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受贸易战影响因素,农产品涨价将是必然趋势

最近,受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因素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上的各类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由于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计划同等对待的加征25%的进口关税,这让国内主要的饲料原料,豆粕、菜粕的价格快速拉升,同时也影响到玉米、大豆、豆油、菜油等期货价格。

中美贸易战所造成的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成本上升,还只是一个市场预期,毕竟具体的实施时间还没确定,双方更留存了极大的谈判空间。因此资本市场上出现一些短暂的投机情绪实属正常,投资者不必为短期内的价格上涨而过度担忧。然而,我们也必须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现状有所了解,从而明确未来对农产品价格变化的整体趋势判断。

受贸易战影响因素,农产品涨价将是必然趋势

首先是2018年春耕季,化肥的价格上涨明显。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各类化肥的价格普遍性的上涨15%——30%。如此突然的大幅上涨确实有些意外,但这也与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一年里的持续上涨,以及中国在化工行业上的严格环保治理有直接关系。

化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保支出很大,必然会将经营成本转嫁到化肥商品上来,这就会在终端市场上直接影响到今年化肥的零售价格。

而在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是占比最大的农业资料支出,特别是对一些种粮大户来说。我们可以预测,今年的农药价格也将因上述原因而出现明显上涨。这两大原材料价格上的涨,或者会改变一些农民的种植结构,或者会适度缩小种植面积,最终会反应到农产品价格上来,必然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

其次,中国过去几年里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在宏观管理上的储备粮战略。由于过去几十年里的过度开垦,中国的矮山,湿地,林地等被大面积的开垦种粮,造成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

而中国国家储备粮却连年激增,甚至出现陈华粮腐败变质,被成库倒掉的现象。过去十年里,中国开始退耕还林,逐渐缩小低效种植耕地的面积,同时努力消化和倒换储备粮,从而实现了国家来粮食储备的合理配置。

这一效果是明显的。如前年受玉米产品大增及储备粮释放,以及玉米高价收购政策取消等,出现了玉米价格大跌,但在去年仅一年时间,玉米零售价格就重新恢复到了种植盈利水平之上。而农产品价格在低迷调整之后,伴随的下游饲料生产,畜牧养殖,肉禽蛋奶等农业副产品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如鸡蛋的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就出现了较大的价格起伏。

再有,纵观过去五年里的农产品价格变化,整体是保持相对平稳的。米、面、油、肉、蛋、奶的价格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有些季节性的周期起伏,但总体看基本持平。5年前2元多可以买到大米,今天依然可以;5年前买到7元的猪肉,今天也是这个价格……。

可见,全球经济复苏和货币超发的现实,在其它商业领域表现明显,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但唯独在农产品市场保持不变,这不符合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原油价格低迷,造成整个农产品的产业链条成本有一定的下降,从而弥补了人工、基础改良、种子等方面的价格上涨因素。但自去年起,低迷的原油价格也有明显上涨,因此,最终会推高农产品价格的。

还有就是中国当前的农村产业政策调整,规模化种植和绿色生态种植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一方面还是要加大退耕护还林、还草的政策执行,将一些种植效率低的耕地解放出来,回归自然生态。

另一方面,农村也不再单一的以基本粮食作物为主要农业种植品种,而是加大对经济作物,果蔬杂乱等高价格农产品的种植。这些都将影响到未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中美贸易战还存不确定性,但根据统计调查,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即使没有贸易战关税的影响,未来以美国农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将是逐渐走高的。

因此,正是结合上述的分析判断,我们认为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是一种必然,投资者和消费者要有预见性,做好投资管理规划,不能逆势违背客观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