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一百多年來,汽車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動力、佈局、技術,都有質的飛躍,但是最大的改變一直是汽車的外形,汽車的外形千變萬化,這都是根據設計師的靈感決定的,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於生活的很多地方,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學習尋找靈感,於是這樣的設計方式就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仿生設計學。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地球上最神奇的事物莫過於生命,無論動物還是植物,都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獲得了近乎於完美的特性。可能來自於它們的外形、結構、習性或者行為,具備一些極具利用價值的特點。於是,善於觀察和學習的人類便把這些特徵運用在了美學和設計中。

什麼是仿生設計?

仿生學是1960年被斯蒂爾(Jack Ellwood Steel)博士提出來的一門邊緣學科,斯蒂爾博士給它下了這樣一個定義:“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系統的原理以建造技術系統,或者使人造技術系統具有生物系統特徵或類似特徵的科學。”簡單來說,仿生學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學。而仿生設計簡單理解就是將自然界的事物作為設計元素或者靈感運用在作品中的一種設計手法。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仿生學是1960年被斯蒂爾(Jack Ellwood Steel)博士提出來的一門邊緣學科。而仿生設計簡單理解就是將自然界的事物作為元素或者靈感運用在作品中的一種設計手法。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其實人們很早就學會了仿生設計,還記得魯班依照葉子的齒狀邊緣發明鋸子的故事嗎?這可能算得上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仿生設計了。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還有古人模仿蜘蛛織的網發明的漁網,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仿生設計發展至今應用範圍極其廣泛,大到我們眾所周知的飛機,小到與我們衣食住行相關的各種元素,幾乎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汽車造型中的仿生設計是如何興起的?

汽車作為一款工業產品在設計時自然也逃不過這一設計手法,20世紀20年代汽車造型設計興起,當時福特汽車公司憑藉T型車,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商,其他的汽車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競爭,為了能夠趕超福特,1927年末,通用成立了“藝術與色彩工作部”,並委任哈利·厄爾擔任部門的領導。這是汽車造型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他們尋求技術的同時,希望通過汽車造型來打垮競爭對手,而採用的設計手段就是仿生設計。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1927年末,通用成立了“藝術與色彩工作部”,並委任哈利·厄爾擔任部門的領導。這是汽車造型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當時的汽車設計師開始參照小鯨魚、海豚等生物的形體,設計汽車的外形,通用汽車公司按照仿生手法設計出來的汽車擁有流線型車身,大大區別於福特T型汽車的那種馬車狀的汽車樣式,立即掀起了熱潮,通用汽車由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美國的汽車生產進入白熱化,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設計師更多的在輪船、海豚、飛機等尋求設計靈感上的突破。1948年誕生的凱迪拉克Sedanet車型,漂亮的尾鰭的設計靈感就來自洛克希德Lockheed P-38閃電戰鬥機。

汽車形態的仿生設計

在汽車設計領域,仿生設計的例子不勝枚舉。總體來看汽車通常是對生物的形態、結構、色彩、功能四個方面進行仿生設計的,下面簡述一下汽車中不同類型的仿生學設計。

汽車形態的仿生設計

汽車形態的仿生設計其實就是將汽車的外形擬物化設計,運用生物的外形對汽車的外形進行設計。而這時的車身設計上就出現了更多圓滑的流線,這也是汽車更加重視空氣動力學的表現。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形態仿生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大眾甲殼蟲了,不論從整個外觀還是細節之處都將“甲殼蟲”運用到了極致,而且車名也直接了當的使用了“甲殼蟲”。 給人一種更為親近的感覺,讓它不再單單是一輛冰冷的汽車,成為暢銷車。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道奇蝰蛇採用了同甲殼蟲一樣的設計思路,無論是名稱、造型還是性能,它都與蝰蛇一樣兇悍。尤其是車頭設計,像極了蝰蛇怒視著前方的獵物。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除了整體造型的模仿,設計師也會在汽車的局部採用仿生設計,經過提取以及加工這些造型輪廓,做到符合車身造型設計要求。例如保時捷的“鴨屁股車尾”。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同樣出自費迪南德·保時捷之手的保時捷911,從青蛙身上汲取的靈感,它高高突起的前大燈像極了青蛙的眼睛。

汽車形態仿生設計中,除了模仿生物的外形輪廓、局部造型等物理特性。設計師也會根據產品自身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場景,去提煉生物個體或種類的概念特徵。也就是模仿“形態”中的“態”。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寶馬的“鷹眼”車燈設計就是“神態”仿生的經典案例,鷹的眼神總是給人以專注、犀利的感覺,汽車配上“鷹眼”風格的大燈,為整個車身增添更多的力量感。這一設計成為了那一代寶馬5系的特色,至今仍被眾多車迷津津樂道。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起亞的“虎嘯式”前臉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是著名汽車設計大師彼得·希瑞爾親自操刀設計,將老虎鼻子形態運用到了起亞的前臉格柵中,從此開啟了“虎嘯式”家族臉譜之路。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如果說獅頭代表著威嚴,那麼獅爪就是力量的象徵,標緻家族除了站立的小獅子logo外,在尾燈部分採用三排豎置的燈帶,模仿了獅爪的造型,極具辨識度。

汽車結構/色彩/功能的仿生設計

汽車結構的仿生設計

汽車結構的仿生設計其實就是將自然界生物的某種特殊結構通過設計運用到汽車造型上的一個過程,這要求設計師必須熟悉掌握生物的身體結構。

自然界的生物生活方式並不一樣,這就造成了它們進化過程中生理結構的不同。這就給了設計師很多結構設計上的靈感。例如,小小的蜘蛛網和蜂巢,卻能夠承受強大的風暴。設計師便模仿蜂巢結構設計了輪胎。這個仿生蜂巢輪胎由很多的六角結構組成,有著高強度的抗壓性,而且重量被均勻地分佈,保證汽車實現平穩的駕駛。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仿生蜂巢輪胎由很多的六角結構組成,有著高強度的抗壓性,而且重量被均勻地分佈,保證汽車實現平穩的駕駛。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奔馳的鷗翼門也是結構仿生的一個經典案例,設計師就通過對海鷗翅膀的研究,設計了獨特結構的鷗翼門,使得它在結構上區別於其他普通汽車,成為一種特色,並且成為一款經典的車型。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當然,蝴蝶門與鷗翼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1967年9月在意大利發佈的阿爾法·羅密歐33 Stradale就是首款採用蝴蝶門的量產車型,展露出的是一種說不出的華麗感。

在汽車造型設計中空氣阻力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而這也可以在仿生設計中尋求答案。奔馳汽車在 2005 年推出一款純仿生概念車 BIONIC,而模仿的就是箱形豚魚(boxfish),車身方方正正的,看上去像個大箱子,與大多數MPV沒有什麼兩樣,卻擁有僅為0.19的風阻係數,比很多超級跑車還要出色。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模仿箱形豚魚(boxfish)身體結構設計的BIONIC概念車,雖然像一個立方體的盒子一樣,但卻具有出色的流線特性。風阻係數達到0.19,比很多超級跑車還要出色。

汽車色彩仿生設計

汽車色彩設計相對於形態設計和結構設計來說,更趨於感性化,因為每種生物均擁有不同的色彩表現,每種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汽車設計師通過對顏色的研究,尋找能帶來設計靈感的目標,將自然界的顏色運用到產品上,使得產品更貼切自然,擁有一種靈氣。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相信大家還對《變形金剛》裡的“大黃蜂”記憶猶新,這款車的本名是Camaro,它的外形色彩來源於黃蜂的黃色和黑色。正是黃色和黑色的搭配,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這款車。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模仿叢林色彩的車型由綠、褐、黑、黃等顏色組成不規則圖案。在森林、草地等植被環境下有較好的隱蔽效果。

汽車功能仿生設計

自然界的生物在經過了幾十億年的進化,已經擁有了一套獨特而且較為完整的生理功能,他們能適應自然界惡劣的生存環境,這些特殊的功能對汽車的功能結構發展提供了很大的設計空間。

汽車設計72變:咦?有車模仿我的臉!

奔馳SLR側身獨特的散熱口設計就是模仿了鯊魚鰓,這種模仿一方面是形態的模仿,但更重要的就是功能性的模仿。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力,側身的通風口設計會有助於減少汽車的空氣阻力,擁有更好的通過性。

編輯點評:汽車,這個人造的“動物”,已經陪伴著人類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歲月。自汽車誕生之日起,汽車設計師們就一直從自然界尋找創作的靈感,仿生設計便有意無意的被應用於汽車造型設計上,這一設計手法涵蓋了從小型車到超跑等各個領域。所以說,仿生設計對於優化汽車造型設計,提高汽車各項性能,甚至是推動汽車工業發展均有著重大意義。

添加“愛卡汽車”微信公眾號,每天獲取汽車圈兒一手最新資訊!

myxcar

↑↑↑(長按上方可複製至微信添加朋友並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推送最新車事、新車資訊,快來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