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大和”號戰列艦,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葬身海底!

如今,戰列艦已經逐漸退出各國海軍隊列,新式戰列艦也已基本停止建造。不知不覺中,戰列艦的時代已經悄然離去,取而代之的是綜合性能更加完善的大型驅逐艦。然而,在二戰時期,戰列艦卻是絲毫不亞於航母的巨大存在。日本和德國都曾建造了數萬噸級的超級戰列艦,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德國“俾斯麥”號和日本“大和”號。

“大和”號戰列艦,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葬身海底!

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50300噸,最高航速超過30節,最大航程達8500海里,艦上裝備8門380mm主炮,乃是當時德國最先進的超級戰艦。而日本的“大和”號比“俾斯麥”號更加強大,時至今日,“大和”號依然是人類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於1941年服役,滿載排水量72808噸,比當前中國兩艘航母噸位更大,最高航速27節,裝備9門460mm主炮,6門155mm炮和127mm炮24門,以及各類艦炮累計195門,還能搭載7架零式艦載機。“大和”號代表著人類歷史戰列艦的最巔峰,而“大和”號的沉沒,也意味著“大炮鉅艦”時代的終結。

“大和”號戰列艦,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葬身海底!

1945年,美軍全面掌握太平洋戰場主動權,開始進攻沖繩島。只要攻克沖繩島,日本本土就門戶大開,美軍繼而全力進攻日本本土。此時的日本聯合艦隊早已沒了二戰早期的囂張氣焰,主力艦艇基本龜縮於港口。但為了捍衛本土安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大將決心出動“大和”號,誓死一博。儘管遭到眾多軍官的反對,但豐田副武力排眾議,最終還是將“大和”號開向了汪洋大海。

“大和”號戰列艦,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葬身海底!

1945年4月6日,“大和”號和“失矧”號輕巡洋艦率領著8艘驅逐艦,包括後來加入中華民國海軍的“風雪”號驅逐艦。“大和”號率領的這支艦隊此次出擊,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瘋狂的自殺式作戰計劃。根據日本謀劃,整支艦隊將開向沖繩島附近海域,支援沖繩島,盡一切力量,摧毀美國登陸部隊的有生力量。待艦隊炮彈打光之後,全體水兵棄艦登島,與沖繩島守軍匯合,繼續陸戰。該計劃制定之初,就沒有留下任何餘地。因為在他們的背後,就是日本本土了,他們沒有退路。

“大和”號戰列艦,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葬身海底!

然而,這時的西太平洋已經基本被美國海軍所控制。“大和”號艦隊剛開出九州海域,就被美國潛艇發現了蹤跡。美國航母戰鬥群立即對其執行圍殲戰,386架美國艦載機紛紛起飛,向“大和”號艦隊蜂擁而去!密密麻麻的戰鬥機,遮天蔽日,將“大和”號團團圍住。那戰鬥機引擎發出的呼嘯聲,就像鬼哭狼嚎,無數的炸彈鋪天蓋地而來,烈火噴湧。儘管“大和”號上195門艦炮,火力全開,但也完全攔不住美國飛機的強勢進攻。

“大和”號戰列艦,日本海軍最後的驕傲,葬身海底!

最終,“大和”號被10枚魚雷和24枚炸彈擊中,前部彈藥庫被引爆,這艘鉅艦在漫天大火中沉沒!全艦陣亡2498人,僅僅倖存269人。可這一切,都是日本應受的罪孽!“大和”號的沉沒,也意味著在海戰中,航母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此後,世界各國紛紛發展航母,戰列艦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這是顛撲不破的戰爭法則!唯一可惜的是,“大和”號不是中國擊沉的。如果中國擊沉“大和”號,給予聯合艦隊以重創,如今,日本又豈敢再度叫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