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房價漲了二手房賣不動?

廖望臺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近幾年樓市房價確實漲了不少,很多地方房價已經翻了一番,但是為什麼房價漲了,二手房市場卻呈現出另一種不同的情景呢?

一、傳統觀念影響

是的,很多人都有一種傳統思維,認為二手房是二手的東西,並不是新的,被別人用過了,再繼續用會有一種介意的心理,而且還有可能會被鄰居街坊說閒話,感覺面子上過不去,被別人說三道四的,所以不太願意購買二手房。

同時,二手房還有一個大家顧慮的問題,也是老人家最忌諱的。那就是二手房畢竟是從別人手中買過來的,而不是從開發商手中購買,人家對於房屋做了什麼以及房屋在你購買之前到底發生過什麼,你都無從而知,這也就會使購買者心理存在芥蒂。因為大家都害怕買到的二手房過往發生過不吉利的事,所以這也是老人反對購買二手房的緣由。

正是以上這些緣由,造成了購買二手房的剛需並不是很多,許多人還是熱衷於購買新房,不想去承擔購買二手房中存在的風險。

二、炒房、投資客手中的二手新房太多

現在的二手房,有很多是這幾年隨著炒房客、投資客的增多,購置新房後轉變成為二手房的,購置過量也就導致二手房房源一直在積壓。

而本身二手房市場的購買力並不是很高,這就會形成一種房價儘管漲了,但是二手房的交易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從這也可以看出房價漲跌,其實對於二手房市場的交易量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三、二手房市場秩序不完善

二手房市場,我們要想購買二手房,那麼很多情況下都是跟中介購買,也就是第三方機構。從賣主手中買過來的例子很少,因為大家都是從中介手中購來的二手房,那麼在購房過程中就會有很多手續,其中不乏一些黑中介的亂收費,或抬高價格出售的現象,這種現象也是因為現在的二手房市場秩序並不是那麼完善,才給了這些黑中介可乘之機!所以,很多人都害怕像中介購買二手房,因為不瞭解二手房市場的行情,很大程度都是由中介介紹的,所以容易被坑、被騙,這也是大家不願意購買二手房的原因之一!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房價漲了,但是二手房還是賣不動的主要原因。在高房價的趨勢下,買房可能不是一種好選擇,租房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隨著租房市場的慢慢完善,現在租房一樣可以有舒適、安靜、和諧、乾淨的居住環境,不過租房也要找一個可靠的平臺,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隨著國家住房不炒政策的深入人心,大家對買房這件事也越來越理性了,買房的需求少了,接盤的人少了,二手房出現了長期買不出去的尷尬境地,房價雖然在不斷上漲,但是二手房卻是有價無市,有的甚至掛牌一年都無人問津,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二手房賣不出去:

1.國家出臺房地產稅和空置稅,對多套住房進行徵稅,隨著全國住房的聯網,個人住房套數的透明化,房地產稅的徵收會嚴重的打擊有多套房源的炒房客,讓他們拋售手中的房源,在這種時間段,大量的剛需就開始持幣觀望,等待市場下一步的走向了,所以就導致二手房基本無人問津。


2.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二手房價格比新房要高很多,同樣的地段,同樣的資源,買二手房就要出更多的錢,這樣就導致很多人選擇買新房,即使在新房一房難求的情況下,買新房可以節約一個裝修費出來,有的甚至還不止一個裝修費。

3.二手房交易市場混亂,交易中介費比較高,很多賣二手房的中介職業操守沒那麼好,存在欺上瞞下的情況,買房被騙的情況時有發生,也讓很多想購買二手房的剛需客戶心裡產生恐懼,怕被騙,然而中介費又比較高,還要各種紅包,各種吃飯。



4.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有的新房都賣不出去,更何況是二手房,隨著房貸利率的上浮,購房成本逐漸增大,買房的人逐漸減少,在新房都賣不出去的情況下,二手房更加是無人問津了。


終上所述小編認為現在二手房難賣的主要原因就是價格太高,比新房貴太多了,才導致房價上漲二手房卻賣不出去的尷尬境地。


君臨天下明月夜


二手房的漲跌,最能反映當地的房價水平,因為二手房無論是貸款年限,還是首付比例,都比新房難得多,甚至還有30年房齡以上的二手房規定是不能貸款的。而新房定價既能反映開發商的意思,也要受到當地政府的影響,所以新房價格即使上漲,二手房賣不動也是常有的事情。

先說一二線城市,目前房價基本上給穩定住了。前二年一二線城市房價整體上漲,這是被炒房客給炒上去的,並不能反映出當地居民的購買力,而真正落實到二手房市場,還是以當地的改善型購房需求佔有一定比例,所以當房價上漲,但是當地居民買不動時,二手房市場最能反映出來。

此外,一些城市因為擔心前幾年房企高價拿地,現在有鉅虧的危險,為了減少房企的損失,地方政府酌情放開了高檔精裝修樓盤的售樓許可證,一下子大量高檔樓盤入市,也把當地的房價給推升了,但是當地的二手房市場卻還是乏人問津,因為二手房除了地段位置稍好一些,即使是大城市人們還是更傾向於買新房。

再說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樓市本來盤子就小,上半年房價猛漲,主要還是依賴於棚改貨幣化安置,現在這個紅利會被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實物安置。而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來說,本來城市範圍就不大,地段問題不是那麼重要。


而房型的設計、樓層的好壞,小區的環境、物業的優劣等都是他們最關心的。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來說,要買房就買新房了,誰還會再去想二手房?所以,各路資金主要流向新房市場,化解當地政府去庫存,而二手房市場向來被邊緣化,所以一是就是有價無市,買者廖廖。


不執著財經


首先是大多數地區已經出現了二手房價格”倒掛“,二手房好像是王八吃了秤砣鐵了心一般,無限量的加價,比新房的價格還高,尤其是炒房客和中介。比如杭州,新房開盤的時候,因為政府的限價,新房一平米的價格要比二手房平均價格低1萬——2萬。就算加上灰色的號子費,一平米還要比二手房低5000塊左右。大部分人之所以買二手房,圖的就是個便宜,價格實惠。同樣價格的房子,二手房不論是從房齡/價格/產權年限都比不上新房。

新房價格是漲了,可是依然沒有漲過二手房的價格。

舉個例子,杭州良渚某樓盤,開盤3.5萬/平米,但是周邊的二手房炒到了5萬/平米。就算新盤再漲點到4萬,二手房僅僅價格有優勢嗎?

其次,二手房很多並沒有什麼裝修。很多炒房客買的房子就是為了加價轉手賣掉,很多隻是簡單的裝了一下,或者直接就是毛坯房。在一個二手房小區裡裝修麻煩事遠比再新房裡裝修要多。

第二,人們的新房情節。同樣一件東西,同樣的價格,人們會更願意買新房而不是二手房。買車買房買東西都一樣。

說說二手房的現狀,由於國家出臺了限購限售政策,其實是保護了這群炒房客,炒房客們不用跳樓了,不過這個時間預估只有三年,如果你還不知趣,到時候自己跳樓就活該了。真要像2014/2015年不管不問樓市,房價直接折半那都是輕的。

中介門店裡掛著大量的二手房,但是同比二手房成交量下降了70%以上。(這裡普及一個概念:同比和環比,舉例子,今年4月和去年4月叫同比,今年4月和3月比叫環比,統計裡環比最美意義。)二手房是有價無市,中介門店裡大量的二手房,但是問津者非常少。

不是新房在漲價,而是二手房炒客太瘋狂。


嘟嘟讀讀


房價漲了,二手房賣不動,這個問題有意思。

按照正常的邏輯,價格漲了,而且還在上漲過程中,房子難道不是應該繼續持有嗎?所以二手房交易量小。

但我們的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而且得分城市來看。

以三四線為例,二手房市場成交量本身就佔比很小,大家買房子還是主要買新房,價格漲的也主要是新房,這和二手房賣不賣得動其實關係不大。

而在高度調控的一二線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肯定會率先下滑,因為貸款更難,首付比例更高,這讓原本剛剛湊夠錢的購房者瞬間又與房子拉開了差距。2017年,北京開始實行“認房又認貸”,你在全國範圍內有貸款記錄,在北京貸款買房,就按二套房政策執行。買普通住宅就是首付6成,買非普通住宅就是8成首付,這個門檻相當高了,一下子可能要多掏幾百萬,想不停止購房也不行了。不僅是二手房,新房的成交量也在下滑。

其他調控城市基本都遵循這個邏輯,提高購房成本,政府的首要目標是降溫,降低熱度,大家少參與一點,別太亢奮。

總體來看,一些共性的特徵是,房價上漲是因為市場預期仍然看漲,而政府調控首先作用於成交量,也就是“二手房賣不動”的感受,如果調控深入下去,價格也會受到影響,北京的去年調控力度空前,去年3月份達到高點,但隨後幾個月後,二手房價格就已經下跌。不過這種下跌不能持續太久,因為市場會逐步適應,你可以理解為“耐藥性”。除非動用殺手鐧,大幅提高房貸利率,徹底拉開供需差距,但這就是猛藥,副作用就是暴跌,這或許是各方都無法承受的。所以到目前為止,基準利率仍然遲遲未調,而是提高新購房者的貸款利率。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不知道樓主在哪個城市,其實造成這種情況可能會因城而異吧。

但是我覺得可能都是以下共性中的幾點:

1.在經過了接近一年的連續加碼的調控之後,又經過了房地產稅,租購併舉,共有產權房的政策吹風之後。購房者的心理預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無論是投資客還是剛需人群,人們開始懷疑房價是否還會一直上漲,會不會出現橫盤或者下跌,開始疑惑現在買會不會虧,什麼時候買比較合適。心理上的變化使得購房者舉棋不定,觀望情緒加重。二手房買方和賣方的價格博弈也愈演愈烈。



2.隨著信貸收緊,利率上浮,首付比例提高,外加房價已經上漲了很多,現有的購房成本超過了很多剛需客的能力範圍,能買房的群體人數減少了。而對於投資客,調控政策也大大增加了買房投資的成本及風險,開始考慮基金股票等其他投資載體。




3.因為限售使得一些較新的小區現在無法流通,而剩下的房源與新小區相比偏老舊,物業配套等也相對較差,另外老舊小區的保值及增值屬性也相對較差,部分購房人群難以接受大件消費的缺憾,不願意買此類房子。

4.在很多城市,新房價格與二手房價格出現了倒掛現象,因為種種原因,很多新盤賣的比二手房要便宜,而且後續規劃等更好,吸引了很多剛需及投資客去搶購新房,此消彼長,二手房市場則相對偏冷。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高速動車蝦


二手房賣不動,最主要原因在於限購的影響,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出臺限購政策都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限購政策顯現出來的效應就是。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房價,房產出現有價無市的狀態,漲也漲不上去,跌也跌不下來。

關於近期房價的大趨勢分析,我這幾天連續編髮了好幾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

二手房出現這種賣不動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限購政策的效應

2017年年初開始,全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都出臺限購政策,這種限購政策的實施,到今天已經一年多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實際跌幅不大,基本上處於一種有價無市的滯漲狀態,漲也漲不上去,跌也跌不下來,這就是目前大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的總趨勢。



第二,二手房雖然賣不動,但是降價的幅度很小,說明目前的房價具有一定的剛性

這次的大規模限購政策,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政策,這樣一種政策的調整下,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都有所下跌,但是實際房價的下跌幅度不大,這說明目前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是具有剛性的。



第三,可以預見,只要限購一放鬆房價還會以不小的幅度繼續上漲

二手房成交量不大在於限購政策對於購房者資格的限制。沒有出臺限購政策的二三線城市房價仍然處於穩中有升的狀態,部分二三線城市上漲的幅度還很大,比如最近剛剛出臺限購政策的大連,過去的一年房價上漲的幅度不小。可以預見,只要限購政策一放鬆,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小編每天都會編髮最新的房產分析信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多一份信息,多一分機會!

打這麼多字,好辛苦,點個贊鼓勵下吧!


尚舍書院李延唐




沒到時候

新房買未來而買二手房很多人都看眼前,如果你買在很偏的位置,交通不是很方便,住的人也不多!想把這套二手房轉出去比較難,反觀一手房連夜在售樓部排隊購買,也不來買你的二手房!

建議你等一等

二手房的市場還沒來臨!普遍二手房有市場的時候這個小區的新房是已經沒有的,生活配套成熟便利,如果再有一個重點學位是更好的!這樣的二手房是最多人買的!



買二手房的人有哪些

附近的上班族和本地人,買二手房的人多數是來自己住的,不會跑太遠去買房自己住,除非ta無這裡的購房名額,或者承受不了這個價格,中華兒女那麼多,總有人會買你的二手房!


冷孝洪


房價的上漲目前已經成為常態了。隨著房價的上漲,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可以說全國範圍內的樓盤除了限購、限售以外都十分暢銷。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更是異常的火爆。不過慢慢的隨著調控的不斷深入房價的增速也有所放緩,但是就算增速放緩也還是不能改變房價上漲的事實。

可是,我們也注意到了,在新建商品房銷售火爆的情況下,二手房卻在多地無人問津,好像除了學位房和地段房以外,其他二手房多半都是有價無市的表現。

這樣的表現不禁讓人很奇怪,難道房價上漲不應該是表現在房子好賣的情況下嗎?為什麼二手房卻少有人問津呢?那麼這樣是不是意味著今後的二手房要想賣出去要虧錢了呢?二手房銷售難的問題究竟是出在哪一環節了呢?

其實,對於二手房銷售難的問題我們應該這樣看待:

二手房銷售遇冷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新建商品房的銷售較為火爆的緣故。

今年商品房的修建雖然最近有了量的下跌但是不代表新建商品房的銷售情況不佳。而新建商品房作為新房來說更符合買房人的口味。一般來說我們購房除非很優惠的情景下,否則大家選擇的一定是新房。或者只有在新房買不到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購買二手房。

所以說,新房的精準供給就使得二手房的銷量受到了排擠。

二手房銷售遇冷的其他原因:比如說二手房再叫一環節中最看重好的就是房齡。大房齡的二手房在交易的過程中會有首付比例提高和貸款年限縮短的情況。這對於購房者來說不是利好的條件。同時二手房的小區很多租客較多人員較雜治安可能出現問題。這些都是降低二手房銷量的原因所在。

所以說,房價的上漲大多是新房推動的。二手房市場還沒有火爆起來。


房產老J


本人是從事房屋建築行業的,我就從專業的角度上來回答一下關於二手房的問題吧!最為主要的就是新房子和二手舊房子的質量差異、新房和二手房的配套設施差異......比如說停車位、比如說二手房周邊街道的老舊與新房周邊街道寬敞的差異等等。最終一個道理就是後來居上的道理。

針對於現在還地市面上流通的二手房大多數都是2008年以前的房子,且一般都是現澆樓板的房子在那個年代基本就沒有,且經歷過了2008年的512之後,誰都會對預製樓板房在心裡有成見;所以現在儘管相對於那些房齡十年以上的房子價格相對的便宜,還真的就沒有多少人問津,更或許還有很多的人都在想著把這種老式結構的房子處理掉去換如今新結構的房子。

至於年代更加久遠的房子,那就更加的難得有人去買了!如果是十年以上甚至是二十年以上的房子,由於時代的特殊性,特別是針對於當時的那種房屋的造價來說,不管是人工費還是材料費都相對的低廉,且由於那個時代裡的施工單位普遍的都會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更因為當時的材料貴而人工價低,所以在房子的質量上還真的不敢恭維......

而相對於如今人們的質量意識的加強,隨著建築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隨著人工費的上漲和材料價格的降低,相對於新房來說無論是在質量還是材料上相比上一個世紀都是一個不小的提升,相對於新房子的質量來說如果是與二手舊房子來說的話更是天壤之別,這也算是一個最為主要的因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