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叔叔,我們私奔吧!

叔叔,我們私奔吧!

叔叔,我要和你私奔!

咦,小孩子怎麼能說這種話。

叔叔,我看電視上,人想要逃走,就說去私奔。

電視上要小朋友多作業,你做了嗎?

小侄女低頭裝作不說話。

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了,老師家長們都忙起來了。

不過,是各忙各的,小朋友有小朋友們的功課,大人有大人們的工作,那這個六一兒童節,到底是過給誰的?

小侄女回家就跟我哭訴,爸爸媽媽都工作,我六一兒童節表演的節目,沒人看了。

我驚呆的看著小侄女,六一兒童節還表演節目?不放假嗎?

沒事,叔叔陪你。

兒童節不讓小朋友們休息,那要兒童節做什麼?

01

由於小侄女的爸媽都得上班,我這個半吊子叔叔,只能陪著她,看她在舞臺上跳舞,排練的時候,我拿著相機在錄視頻。

優雅的轉身,嫻熟的起步,靜謐的燈光,加上臺下老師的指指點點,這部視頻她爸媽一定“喜歡”。

小侄女表演完節目,表情一直很凝重,我揹著她回家,她一路上都沒好好說話,趴在背上不知道在想什麼。

我問她今天開心嗎?“不開心”。

叔叔錄了你跳舞的視頻,回家拿給爸爸媽媽看,好不好!

“嗯”。

總能聽到她回答的聲音,但聲音不大不小,不帶任何表情,不摻雜任何情緒,我知道這位女士“生氣了”。

至於生氣的原因,我覺得不止是因為爸爸媽媽缺席她的表演會。

快到家的時候,小侄女自己下來,蹦著跳著去開門,然後跟爸爸媽媽問好,在爸爸媽媽臉上親暱了一口,像是好久沒見。

小侄女要過我的手機,熟練的拿給爸爸媽媽看我拍的視頻。

一旁驚訝的我,一邊感嘆,什麼時候操作這麼熟練了?

我哥看著短短5分鐘的視頻,竟然在最後一分鐘睡著了,是視頻太無聊了嗎?不,應該是他累了,不過幸好小侄女沒有發現。

當她給媽媽看的時候,我竟然發現視頻中的小侄女哭了,但還依然在堅持跳舞。

後半場的時候,我看到領導坐在前排座位上,有的兩手交叉放在胸前,還有的拿著水杯喝水,還有的在瞑目神思,當然大部分都坐在後面,拿著手機拍照。

我印象中好像沒幾位家長去參加小朋友的表演,反倒是老師在組織小朋友一遍遍的排練,而他們當然是在臺下坐著指揮。

這個兒童節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唯一特別的就是小朋友們忙得不亦樂乎,老師們更是看的不亦樂乎,而家長們還是一如往常的工作,忘了今天就是六一兒童節。

02

兒童節的定義,好像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愛護,讓他們的生活得到更大的完善。

但我們現在的兒童節,完全就是為了看孩子表演。

讓孩子做出的成績,來達到老師教育的目的,我想這種行為完全背離了兒童節的初衷。

那這樣一個背離初衷的兒童節,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

前段時間有人提出,要將兒童節列為法定節日,我覺得這是合理的。

如果兒童節,只是讓小朋友單純的表演節目,讓領導得到表面成果,讓家長不能陪孩子玩樂,這樣的兒童節,是不是應該調整一下呢?

小侄女說的那句“想私奔”,其實也就是想逃離這種變質的“兒童節”模式。

家長們在無時無刻的工作,就算晚上閒下來有時間陪孩子,那不過是短短的一兩個小時。

養育孩子,其實最大的責任就是父母,老人或者保姆都不是孩子們最期望的。

據調查,孩子們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地位發生了變故,這樣就會對孩子心理的發展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所以,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是決定孩子心理成長的決定性因素。

而孩子的這種依賴,是天生就附有的,他們需要連接這種關係,如果缺少了,難免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陰影。

03

相對於有父母不能陪伴的孩子,那些孤兒則更加的會懂得好好生活。

記得之前去榮縣當志願者,那時還是大學時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所以對於大山也是滿滿的情懷。

那天到了學校天已經黑了,教室裡還有幾名孩子,在點著蠟燭學習。

夏夜的大山不能用安靜來形容,至少比起城市裡的那份嘈雜,用乾淨來形容要更貼切。

聽孩子們說,那天早上剛下完雨,連泥土都帶著清香的氣息。

如果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教室外,其實還可以聽到蛐蛐的呼吸聲,青蛙的呼嚕聲,星星的眨眼聲,還有山腰的白煙繚繞聲,是的,夜晚是可以看到遠山的。

和孩子們漸漸熟了之後,他們都會帶著我去山上採摘野果,我聽不太懂他們用方言說話,但我能真切的聽到他們的歡笑聲和內心開朗的聲音。

讓我深深難忘的小朋友叫林殊。

她比同齡的女孩子都要矮小,平時話語不多,學習很認真。

我拿這群孩子當弟弟妹妹們看待,唯獨把林殊當成他們的大姐姐。

那天下午,我和孩子們一起去上山摘野果。

我在最後,林殊在倒數第三,林殊前面的孩子比較調皮,蹦蹦跳跳的一不小心就掛在了土丘的峭壁邊緣。

林殊死死的抓住他的手,當我反應過來的時候,林殊開始往下滑。

我連忙抓住兩個孩子往上拉,第一個小子拉上來了,林殊卻滑下去了,我一把抓住林殊的腳,但還是一起滑落到土丘下。

當我醒來的時候,我一直拉著林殊的腳,她沒有醒,我把她抱在懷裡,才發現我腳腫了。

我抱著她在那待了一晚,我以為她不會醒了,後半夜她摸了摸我的臉,我哭的看不清她的樣子,只是有些模糊的可愛。

她用小手擦了擦我的眼,笑著打破了這黑暗的寧靜,我抱著她度過了這樣一個既恐怖又開心的夜晚。

他們都是孤兒,我只是個志願者,我做不了任何決定,更改變不了現在的狀況。

我能做的就是,

把我有的教給他們,

把我感動的講給他們,

把我珍惜的交給他們,

把我愛的溫暖他們。

我離開的那天就是兒童節,他們中的幾個有知道兒童節的,也有不知道的,但大多數都不知道。

前天晚上,我沒有睡覺,自己一個人在黑板上畫了很久,也擦了很多遍,最後畫好的時候,我聽見林殊在後面哭。

我一一惜別孩子們,每一個都抱了好久,林殊說很喜歡我畫的畫,孩子們也都喜歡。

我踏上返程的時候,教了孩子們一首歌,他們在我背後唱給我聽。

在山滴那邊,林滴那邊,有一群小朋友,他們活潑又可愛,他們調皮又聰明,他們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生活在大森林,他們善良勇敢相互又關心。

我不敢回頭,我怕他們學會哭泣。

我只記得那幅畫,畫了一個大人領著一群孩子,手拉手一起上山,臉上的微笑都帶著光。

04

小時候很少過兒童節,因為我們每天都是開心的。

長大後看著小朋友們過兒童節,感覺真的有點像過兒童劫。

週末好不容易回趟老家,二伯讓我去接小侄子,現在農村的孩子放學,都需要家長接送。

我說這小子待遇真高,我上學那會都是自己走路,颳風下雨從不例外。

回到家小侄子就自覺的做作業,這點挺好,值得表揚。

晚上我哥回來的時候,看小侄子在玩遊戲,於是叫他把垃圾倒了,然後去幫他接杯水。

小侄子屁顛屁顛的就去了,我納悶了,怎麼這麼聽話?

問我哥是不是打他了,我哥說沒有,就是平常要多讓他做。

最近看朋友圈才明白一個道理。

大人的世界裡,都把自己扮成兒童。

童年的角色裡,都被大人扮演成一個“成人”。

前陣子5月20,情人節的時候,都在展示收到的鮮花和禮物,這無可厚非。

不過讓人深思的是,有快30歲的人了,自我調侃“情人節算什麼,我快要過兒童節了,你們大人的世界我不想懂!”。

真的是大人們想著過兒童節,而兒童則想著過正常孩子該有的日子。

孩子不能過上正常的日子,是大人的責任。

那大人想要過孩子的生活呢?

不是我們不想長大,而是我們應該換一種心態,坦然接受長大和年齡的事實,讓自己的內心年輕光亮。

其實我們沒必要炫耀自己的想法,反倒會讓人覺得這個人裡外都很幼稚。

何不去做一些有趣的事,總會勝過那些虛弱無力的抱怨。

我們都會一直成長,保持一顆童心,但不要保持一顆幼稚心。

不管是小侄女還是我,我們都得去經歷,不是麼!

不管是小侄子還是其他小朋友,都應該過回正常的兒童生活,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