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杏花岭区:打好控疫情抓发展“组合拳”

杏花岭区:打好控疫情抓发展“组合拳”

杏花岭区小返乡村民正在修剪果树。 本报记者 姚凡 摄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杏花岭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协调统一,努力做到防控不放手、生产抓在手。

精准施策复工复产

杏花岭区密切关注复工企业相关需求,跟踪开复工及疫情防控情况,硬招频出,为企业复工复产加油助力。

该区紧急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平稳安全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在落实防控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实行“先备案、后复工,防护不达标、不复工”的原则,严把“入口关”“排查关”“防控关”。分类分批统筹推进辖区企业有序复工,积极引导复产企业对员工实行自助健康打卡,实施“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帮助企业实现人员最少化、管理骨干化、任务精细化,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聚集。

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实施援企稳岗政策,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税费和延期缴纳税款,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开放网上办事渠道,确保企业开办、运营等各项业务100%网上可办。对保障防控疫情的重大项目涉及的审批环节,实行特事特办,优先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为中小微企业开展疫情防控以及因疫情引起的企业用工、商业合作等法律风险和纠纷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掌握企业诉求,及时研究“一企一策”解决措施,精准对接服务。

积极做好春耕备耕

“现在正是果树修剪的关键时期,我们坚持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果树修剪,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2月25日,杏花岭区小返乡副乡长李新浩在苹果园里对记者说。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目前,小返乡种植有2000亩苹果园,开工没几天,近300亩苹果园已完成春季修剪工作,整个春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连日来,杏花岭区全力推动疫情防控措施在农村的落实,积极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建立了“技术服务”等惠农便农微信群,给农民和养殖场发放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致养殖场(户)的一封信》,技术员们采取线上服务,通过微信、视频等网络手段对动物疫病防控和果农进行培训,引导群众分散春耕,做好个人防护,杜绝扎堆聚集,严格执行戴口罩、保持距离、按时消毒等防护措施,指导农民有效开展春耕工作。

在山西钦烨养殖有限公司,小返乡包村干部和养殖户正忙着疫情防控、消毒、排查。全区防疫员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结合新冠肺炎防控,强化动物疫病防控,逐村逐户开展摸排,强化消毒,强化免疫。截至目前,杏花岭区排查各类畜禽养殖场(户)348个(户),排查畜禽122570头(羽)。

为避免畜禽“断粮”影响生产和供给,杏花岭区还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畅通饲料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运输渠道,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满足全区2个猪场4个鸡场畜禽养殖的饲料需求。同时,积极做好春耕备耕所需种子、肥料、苗木等农资统计,及时对接供销部门准备,为有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申办疫情期间车辆通行证,确保农牧产品“出得去”,化肥等农资产品“进得来”。

党员坚守防控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杏花岭区第一时间组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杏花岭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顶格推动全区疫情防控工作。

在辖区内,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全员出动,入街乡、访社区、进农村,开展人员排查、场所管控等工作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区形成了联防联控、统一高效的防控格局。

自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巨轮街道小北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孟庆玲带领社区干部坚守一线。孟书记面向全辖区党员发起志愿者招募,联系各小区物业、业委会及驻地单位全面开展疫情防控。16名支部党员率先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5名驻地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在党员的带动下,辖区群众也纷纷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7岁。自从有了这支“硬核”的志愿者队伍,疫情防控堤坝更给力了。

“虽然马上就要退休了,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没有理由后退,力争站好最后一班岗。”杏花岭区卫生监督所的闫小利再过两个月就年满60周岁了,但她依然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除了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基层人员,杏花岭区还派出三百多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农村)防疫队伍,助力社区(农村)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本报记者姚凡 通讯员杨懿 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