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为什么中医能“药到病除”的少了?

为什么中医能“药到病除”的少了?

真的能“药到病除”吗?

问:中医看的是“病”还是“症”?

答:“症”是“病”的临床表现,治“病”,则除“症”。中医历来“病”、“症”兼顾,但古今差别迥异。古代中医重在治“症”,现代中医重在治“病”。

古代中医重在治“症”,同时总结中医的“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古代中医的“病”,具有鲜明的中医理论特点;现代中医沿用现代医学的“病”,搜集“症”的信息,运用中医诊断学理论,分析四诊信息,治疗中医的“证”。简言之,古代中医重在治“症”,现代中医重在治“病”。

以头痛为例,古人根据头痛的部位,分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按头痛的证候特点,分为肝阳上亢、肝胆湿热、气血不足、瘀血阻络、风寒外袭等。根据患者相应的临床特征,给予相对应的针灸或汤药治疗。当时古人也认识到,不同原因导致的头痛,其预后是有明显差别的。比如,受寒引起的头痛,容易治愈;因生气、外伤、劳累引起的头痛,较难治愈。

现代中医非常重视“病”对疗效的影响。对于头痛患者,首先要明确头痛的原因,分清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更大的针对性。如肿瘤压迫引起的头痛,进行手术摘除,则头痛自然消失 。不管血管性头痛,还是神经性头痛,只要患者就诊的当下,中医辨证均相同,则会给予相似的治疗方案!但是,他们的预后却有着非常大的悬殊!

所以,古代中医更重视治疗的当下,对“病”的发展缺乏完整的认识。“症”的消失,容易错误的理解为“病”的痊愈。所谓的“药到病除”,实质是“药到症除”!!!

现代中医借鉴现代医学对“病”的深入研究,不仅重视治疗的当下,更对疾病的发展有宏观的了解,因而能做出较长时期的相对准确的判断。因为“病”一旦形成,去除则非一日之功,故当今“药到病除”的中医反而减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