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潮人說

住的地方,夢想開始的地方!

“咚咚咚,廁所裡面的人麻煩快一點呀~”

“不好意思,最近便秘,等一會哈~”

這是我每天早晨都會做的一件事,搶廁所。

總是有人比你勤快,就連上廁所都比你積極。頓時感覺這個城市的競爭太大了!

而之所以每天搶廁所,是因為我住的是四戶合租,一屋倆人,加在一起八個,然後衛生間兩個。每次搶廁所的時候,心裡暗罵:老子以後一定要租一個好點的房子,最起碼帶獨立衛生間的。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但是合租的生涯還在繼續...

因為主臥太貴了,現在根本租不起。

有人說:你能找一個四戶合租的就不錯了,我還住地下室怎麼說呢?你還別說,地下室,我真住過。

住地下室可以說是來到北京後最狼狽的一段時間了。每當媽媽發微信過來問:“在北京住的怎麼樣呀?”我就會說:“嗯,挺好的,住的是一個次臥。”然後媽媽每次想跟我視頻通話,我都會找各種理由推脫。因為不想讓她看到,我住的是一個陰暗潮溼的地下室。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這算是我在北京住過最差的房子了...

01

老豆

剛到北京的時候,住的是一間活動板房,當時是自己一個人,所以有八個室友,一屋子都是北大青鳥的孩子,每天下了班都會跟他們打上一會兒CF,後來他們陸續的出去工作,也就搬了出去。再搬進來的就是一些社會的閒散人員.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有每天下了班就開始健身研究彩票吹自己混過社會的髮廊小弟;也有每天喊拉開了一百萬美金風投的中年;還有躲債的小服裝老闆,最多的是一些畢業後混吃混喝的待業大學生...

在那段時間裡,每天都要搶廁所,屋子裡飄滿泡麵的味道再混雜著酸臭的襪子的味道,然而每次下班回去都對這股味道習以為常。偶爾還能跟他們搶一碗泡麵湯。

02

楊小花

16年的時候和老公一起來到了北京,當時住在回龍觀村裡的一處自建房裡。因為當時剛來沒有錢,連床單被罩都沒有捨得買。但是最開心的是能有一個小小的獨立衛生間,但是屋頂漏水,家裡的好多東西都長毛了,屋子裡特別潮。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有一次,趕上了一場大雨,我懷著孕,把值錢的東西都搬到了床上,我在床上坐著,老公在地上一點一點的弄水,傢俱都被水泡了,老公邊弄水邊說:以後一定會有咱倆自己的一個窩的,但是我看到他卻在偷偷的抹著眼淚。

03

擺渡人

當年來到北京是年少輕狂,總有一種躁動不安想讓自己走出去看一看,為了自己的夢想什麼苦都能吃。剛到北京就在德勝門附近住下了,最開始住的是地下一層,公共衛生間,環境糟糕到了極點,就連5平米都不到,搭上了一個上下鋪,兩個人合租。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夏天的時候被子發黴,冬天的時候特別陰冷,在地下室住的時候睡醒一覺都不知道外面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能靠著手機來分辨什麼時候該起來去吃飯了。

那個時候工作沒有任何著落,每天都是漫無目的的瞎跑,投簡歷。當時並不敢告訴家裡自己住的是這麼一個條件,怕母親會讓自己回去。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不過後來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老大,在工作上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也讓自己目標更加的明確了。在這期間我住過地下、半地下、隔斷、次臥當自己的條件慢慢變好的時候,我開始努力的住到了上面。而現在,我已經有了自己房子。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想來想去,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當初的那個夢想吧,每當想到那段難熬的日子,心裡會淚中帶笑,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白白的浪費,對自己也算是一種激勵。很多跟自己一起來的小夥伴熬不住了,夢想像水晶杯一樣掉在了地上,已經碎了一地。他們,離開了...

05

離相

剛剛來北京是跟女朋友一起來的,當初兩個人都沒有工作,手裡拿著僅有的3000塊錢,開始了北漂之旅。沒來北京的時候覺得北漂是個什麼鬼,非常厭煩這個字眼。但是現在,就算再怎麼不喜歡聽,也變成了這群人中的一員。

當初我們兩個人租了一個小隔斷,薄薄的隔板隔的住視覺,卻隔不住聽覺和嗅覺。小隔斷屋裡沒什麼空間,只能在公共的走廊裡看書,吃飯。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衛生間的門也是壞的,只能用一根筷子插上,水龍頭只有一根水管,但是我們還能一起洗個“鴛鴦浴”,也就是互相搓個背而已。

夏天的蚊子巨多,點上蚊香怕把自己燻著,買一個蚊帳也阻擋不住蚊子吸食自己的血。

我相信來到北京奮鬥的人都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不管這個好的標準是什麼。在北京當北漂這幾年從來沒有覺得彷徨失措、暗無天日,也從來沒有覺得在北京做底層工作就是苦、生活簡陋就是苦。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真的苦是沒有希望。

這幾年在北京見了身邊太多這種從零開始的朋友,背井離鄉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解脫,互聯網讓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走出來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北京在很多人的心裡,尤其是一茬又一茬的年輕一代的心裡,代表一種可能、一個通道,從貧窮通往富貴、從狹隘通往開闊、從窘迫通往從容。

如果連這個通道都沒有了,才真的是暗無天日。

05

琦琦

剛開始來到北京的住的一個小窩只有7平米。門連床這一面是隔斷。隔音非常差,都能聽得見隔壁嗑瓜子的聲音。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給了我溫暖和安全。每天下班窩在自己的小家無比滿足。它採光很好,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衛生間和廚房是公用的。這是一個小三居,住著四戶,只有我這間是隔斷,也是最小的。當然房租也是最便宜的。2015年底起租時候是730一個月,季付。我說它不是因為它差,而是一種懷念,懷念那段過往的美好。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在北京或許大多數人都住過在自己的印象中最差的房子。低廉的租金讓這些“很差”的房子成為低收入群體重要的住房選擇。在這裡,填裝了北漂們太多的夢想。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北京,在餐廳給你上菜的姑娘,在髮廊給你洗剪吹的小弟都可能告訴你一個驚心動魄的夢想,這座城市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

為什麼這麼多人寧願在北京的“差”房子裡苟且,也不願回到故鄉?

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有一次下班後,地鐵裡一位30來歲的女性在打電話,聲音很大,應該是剛來北京不久。

“...我今天籤成了一單,提成加上今天的工資,我光這一天就能掙到1700塊錢。”聲音裡有一些激動和興奮。同樣的話,她在另外一通電話裡又講了一遍:“兒子,媽媽今天籤成了一單,媽媽今兒一天能掙1700塊錢……”

媽,我在北京,挺好的!

這裡,應該有每個人想要的,卻又是故鄉給不了的。

北京是一座非常有奮鬥精神的城市,有很多牛逼的人,每天從廉價的出租房鑽出來,在公交或地鐵上,輾轉折騰一兩個小時,然後精神抖擻的開始工作,彷彿肉體是不存在的,活著就是為了結識更牛逼的人,一起做更牛逼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