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在“岁月黄坌,茶香忆记”首届广东阳山黄坌古茶旅游文化节暨创建生态优美特色小镇启动仪式上,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他们忘情高呼:

“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5月19日,“岁月黄坌,茶香忆记”首届广东阳山黄坌古茶旅游文化节暨创建生态优美特色小镇启动仪式在黄坌林场上演,360多名年过半百的“游客”应邀而至,他们挥舞着双手和手中的小红旗,兴奋而忘情地欢呼,四五十年后的聚首,促使这些“老知青”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一边寻找青年时代好友,一边不停寻找奋斗的足迹,一边与同游者欢快交谈,勾起许多知青上山下乡时的难忘记忆。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知青一起合影留念。清远日报记者 雷发清 摄

知青岁月是磨练人才的摇篮

岁月静淌,那段充满激情的知青岁月,沉淀越久,越觉珍贵。知青岁月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下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岁月的味道。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邓女士接受接受电视台采访。清远日报记者 雷发清 摄

1978年至今首次回归黄坌的邓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这里荒蛮之地,现在几乎看不到旧时的容貌,特别周围村庄的变化,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很有新农村面貌,这恰恰说明了社会的进步。“这是我的第二故乡,尽管容颜已改,再也回不到过去,但曾经的岁月永远深烙脑海,铭刻记忆中。”聊到自己生活过,贡献过的地方,邓女士非常激动,她说,黄坌是知青磨练的摇篮,对广大知青来说,智力情感变化大、成长快,对日后不如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一代人始终坚信:不管吃多少苦,都要保持乐观。而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积极、向上、乐观、执着就是这一代人留给后辈的精神食粮和宝贵财富。

是岁月的磨练,使知青变得更加坚强,他们的品格,收获了温良恭俭让。陈旭斌也是知青的一员,目前在广州定居,这次也赶回家乡参加知青下乡纪念活动。他告诉记者,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城市变得更现代化,道路宽敞了,连乡村也变得整洁干净了,同时也更忆起了当年知青的艰苦岁月,“是时代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知青的经历,有泪有汗,但通过当知青,我们懂得了劳动,尊重了工人,尊重了劳动,通过参加劳动和无产阶级理论学习,人也变得成熟了,可以说是知青的经历塑造了我。”

寻找当年的青春芳华

石坳村是他们曾奋斗过的另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们众志成城,挥洒血汗,共同筑建水晶背水库。如今故地重游,寻找知青芳华。当看到在保留生态环境中寻求发展,保留了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保留淳朴的乡土情怀的石坳村时,他们迫不及待根据记忆寻找自己当初奋斗的痕迹,驻足在曾经并肩奋斗过的地方,依稀可见往日的足迹,山水还是那么熟悉,那口水井的水依然那么甘甜......大家不禁泪眼朦胧,脑中不断涌现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360多名“老知青”重走知青路:“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

老知青回到黄坌林场,欢呼着挥舞红旗,心情激动。清远日记者 雷发清 摄

他们在脑海中寻找、追忆纯属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这一段历史,深深回味其中发生的一个个故事,或令人唏嘘的、或悲伤的、或赞叹的、或激昂的......这是属于他们的独特记忆。正是他们用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和磨炼谱写的青春之歌,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激情澎湃的乐章。在后来的岁月里,经过锤炼和洗礼的他们,不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不论是在田野里还是在机床旁,他们用辛勤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又为中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不少老知青感叹:“再一次回望这熟悉的一切,真不知道再次见面时会是什么时候。”言语中既有伤感更有希冀。

“四十多年前的深秋,红旗飘扬,金风送爽。我们拜别了父母,告别了家乡。不知忧伤,不知彷徨,一腔豪情,迎着朝阳......”知青梁建开特意写了《知青岁月,终生不忘》这首诗来表达他对知青岁月的怀念。他告诉记者,希望能借诗引起大家的共鸣,想起以往披星戴月战酷暑,齐心协力斗严寒的劳动场景,讲述当年的知青故事,把我们带回到青年时代,带回到广阔天地。

知多D: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那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在城市中学毕业以后到农村去工作生活的年轻人。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 于是全国从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六八年聚集的三届城镇初中、高中毕业生纷纷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上山下乡,这就是称之为的“老三届”。

清远日报讯记者 雷发清 王媛婷 卢志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