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找乐吧,天津麻花有嘛可买的?

找乐吧,天津麻花有嘛可买的?

突然就想起麻花的味道来了。

上大学的时候,高中好友考到天南地北,逢假期喜欢互相串门,到哪都要问一句:有啥特产?

我在天津,这个问题只好回答:麻花。

现在一说麻花总想到开心麻花,以前都只会想到天津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在天津卖出了气势,卖成了产业链,是名副其实的特产。

天津童鞋不满意了,我们哪能只有麻花呀,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嘎巴菜、小宝栗子……叭叭叭数一堆,全是要趁热吃的。可是哪个能带走呢?

只有麻花嘛。

也有能带走的工艺品,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

泥人张倒是好,但那会儿有点欣赏不来,好一点的泥偶都太贵。

风筝魏也好,可我们不玩啊。

杨柳青离学校有点远了,极少去逛。

找乐吧,天津麻花有嘛可买的?

那就只能买吊钱儿了,一到过年,天津凡是有窗户有门楣的地方都贴这玩意儿,看着倍儿喜庆。舍友金锁是老天津,给我带了两回,拿回广西,很受亲戚们欢迎。一度考虑搞个代购点。

但是要送人的话,还得是麻花。

上哪买呢?就向土著们打听,答案不一而足。大抵是年轻学生尚未持家,购物经验也不多,不知道哪里好。我和舍友张锐特意跑到南市食品街去看过,各式各样的麻花,有加冰糖的,加什锦的,有小的有大的有巨型的,锃光瓦亮,像模型,像工艺品,不像食品。尝了尝,油大,火大。

去北京看望同学,买了点,同学早就听说天津麻花,想尝尝什么味儿,吃过也就不置可否了。

“对了,就是那么回事儿,骗外地人的,我们自己都不吃。”金锁说。

那吃嘛呢?

为了改观我对大天津的印象,金锁邀我去家里小住,老小区,老到快要拆迁了,周围的街区透着一股老天津街坊的熟悉劲儿。

找乐吧,天津麻花有嘛可买的?

一早起来,直奔早点铺,小店小摊儿的主人跟谁都能打声招呼。炸油条、泡油饼、磨豆浆、摊煎饼、蒸包子、嘎巴菜配腐乳酱、煮馄饨飞俩鸡蛋……看着也挺简单,放在一起就是浓浓的市井烟火气儿,熟门熟路,街坊们是最好的质量监督员,这早点的味道就是好,吃得放心,熨帖。

金锁非得让我尝个遍,一套煎饼果子,一个糖油饼、一碗豆浆、一屉包子、一碗嘎巴菜,撑到动弹不得。

据说这招成了他待客的必杀技。

这样的早点我只吃过两三顿,金锁吃了三十年,他现在起码比我重三十斤。

细究起来,麻花也没什么错,一种面食,要强调保质期长,便携,好看,那它离美味的距离也就远了。但毕竟,人家是搞外交的,见的是大世面,要的是面子。街头巷尾的小吃,图的是实实在在,天长地久,是真正的美味。不需要上什么台面,是稳稳当当过小日子的必备。

天津人就爱这点踏实和安逸,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他们不思进取,其实哪能呢?不信你看看天津现在的房价。再不信你和我那些天津哥们聊聊,分分钟教会你维护世界和平,哏儿。

声音:金锁

配图来自网络

找乐吧,天津麻花有嘛可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