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們回來了,我的第二故鄉!”

在“歲月黃坌,茶香憶記”首屆廣東陽山黃坌古茶旅遊文化節暨創建生態優美特色小鎮啟動儀式上,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他們忘情高呼:

“我們回來了,我的第二故鄉!”

“我們回來了,我的第二故鄉!”......5月19日,“歲月黃坌,茶香憶記”首屆廣東陽山黃坌古茶旅遊文化節暨創建生態優美特色小鎮啟動儀式在黃坌林場上演,360多名年過半百的“遊客”應邀而至,他們揮舞著雙手和手中的小紅旗,興奮而忘情地歡呼,四五十年後的聚首,促使這些“老知青”重新煥發出青春的活力,他們一邊尋找青年時代好友,一邊不停尋找奮鬥的足跡,一邊與同遊者歡快交談,勾起許多知青上山下鄉時的難忘記憶。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知青一起合影留念。清遠日報記者 雷發清 攝

知青歲月是磨練人才的搖籃

歲月靜淌,那段充滿激情的知青歲月,沉澱越久,越覺珍貴。知青歲月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下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歲月的味道。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鄧女士接受接受電視臺採訪。清遠日報記者 雷發清 攝

1978年至今首次迴歸黃坌的鄧女士告訴記者,以前這裡荒蠻之地,現在幾乎看不到舊時的容貌,特別周圍村莊的變化,變化是翻天覆地的,很有新農村面貌,這恰恰說明了社會的進步。“這是我的第二故鄉,儘管容顏已改,再也回不到過去,但曾經的歲月永遠深烙腦海,銘刻記憶中。”聊到自己生活過,貢獻過的地方,鄧女士非常激動,她說,黃坌是知青磨練的搖籃,對廣大知青來說,智力情感變化大、成長快,對日後不如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這一代人始終堅信:不管吃多少苦,都要保持樂觀。而走過激情燃燒的歲月,積極、向上、樂觀、執著就是這一代人留給後輩的精神食糧和寶貴財富。

是歲月的磨練,使知青變得更加堅強,他們的品格,收穫了溫良恭儉讓。陳旭斌也是知青的一員,目前在廣州定居,這次也趕回家鄉參加知青下鄉紀念活動。他告訴記者,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城市變得更現代化,道路寬敞了,連鄉村也變得整潔乾淨了,同時也更憶起了當年知青的艱苦歲月,“是時代造就了我們這一代人,知青的經歷,有淚有汗,但通過當知青,我們懂得了勞動,尊重了工人,尊重了勞動,通過參加勞動和無產階級理論學習,人也變得成熟了,可以說是知青的經歷塑造了我。”

尋找當年的青春芳華

石坳村是他們曾奮鬥過的另一個地方。在這裡,他們眾志成城,揮灑血汗,共同築建水晶背水庫。如今故地重遊,尋找知青芳華。當看到在保留生態環境中尋求發展,保留了六七十年代的建築,保留淳樸的鄉土情懷的石坳村時,他們迫不及待根據記憶尋找自己當初奮鬥的痕跡,駐足在曾經並肩奮鬥過的地方,依稀可見往日的足跡,山水還是那麼熟悉,那口水井的水依然那麼甘甜......大家不禁淚眼朦朧,腦中不斷湧現那段難忘的知青歲月。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知青回到黃坌林場,歡呼著揮舞紅旗,心情激動。清遠日記者 雷發清 攝

他們在腦海中尋找、追憶純屬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這一段歷史,深深回味其中發生的一個個故事,或令人唏噓的、或悲傷的、或讚歎的、或激昂的......這是屬於他們的獨特記憶。正是他們用自己所經歷的苦難和磨鍊譜寫的青春之歌,是當代中國歷史上激情澎湃的樂章。在後來的歲月裡,經過錘鍊和洗禮的他們,不論是在城鎮還是在鄉村,不論是在田野裡還是在機床旁,他們用辛勤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又為中國的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不少老知青感嘆:“再一次回望這熟悉的一切,真不知道再次見面時會是什麼時候。”言語中既有傷感更有希冀。

“四十多年前的深秋,紅旗飄揚,金風送爽。我們拜別了父母,告別了家鄉。不知憂傷,不知彷徨,一腔豪情,迎著朝陽......”知青梁建開特意寫了《知青歲月,終生不忘》這首詩來表達他對知青歲月的懷念。他告訴記者,希望能借詩引起大家的共鳴,想起以往披星戴月戰酷暑,齊心協力鬥嚴寒的勞動場景,講述當年的知青故事,把我們帶回到青年時代,帶回到廣闊天地。

知多D:知青,“知識青年”的簡稱,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那些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間、在城市中學畢業以後到農村去工作生活的年輕人。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主席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 於是全國從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到六八年聚集的三屆城鎮初中、高中畢業生紛紛響應偉大領袖的號召上山下鄉,這就是稱之為的“老三屆”。

清遠日報訊記者 雷發清 王媛婷 盧志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