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張藝興被網友戲稱“張PD”,迷妹們知道PD的含義嗎?

黃元中


來,局長解釋一下韓綜界的PD到底是啥~

韓國綜藝節目團隊裡大致有3個工種:製作團隊、技術團隊和出演團隊。

製作團隊包括製作人(PD )、作家(編劇)和V J;

技術團隊包括攝影師、照明師、道具師、錄音師、劇務等;

出演團隊包括主持人、固定出演者及特邀嘉賓。

所謂PD就是Program Director,主要負責節目的整體編排、流程設計、後期編輯,協調各團隊之間的工作,與出演者進行溝通。

一直以來,韓國綜藝實行“PD中心制”,即PD擁有完整的團隊和極高的話語權。

一位PD手下,配有FD(Floor Director,現場執行導演)、AD(Assist-antDirector,助理導演)、作家(編劇)、攝像師、燈光師等。

其中編劇佔據重要地位———韓國綜藝借鑑了美劇的“編劇中心制”,由幾個甚至十幾個人組成編劇團隊,負責設計整個節目的臺本。大到節目流程、框架設計,小到遊戲規則、臺詞噱頭,都經過反覆的推演和計算。

綜藝節目的製作費中,有相當比例用於編劇的酬勞。

有個有意思的比喻,在韓國,總PD是皇帝,總作家就是甄嬛。PD的很多決斷,作家都是可以影響的。雖然最終拍板的還是PD,但他一定要對作家的要求深思熟慮。因為在韓國的製作流程裡,PD才是最終的剪輯。導演只負責執行,導演在現場是不掏臺本的,編劇全部寫好後,跟導演來對哪些東西可以執行、哪些不能執行。

至於具體寫些什麼,綜藝編劇跟影視劇編劇完全不同:綜藝編劇不寫臺詞、不寫走位、不寫藝人如何演出,只負責設計節目流程和規則,至於怎麼玩全靠藝人自己。也就是說,編劇只負責挖坑,藝人跳不跳、跳多深、用什麼姿勢跳,取決於自己。而編劇跟PD之間,最重要的是默契,“沒有明確的分工,但必須合作良好,節目才能成功,所以編劇必須跟自己合得來的PD合作。”

韓國綜藝的編劇團隊中,通常會有三個層次的編劇:大編劇,即創意編劇,需要10年以上的資歷;中編劇,負責細化節目、設計遊戲環節;小編劇,即打雜學徒,負責查資料和踩點。

編劇的日常,就是各種“腦洞大開”,負責逼死PD和明星。

比如,韓國M BC電視臺的長壽節目《無限挑戰》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鏡頭:以劉在石為主的明星們常被編劇們各種突破天際的神奇考驗和清奇遊戲驚得目瞪口呆、上躥下跳,這檔節目的編劇每個禮拜都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創意,比如飛向太空、在漢江中划船和冬泳等等。

所以,那些能將這些奇怪念頭付諸行動、且從不指手畫腳的PD,就是編劇們眼中的完美搭檔。


藝能八卦局


PD是製作人的意思,在偶像練習生這一綜藝中張藝興擔任的便是全民製作人的位置。

PD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製作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由製作人和其他負責人共同商討決定,所以PD對於一個節目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可想而知他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努力著,就為展現更好的自己給我們。就像他在節目中所說的,越努力越幸運。

藝興在演藝道路上也是秉持著越努力越幸運的宗旨,就連微博名稱也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藝興擔任偶像練習生的PD也意味著他演藝事業達到更高的層次,希望藝興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