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今天是國際禁毒日。1987年,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由138個國家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鬥爭就一日不能鬆懈。今年國際禁毒日,我國的宣傳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湄公河“10·5”血案中,毒梟團伙是如何落網的。

專案組下令,生擒糯康!

生擒糯康談何容易?在地形複雜、險象環生的熱帶叢林中,其難度堪比美國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搜捕本·拉登。而且,美國擊斃本·拉登也算完成任務,但糯康不能被打死。

劉躍進說,在境外抓捕針對本國公民犯罪的外籍犯罪嫌疑人,之前在全世界只有美國人幹過。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糯康當年的通緝照(資料照片)

搜捕隊伍決定在夜間繞遠道突襲。這次是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打頭陣,緬甸政府軍殿後,隊伍在螞蟥叮咬、猛獸棲息的深山老林悄然行進,五天五夜後,糯康集團的帳篷已在幾百米外。

突然,一名搜捕隊員碰到糯康的暗哨,槍聲四起,還有火箭彈夾雜其中,直撲搜捕隊伍的方向而來。

這是抓捕糯康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交火。激烈的槍戰中,搜捕人員迅速隱蔽,按照戰術隊形向前合圍推進,用強大的火力壓制來自糯康營地的抵抗,約在半個小時後突破了對方的防線,擊斃幾名糯康集團成員。但行動組的包圍圈尚未合攏,警覺的糯康已經帶領大部分集團成員聞聲四散逃脫。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衝進營地的搜捕人員、專案組發現,在大山裡“打游擊”的這段時間,糯康仍然很在意自己的生活品質,在他的營地裡,除了有新鮮的肉,也有專門養的活魚,生活用品中還有餐巾紙。鍋裡的肉湯還在冒著熱氣,說明糯康等人是剛剛逃離,又一次功敗垂成!

儘管糯康第二次逃脫,但這次抓捕並不是毫無所獲。四名糯康的手下落網,成為進一步搜尋糯康的“鑰匙”。

專案組發現,糯康的衛兵多數是當地村民。於是,專案組根據這一情況,通過與當地的合作,找到了糯康身邊的人,進而通過複雜艱難的追蹤,再次鎖定糯康的新營地,也是在緬甸的一片深山老林裡。

然而,就在 4 月,專案組協調當地軍警準備進行突襲之際,不料因某些干擾,行動被迫半途而廢,糯康第三次僥倖逃脫。

這麼長時間毫無突破,原本很有把握、計劃周密的行動,卻一次次功虧一簣,讓專案組有些氣餒。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三次抓捕均告失敗,但震懾作用十分強大,讓糯康集團人心渙散,開始分崩離析:專案組得到的情報顯示,有的手下把槍還給糯康,棄甲歸田回家當農民去了;有的人直接跑路了,不再為糯康賣命;還有的人向當地政府投降自首。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2012 年 4 月 22 日凌晨,二號人物

桑康·乍薩在被押解途中

團伙人數從最初的 200 多人,銳減到糯康身邊只剩下 20 多人。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集團二號人物桑康·乍薩也被迫選擇離開集團營地,而這一情報被正苦於工作陷入瓶頸的專案組第一時間獲得。專案組立即通知有關國家警方,通力合作之下,於 4 月 20 日將桑康·乍薩成功抓獲。

“左膀”和“右臂”被斬斷,四面楚歌的糯康大勢已去。

為了給糯康致命一擊,繼情小組之後,專案組派出了一個六人行動組進入“金三角”,在老撾警方支持下聯合開展行動。他們中間,有神槍手、抓捕專家、翻譯人員和情報人員。

此時, 專案組已經具備直接在境外擊斃糯康的能力。 但“ 抓死的沒有意義,必須讓糯康在我國接受審判,才能給國人和遇害者家屬一個滿意的交代”。因此,六人小組接到的命令十分明確:直接抓捕,生擒糯康。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遭遇突襲後,糯康惶惶不可終日,高度警覺,行蹤更加不定。六人小組決定先從糯康身邊的骨幹下手,與境外警方一道,先後抓捕了糯康集團的 10 餘名成員,包括給糯康送飲食的、傳送情報的人員。

根據桑康·乍薩以及糯康身邊人的交代,專案組掌握了更多犯罪證據和重要情報——此時的糯康,幾乎已是孤家寡人,在緬甸的深山中很難有立足之地,有時候只能一個人在樹下或者草叢裡狼狽躲藏,昔日湄公河一霸的威風徹底掃地。

“狐狸”的尾巴,越來越清楚地暴露在“獵人”面前。宜將剩勇追窮寇。專案組聯合緬方對糯康的藏身地開展一次又一次清剿圍捕。主要目的,就是讓糯康的藏身空間越來越小,不得不渡過湄公河進入老撾境內。而在那裡等待著他的,是中老警方早已織就的天羅地網。

“糯康集團以前主要活躍在湄公河靠緬甸一側,尤其是在‘10·5’案件之後,糯康集團很少來老撾一側。但我們與老撾的軍警合作更加密切,抓捕條件更為成熟。”劉躍進說,專案組制定的方案就是在老撾一舉抓獲糯康!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2012 年 7 月 12 日,正在泰國進行訪問的孟建柱,專程趕赴清萊府清盛縣,登上“10·5”案件出事船隻(郝帆 攝)

4 月 25 日,六人小組向專案組傳回準確情報:糯康離開了在緬甸深山的藏身處。專案組敏銳地判斷出,糯康可能要從緬甸轉移到對岸的老撾,尋找新的地點躲避,於是立刻協調老撾方面做好準備,在湄公河靠老撾一側沿線佈下嚴密的抓捕陣勢。

“這一次,我們吸取了教訓,嚴格保密,把知密範圍控制在很少人中間,不到最後一刻,不向一線抓捕人員下達具體命令。”劉躍進說。

一切盡在掌握,耗時數月、跌宕起伏的抓捕之戰終於迎來了謝幕的時刻——25 日當天,老撾波喬省敦棚縣孟莫碼頭。來自對岸緬甸的一隻小船,悄悄地橫渡湄公河,停靠在碼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船上的三人快步上岸,即將沒入岸邊的密林。

“不許動!”“站住!”霎時間,多位持槍的老撾警察,突然從周邊現身。三人見狀不妙,拔腿就跑,邊跑邊掏槍射擊。槍聲響起,更多的警察從四面八方而來,包圍圈如同拉住了線的布袋,越收越緊。終於,三人束手就擒。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巖相宰交代的糯康武裝販毒集團主要成員分工圖

這三人,正是糯康及兩名手下。被摁倒在地後,糯康大喊:“邁恩救我,我要死了!”糯康呼救的邁恩是他的手下之一,此次冒險返回老撾,就是要邁恩幫他找到新的地方藏身。

抓捕人員特意問他:“你是糯康嗎?”

糯康沒有絲毫抵抗:“我就是糯康。”

此刻,糯康或許意識到,橫行“金三角”這麼多年,自己這次真的到頭了。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糯康被抓的地方,就在自己曾經帶著手下耀武揚威的湄公河岸邊。

“抓住了!糯康抓住了!”捷報,第一時間傳給了坐鎮指揮部的劉躍進。他撫了撫斑白的頭髮,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口氣,中國人已經憋得太久了。

此刻,在另一條戰線上也有好消息傳來——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已經成功舉行多次,進出中國關累、老撾孟莫、緬甸萬崩、泰國清盛的船舶數量已恢復至湄公河“10·5”血案案發前水平,湄公河航運船隻、船員和沿岸民眾的安全感顯著提升。

據糯康、桑康·乍薩、依萊等人的交代,四號人物翁蔑是劫船殺人的具體指揮者、實施者。專案組隨即全力以赴抓捕此人。此時,因首犯被捕,糯康集團受到摧毀性打擊,“10·5”案件參與者扎西卡、扎拖波、扎波等犯罪嫌疑人相繼落網。專案組一邊精心安排審訊工作,一邊對其他在逃人員緊盯不放。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緬甸軍人向船隊敬禮致意(趙飛 攝)

當時糯康集團只剩下五六十人,因為害怕被中國公安機關抓到,都陸續向緬甸軍隊投降。翁蔑是最後一個投降的,他對糯康忠心耿耿,即使在糯康被捕後還叫囂“為大哥報仇”。

但是在多國聯合清剿圍捕之下,已是甕中之鱉的翁蔑到最後也撐不住了,一個人揹著好幾條槍,向緬甸軍投降。

“根據緬甸方面的習俗,不管你之前犯過什麼事,只要向軍隊投降了,起碼可以免其一死,如果多交點錢疏通關係,很可能最後就沒啥事了。”劉躍進介紹。

2012 年 7 月,孟建柱訪問緬甸期間,在與緬方軍隊、政府主要領導人商談時,就翁蔑移交中方、與糯康集團主要成員一併審訊和取證達成重要原則共識。外交部就此發出照會。

劉躍進也率工作組赴緬甸,與緬甸軍警組成聯合工作組,對翁蔑展開聯合審訊,使其交代了基本犯罪事實。據此,中方在與緬方協商移交事宜中佔據了越來越大的主動權。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2012 年 8 月下旬,經緬政府同意,翁蔑被移交中國審訊。這標誌著糯康集團的主要成員全部落網,湄公河“10·5”血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

專案組成員趙乘鋒對移交翁蔑的情景記憶猶新:翁蔑身材不高但十分精壯,目光兇悍,一看就像個黑社會殺手,移交的時候嘴裡還嚼著檳榔,牙齒、嘴唇都沾滿了鮮血般紅色的汁液,邊嚼邊吐,吐出來都是紅的,像吸血鬼一樣。

在押解到中國的路上,翁蔑突然說暈車想吐。趙乘鋒起初以為他是裝的,每天坐船在湄公河上上下下的人還會暈車?但翁蔑真沒裝,可能是極度驚恐引起劇烈的腸胃反應,哇的一聲就吐了。

劍膽琴心,四擒毒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