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鄉鎮志、村志資料蒐集點滴思考(二)

作者 王小方 /<font>

三、口述歷史資料。口述歷史資料是鄉鎮志、村志的資料來源的主要方面。也是三大資料之一,即地方文獻資料、檔案資料、口述資料。口述歷史資料主要是通過回憶錄、採訪老人形式。口述歷史資料的蒐集應注意以下資料的徵集:(1)回憶錄,個人撰寫的回憶文章,如文獻資料,個人撰寫的一生回憶錄。(2)個人平時所記日記。(3)採訪老人的資料。(4)家庭調查資料。訪談或調查手段可採用漫談或引導、提問式。訪談或調查可注意蒐集以下的內容:①鄉村的由來與變化;②姓氏的來歷、繁衍、遷播;③發生的歷史事件,如軍事方面的(古代、近代、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宗教方面的,土地財產糾紛方面的,自然災害方面的,勞作生產方面的,逸聞趣事等;④廟會;⑤風土禮俗;⑥各種有影響的人物;⑦民間傳說;⑧學校、私塾、教育,等等。/<font>


/<font>

在採訪、調查中,還要注意收集家中一些實物資料,比如地契、家譜、文物、老一輩流傳物件,各類獎狀、證書,往來書信。/<font>


/<font>

口述歷史資料往往存在著支離破碎、張冠李戴、時空顛倒、誇大貶損等情況,採訪者應注意整理、梳理,選擇使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好將採訪內容放入時代背景中,加以甄別。使其符合時代性、邏輯性,即合乎情理。/<font>


/<font>

四、地方文獻資料。地方文獻資料主要是指地方誌資料。地方誌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體,目前還可見到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各時期地方誌。這些地方誌(包括省志、府志、縣誌,縣誌為主)是我們編修鄉鎮志的主要資料。除綜合性的縣誌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諸如有關的鄉土志、專志(如山志、水志、寺廟志、書院志等)等地方誌資料的蒐集。/<font>


/<font>

五、個人著述資料。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名人輩出。在當地,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名士官宦留下一些自己的詩文著述。這些都是我們鄉鎮志的主要資料來源。比如有的個人文集、詩集中常常透露出對當時社會的描述,諸如社會階層矛盾、禮儀、教育、民生問題、經濟問題、理政問題、戰爭軍事問題等。個人詩集中也直接間接地記述了民生領域、山水之勝、傳記故事、古代各種建築等。比如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商丘睢陽人),分別寫有自己家鄉的詩作《群盜》《隋堤》《梁園懷古》等。《群盜》反映明末清初商丘的社會,受屯田、挑河的影響,百姓走投無路,遂為盜賊。《隋堤》寫大運河古堤岸,再現當年運河繁榮;《梁園懷古》抒寫商丘歷史情懷。/<font>


/<font>

此外,一些在本地做官,或來本地遊覽訪客的官員、雅士也往往記述當時的情況。有一些在地方誌中的府志、縣誌藝文志中可找到,有一些收錄在個人文、詩集中。比如大文豪歐陽修,在其著作《六一居士外集》卷二十二中,記錄有《洛陽牡丹記》一文。記述了宋景祐年間(1034)洛陽牡丹情況,其中有牡丹的花色品種,牡丹的種植情況,洛陽人觀賞牡丹的情景——“花開時,士庶競為遊邀”,就是很好的志書資料。/<font>

(未完待續)/<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