽管郑筱萸也许根本不知道有马腾这个小人物的存在。1998年郑筱萸就任第一任药监局局长后,陆续推行了三项改革:一是整顿医药市场;二是推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三是把药品的地方标准统一为药品国家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地标升国标”。

按照当时“地标升国标”的程序,医药厂家先把材料交给省级药监局;经省级药监局核实签字盖章,再送到国家药监局“统一药品使用说明书及批准文号专项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专项办处理完毕,送到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专家论证,经由秘书长等人签字后送到药监局注册司的化学药品处或中药处;经过检验合格,再送到药监局注册司司长处签字。此时,批文正式出炉,厂家就可以按照批文投产了。

中国大案纪实-药监迷局里的小人物

郑筱萸、曹文庄等人之所以“出事”,正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很要害”,因为他们掌握着批文的“生杀大权”。但是,谁也没想到连借调来帮助工作的“小卒子”也会在过河的时候掉进了“楚河汉界”。

郑筱萸推行的这三项改革,最需要人手的主要是“地标升国标”工作。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靠国家药监局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郑筱萸批准同意专项办临时从药监系统的各单位抽调人员。于是,国家药监局从本系统的各单位抽调了大量人员来帮忙。在向河北药监局借调人员时,因为河北药监局人手不够,便向国家药监局推荐了河北神威药业的工作人员马腾。

2002年3月,28岁的马腾从河北神威药业被借调到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专项办工作。专项办分为三个组,马腾所在的组叫受理组。受理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将地方各省药监局上报的药品资料进行接收和核对,汇总制作已通过审查的药品报批目录,将报批目录送交专项办各级领导签字,再将专项办审核通过的报批目录报送到国家药监局注册司进行审批。

马腾具体的工作之一,是把注册司审查通过的药品在电脑里汇总整理,制作出批准文号的报批目录;然后将报批目录送到受理组长处签字,再经中国药典会综合处副处长李智勇审核,之后再经中国药典会秘书长王国荣签发;经专家审核后,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行文上报换发药品文号。经注册司层层审批,最后经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签批后换发国家统一标准文号。但是,走完这些程序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制药企业早一点拿到批号就意味着早一天占领市场,也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制药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攻关,力争早一天拿到国家统一标准文号。

中国大案纪实-药监迷局里的小人物

在这个层层审批的程序中,除了曹文庄、王国荣等有关领导的审核和签字至关重要外,马腾所从事的编排药品文号工作,其实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环节,他的作用犹如棋局中过河的小卒一样不可忽视。因为当时换发文号的厂家非常多,比如同时批下来一种药品,有多家企业可以生产,如果马腾把哪个厂家的文号优先编排了,这个厂家的药品就可以早上市销售,企业不但能提前赚取利润,而且会占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当时,全国很多厂家和吉林威威药业公司一起上报了一种叫“心血通”的药,威威药业的董事长魏威在等待文号的过程中发现,其他厂家的文号大部分已经发下来了,“心血通”的药品名称统一改为“肌氨肽苷注射液”,而且医药市场上这个品种销售很好。由于肌氨肽苷注射液是国字号的,上市后吉林威威药业生产的地方批号的“心血通”就滞销了。魏威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批文要是再晚下来,市场份额就让别的企业占有了。

魏威提着“猪头”把所有的“庙门”都拜完了,层层过关之后却被马腾这个“小卒子”挡了财路。神通广大的魏威坐不住了,连“油盐不进”的曹文庄都能摆平,魏威不相信自己拿不下这个借调来帮忙的马腾。

于是,魏威找到了他的哥们儿——中国药学会咨询部主任刘玉辉,请他出山摆平马腾。

联手拿号,卖家、掮客与买家的黑金交易

这里需要对吉林威威药业的实际掌控人魏威和中国药学会咨询部主任刘玉辉作一下介绍。因为在药监局窝案中,正是这两人扮演的主要行贿者的角色把曹文庄、王国荣、卢爱英等人拉下马的;也正是这两个人,最后“出卖”了曹文庄、王国荣、卢爱英和马腾。

先说魏威。

魏威是中国医药系统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赫赫有名的“拿号王”,也是吉林威威药业的实际掌控人,他在业内广为人知的名字则是他的化名“魏涛”。魏威的吉林威威药业在几年的时间里数易其名,分别用过吉林全威、詹姆斯安迪、威威润生等名字,之后分化为诺氏制药、巴里莫尔制药。与此同时,魏威还在吉林通化成立了太平洋药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菲尔斯杜克,之后再度更名为阿尔贝拉医药公司,主要业务为药品销售。

抛开这些让我们眼花缭乱的名字,为了便于记忆,我们仅仅以“威威药业董事长”的身份来讲述魏威。魏威三十多岁,河南人。据熟悉魏威的人描述,他身材瘦小,其貌不扬。早年在河南漯河从事药品批发,获得原始积累之后转战东北。2000年魏威收购了吉林省梅河口市一家药厂,在此基础上注册成立了吉林威威制药有限公司。威威药业是由自然人股东组成的股份制企业,魏威的母亲张女士也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