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不是要“買什麼”,而是要“解決什麼”

不是要“買什麼”,而是要“解決什麼”

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的今天,產能過剩,商品氾濫,我們在逛街、狂商城或是線上商店,被形形色色花花綠綠的商品海洋包圍,無一不患有選擇困難綜合症,然而摸摸自己乾癟的錢包,又陷入了巨大的求而不得的痛苦中。

商品拜物教洗腦了資本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它以物與物之間的商品關係替代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商品拜物教主導下的媒體和輿論,通過新聞、廣告、營銷、話題、電影等各式的傳播手段,告訴廣大的民眾們應該買這個買那個,你擁有了某個商品你就擁有了快樂、地位、健康、名譽、性感、智慧……

然而這些真的與商品之間有必然的邏輯聯繫嗎?恐怕對90%以上的人來說,並非如此。

窮人陷入了求不得的痛苦中、富人陷入了拿不準的焦慮中、中產者則將自己整體出賣給了拜物教。

一個人無論是維持生命的吃喝拉撒,還是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具體的物品(商品)為載體而得以實現或滿足。

現實情況是,我們只看到了商品這個實在的東西,卻極少認真詢問自己:

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這個需求到底是自己真正的需要,還是被商業營銷所激發出來的慾望?

如此一來,則是本末倒置,我們購買了越來越多的商品,卻發現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難以滿足。我們今天購買了這個,明天卻又為另一個相差無幾的商品所誘惑。需求是內心的,是無限的,而有限的商品終究無法滿足無限的需求。

“買什麼”指的是一個具體物品,

“解決什麼”對應的是一個需求。

"買什麼"將目的限定在一個具體的東西之上,“解決什麼”從需求出發,只要能解決此需求問題,方法是多維的,如此對應到具體的東西之時,是不受限制的。

從“解決什麼”出發來考慮問題,一則可以相當程度上擺脫商品拜物教對我們的腐蝕和束縛,二則可以發現更為廣闊的天地,發揮思維的主觀能動性。

  • 從前者的角度來看,並不是為了少花錢,省錢只是次生效益,主要的是讓我們的錢,花得更有效率,更加物有所值;

  • 從後者的角度來看,則是充分調動了思維的自主創造性,在需求與商品的適配上多元化,不為拜物教所役使,活出更加自由的人生。

以我自己為例:在搬到新房子時,我想物色一張符合自己心意的桌子。

但是在實體店,在網上,找了幾個月,一直找不到真正喜歡的。

於是我思考,為什麼自己非要找一張“桌子”呢?桌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餐桌、辦公桌、書桌、化妝桌之間有本質的區別嗎?並沒有。

桌子不就是用來讓身體有一個支撐,在上面可以擺些東西,用來幹活的一個檯面麼?把桌子分解一下,就是一個桌面+四條桌腿嘛。

在“解決什麼”思維的指導下,我在網上買了一塊實木桌面,在宜家買了兩條帶擱架(方便放臺式電腦或書)的長條形支架,將支架對稱一擺,把桌面往支架上一放,簡潔大方的一張桌子就成了,方便實用,可塑性極強,隨時可以拆散再重構,非常接近於我頭腦中對於自己想要的桌子的設想。

歸根到底,“買什麼”是一種靜態思維,“解決什麼”是一種動態思維。

世界是永恆運動變化,不可能有絕對的靜止,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做到心中有數,在自己真正的需求和載體之間把握動態平衡。

第119談

不是要“買什麼”,而是要“解決什麼”

不是要“買什麼”,而是要“解決什麼”

weixin:Bee_siji

不是要“買什麼”,而是要“解決什麼”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不是要“買什麼”,而是要“解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