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第一座地下水庫,不佔一分地,不用移民一人,灌溉數萬畝良田


海底溝地下水庫是中國重慶市江北區境內的一座水庫,西南地區最大的地下水庫,建於1972年。水庫正常庫容為442萬立方米,集雨面積為63平方千米,海拔為368.58米。它不佔一分土地,不用移民一人,卻可以灌溉數萬畝土地;它是被人類利用的溶洞,它的身世至今不廣為人知。

1966年8月26的夏夜,煤礦掘進面坑道里,工人拿著5毫米孔徑的鑽機,向前方的岩石鑽探。鑽探進行中,突然,一股泥漿噴出,“一定是遇到了深塘。”煤礦領導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

煤礦著手在巷道中設4道防水牆,以對前方巖壁實施炸藥引爆,將水放出。誰也沒有想到,裡面將要炸開的,是個從未見過的“龐然大物”。

洞內一聲炮響。之後,一股強大水流以摧枯拉朽之勢衝出洞口,水花翻起10米高。巨大的水流洶湧澎湃,震耳欲聾,且毫無減小的跡象。煤礦趕緊向上級報告,專家很快奔赴現場。

經勘查計算,8月27日,經4號礦井湧出了地下水216萬立方米;28日,湧出了162萬立方米;29日,湧出118.8萬立方米…直到爆破72天之後,當年的11月6日,日出水量還有8.2萬立方米之多。

此時正是“農業學大寨”的時候,加上該地區以喀斯特地貌為主,長期飽受缺水之苦,江北縣復興區龍王鄉革命委員會提出:能不能利用這個地下洞穴建個水庫?它常年不枯,可以解決當地農田的灌溉問題。

報告打給了江津地區水利局,然後上報至四川省水利廳。利用地下溶洞建水庫,這在我國還從未有過先例。因此,能不能建?該怎麼建?都是擺在工程技術人員面前的巨大難題。

經過勘查,得出的結論是:地下巨洞的含水層面積64平方公里,庫容為1340萬立方米,年平均補水量441.5萬立方米,可以利用地形條件,在礦井裡堵炮眼安閘閥,建設一座“不佔一分地,不產生一個移民”的地下水庫。

資料顯示,到1970年海底溝地下水庫建成,建設所花成本僅為35萬元。此外,當地革委會動員群眾連續投勞兩年,修建了密如蛛網的主渠和支渠與地下水庫相接,在春夏農忙時放水,就可以順流而下,自動澆灌兩萬餘畝農田——這類似於微型的都江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