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二模丨2018北京初三二模时间确定,中考签约继续,附备考建议

一模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受了打击的海淀区考生还没有恢复,2018北京中考二模考试时间就已经定了。

小轻老师为大家收集了东西海三区的初三二模考试时间,往年各区二模考试时间不会相差太久,其它区的考生也可以作参考。二模考试是中考前的大练兵,也是更精确校正目标校的途径,二模后部分校会加紧中考签约的步伐,考生们不要错过。

一、2018初三二模考试时间

二模丨2018北京初三二模时间确定,中考签约继续,附备考建议

二模跟一模相同,都是全区统考,部分学校的直升高中的考生可能不会参加二模考试。对考生来说二模意义重大,是中考前的大练兵,二模成绩以及区排名可以帮助考生校正目标校,二模后部分学校会进行中考签约。考生们二模提前准备起来,让自己在二模考试中闪闪发光吧。

1、二模后的签约

我们说一模二模以及校园开放日是中考前的重要签约时间点,家长和考生要特别留意。虽然中考签约大部分是活约,但可以帮考生更有保障的进入目标校。

比如人大附签约,人大附对人系内的孩子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在一模后和二模后开始进行签约。满足以下条件的人系内的孩子可以签死约。

一模后签约:要求是人大附中本校和人大附中分校的综合排名前50;

二模后签约:通常是人大附本校初中和人大附中分校的综合排名前200且在海淀区内排名前400才有机会进行签约。

外校的孩子,如果想跟人大附签约,需要在海淀区内的排名非常靠前,可以主动联系学校中招办公室,询问是否有机会签约。

2、二模考试帮助校正目标校

跟一模相同,二模考试出成绩后,考生可以根据二模排名来自己等效中考分数,大致判断自己能报考的高中有哪几所。下面是等效公式:

等效公式:2018初三二模区排名≈2017年中考区排名≈2017中考分数,对照2017中考录取分数线即可大致判断自己能考上哪所高中。

3、中考前的大练兵

不管是一模考试还是二模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中考出题方向,尤其是2018北京中考改革后,一模二模的试题更是考生的指路明灯。选考科目的一模二模是提也是中考前的重要参考资料,考生可以多做多揣摩。通过二模,考生可以知道自己欠缺的知识点,在剩下的时间中重点攻克,查漏补缺,使学习更有目标和效率。

二、2018初三二模备考建议

二模考试还有十来天了,初三目前也是以总复习为主了,经历了一模的历练,很多考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在二模备考这段时间查漏补缺,是可以在二模中取得好成绩的。所以小轻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考生在二模前调整心态,重整旗鼓。

注意劳逸结合

一般临近考试前,家长都会狠抓孩子复习。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一天下来,大脑已经感到饱和;回到家,又得做一堆作业,复习一大堆资料,这样容易使孩子的效率大打折扣。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孩子学习状态不佳的时候,千万不要勉强。与其低效的学习,不如劳逸结合,让孩子在放学后适当的放松,舒缓心情,再投入到复习中。比如陪孩子聊聊天、跟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者来一场户外运动等。

保证充足的睡眠

劳逸结合保障孩子的学习效率,充足的睡眠旨在保障孩子的学习精力。很多孩子喜欢在考前熬夜复习,有时候甚至熬到后半夜,似乎只有做到废寝忘食,才能对得起自己的期末考试。但其实这样做对考试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睡得不够,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记忆力肯定要大打折扣。课堂上老师讲的一些复习重点记不住,课后的旧知识更是忘了一半,这样的精神状态又怎么迎接期末考试呢?

不管学习压力有多大,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如果想让孩子复习更充分,家长不妨从如何提高孩子效率入手。比如:家长可以咨询一下老师意见,看孩子在一定时间内最多可以复习多少内容,然后按这个标准,规定孩子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内容。只有效率提高了,孩子才能休息好,复习好。

相互检查

一个人的力量大不过一群人的力量。很多孩子会选择考前自主复习,把自己“隔离”起来,不与同学沟通,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向同学请教或一起讨论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复习方式,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之间互相帮助,因为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讲解,加深孩子对知识点的印象。

同学之间互相出题,看对方能不能正确作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发现彼此知识点的漏洞,同时也能激发同学的奋斗意志。

调整考试心态

有些孩子平时表现很好,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原因在于他们太过紧张了。孩子紧张的情绪源自两点:一是把考试看得太重要了,没有正确对待考试;二是家长给予的压力。

家长和老师要告诉孩子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不要让孩子一提到考试就畏惧,同时可以告诉孩子一些考前放松的小技巧,比如闭上眼睛做深呼吸,或者在心里默念“我能行”,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逢考试来临,有家长会说:“加油,这次考试争取进前几名!”甚至有家长说:“你如果考不好,年都别想过好!”结果导致孩子压力山大,唯恐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当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复习,不仅复习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考试的时候会更加紧张。所以,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

三、给考生的答题建议

参加过那么多次考试,老师们有没有传授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技巧呢?答题技巧重在掌握精髓后灵活运用,我们特意为考生们整理了最牛八大答题技巧,让考生考试不犯难,轻松得高分。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先局部后整体。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

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

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

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