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英語口語三劍客-幫大家解決口語中的這三塊內容

很多英語學習者,都有一塊心病,那就是口語三劍客:

時態、語態、語氣問題。今天想幫大家解決的也就是口語中的這三塊內容。記住:英語是拿來用,你要操控它,不要被它操控了!看看你是不是也有下面這幾個問題:

英語口語三劍客-幫大家解決口語中的這三塊內容

1) 時態:一直渾渾搞不清楚什麼是過去式、過去進行時、完成時、過去進行完成時,一碰就糊,就暈。

2) 語態:相比較時態,語態要稍微好一點,被動主動勉強能分清就行啦

3) 語氣:很多人不知道語氣是啥,不就是這些陳述語氣、疑問語氣、命令語氣(祈使句)還好,不過很多同學還是一碰虛擬語氣就跪了。

1. 語氣

英語就是一門應用型語言,關於時態、語態、語氣是拿來說話用的,表明說話者的態度、事情的狀態!比如,舉個例子。“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呆在家裡。”中文我們都會準確表達了,但是如果是英語呢,來看看如何表達:

Ø If it rains tomorrow, I will stay at home.

Ø If it were to rain tomorrow, I would stay at home.

是不是大部分人都說出了第一句那樣的表達呢,翻譯成中文不都是:“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呆在家裡。”嗎?那這兩句到底有啥不同呢?可能也會有同學看出了,其實第二句是有虛擬語氣的,什麼是虛擬語氣?

其實,這兩句話翻譯出來的中文確實是一模一樣。但是!虛擬語氣表示與事實相反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很小。這裡講的是明天的事,不是與事實相反,那就是第二種情況:這句話表達了說話者的態度,TA認為明天不太可能下雨。這樣跟你解釋,會不會大家有點發現其實語氣,時態,語態都是表達說活人的一個態度的呢。

2. 時態

關於時態,前面所提到的種種,都比較抽象,這裡咱們來看一個例子:We were being overtaken by eggs”?哈哈哈看過這部《怦然心動》的電影,一定會見過這個句子的吧。

那為啥用進行式啊?其實說實在的,這裡完全可以改成:“we were overtaken by eggs.” 語法上、時態上都沒有任何問題。

那區別是什麼?咱們前面提到的時態也是可以反映說話人的態度,事情的狀態!那麼這裡用過去進行時,其實就是要表達:“在過去的某一刻,事情正在發生,還未結束。”那麼就是Juli想表達,在當時那段時間,他們的雞蛋嚴重過剩了,她

強調那個時間段

再來看個例子,“你去過中國嗎?”這句話該怎麼翻譯?

那麼我們想到的就是,基本的動作為go to China,那麼該怎麼選擇時態呢?還是那句話,你想要怎麼表達都可以,就看你想要描述的情況是怎樣的。所以,你完全可以說:“Have you been to China?” 也可以說:“Did you go to China?”

不過這兩句話是有區別的:

Ø Have you been to China? “你以前去過中國嗎?

表達的是,不管以前什麼時候都行,去過一次兩次三次都行,總之就是你去沒去過吧?”。

Ø Did you go to China?

說話的這個人在問過去的某個具體時間(比如去年七月):“那個時間(去年七月),你去過中國嗎?”所以一般就會存在語境中一個過去的時間點啦

來看個對話你就明白了:

A:Have you ever been to China?

B:yeah, last summer.

A:Did you go to the Great Wall.

仔細體會一下這個時態的運用,是不是有這層意思在裡面。所以英語的的時態、語態、語氣雖多,但你只要理解三點,就能掌握基本用法——

a) 事件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b) 你是什麼時候談起這件事的?

c) 事件處於什麼狀態?

3. 語態

英語中有兩種語態,分別是被動語態和主動語態。

Ø 主動語態

表達的就是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Catherine has washed the dishes.

Ø 被動語態

表達的是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 The dishes have been washed by Catherine.

語態是教大家分清楚動作的發出者和承受者,對象的分明。同時也在強調那個才是說話的重點,一般除了語調中的強調部分,在一句話的前後,前面的往往被強調,所以第一句是想強調是Catherine洗了,不管她洗了什麼,現在就是強調是Catherine洗,第二句強調的是碗被洗了,不管被誰洗了。

如果你只是把語氣,時態,語態當作一個語法點來理解,對於你理解意義其實沒什麼幫助。所以說話是分語境的哈,時態,語態都是輔助咱們的更好的表達,記住:英語是一門“語言”,是拿來溝通交流用的。語法、時態、語態……通通是拿來說話用的,表明說話者的態度、事情的狀態!這個概念在輸入理解的時候要牢記,在輸出的時候也要有這個意識。口語就是要用來用的,多用了,你會發現其實語言在用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其真正的美和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