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可怕的硼砂:从校门口的毒玩具——“水晶泥”说起

“水晶泥”,可锻炼孩子的想象、动手能力,可塑性强,手工好玩易上手,价格低廉,也可自己配制,在小学生群体中迅速走红。状似果冻,又叫“果冻泥”。因其制作材料中添加有毒物质硼砂,误食或接触伤口,可能引起中毒,严重时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影响,被家长称为“毒玩具”。

不久前,江苏省宿迁市一名12岁小学生因误食这种“水晶泥”中毒入院;广州一名8岁女孩和一名1岁男孩,也因用装过水晶泥材料的杯子喝水而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

可怕的硼砂:从校门口的毒玩具——“水晶泥”说起

到底“水晶泥”里所含的硼砂是何方妖孽,让人们如此“谈泥色变”呢?

古书《本草纲目》中记载:“硼砂生西南番,有黄白二种。西者白如明矾,南者黄如桃胶,皆是炼结成, 如砂之类。西者柔物去垢,杀五金,与硝石同功,与砒石相得也。”

现代化学解释:硼砂,一般写作Na2B4O7·10H2O,是非常重要的含硼矿物及硼化合物。通常为含有无色晶体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硼砂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作清洁剂、化妆品、杀虫剂,也可用于配置缓冲溶液和制取其他硼化合物等。硼砂毒性较高,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人体若摄入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

 由于硼砂可以增加食物韧性、脆度及改善食物保水性及保存度等,让肉制品蓬松而有弹性,花费很少时间和成本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感官性状及口感,因此很多小作坊也可能在加工食品,诸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馄饨等时添加硼砂,以起到增筋的效果。

必须说明的是,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都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可怕的硼砂:从校门口的毒玩具——“水晶泥”说起

对于比较关注食品安全的人们来说,“硼砂”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过去人们做出来的粽子和油条好吃,通常包粽子时会用一点硼砂泡泡糯米,炸油条也会放一点硼砂。

硼砂易溶于水,通过口服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体外,进入人体后经过胃酸作用转变为硼酸,经由胃肠道吸收;而皮肤对硼砂的吸收能力近乎于零。

长期食用含有微量硼砂的食物,会在体内不断蓄积,严重影响人体消化道酶类发挥作用,导致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20克。长期过量摄入硼,对人体生殖、发育和内分泌系统有毒性影响。短时间摄入大剂量硼,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轻者引起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为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现。

可怕的硼砂:从校门口的毒玩具——“水晶泥”说起

“水晶泥”色彩鲜艳,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水晶泥”能在小学校周边商店迅速大卖的主要原因,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孩子不懂玩具的有毒成分,还请各位家长能够意识到危害性,寻找可替代的其他玩具或手工,免得后悔莫及!顺便也希望更多有良知的卖家多一点判断力,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多为孩子的学习和健康着想,而不仅仅唯利是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