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這位唐末軍閥吊打契丹耶律阿保機,而宋朝舉全國之力都打不過

契丹是我們現代人所熟悉的一個古代民族,這個民族盤踞在中國北方數百年,曾建立了遼國,與中原王朝有著無數的戰爭和故事,我們所熟悉的楊家將的故事大多是與契丹遼國的戰爭,而真實歷史上,北宋與契丹遼國的戰爭貫穿整個北宋王朝。

在我們現在的印象中,契丹人剽悍能戰,曾擊敗大宋禁軍,盤踞幽雲十六州百餘年,北宋軍隊無可奈何。

歷史上的契丹人確實是北宋勁敵,北宋面對這個剽悍的民族被動挨打,被揍了好幾次。

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在唐朝末年,一個軍閥就可以吊打契丹,而且打敗的還是統一契丹的英雄契丹族的“神”耶律阿保機。

這個人唐末梟雄李存勖。

這位唐末軍閥吊打契丹耶律阿保機,而宋朝舉全國之力都打不過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繼承人,統帥河東軍鎮,擔任河東節度使,他當時只是北方一個軍閥,他南有強大的後梁,東有魏博軍,北有桀燕,可謂多面受敵,並沒有什麼優勢。

然而,就是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李存勖主動出擊,收復幽雲十六州,攻殺割據叛亂分子,擊敗契丹,後來更是吊打契丹酋長耶律阿保機。

這就是歷史上的“幽州保衛戰”和“定州之戰”。

公元917年,李存勖攻滅桀燕,取得了幽州大部,但桀燕盧龍節度使盧文進卻做了漢奸,引契丹兵南下。

當時契丹已經被耶律阿保機統一,建立契丹國,耶律阿保機也成為了契丹各部的英雄,此時契丹正值壯年,兵強馬壯,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勁敵,其威脅不亞於匈奴對漢朝,突厥對隋唐。

契丹南下大軍有騎兵數萬,號稱五十萬大軍,來勢洶洶。

契丹本就是塞外民族,剽悍能戰,中原各路軍隊都不敢招惹契丹,但是李存勖卻知道不能退縮,一旦退縮則契丹乘勢南下,幽州必然不保,幽州不保則長城盡失,失去長城則整個華北平原就無險可守,中原王朝將陷入巨大危機。

李存勖此時正在南面抵擋後梁,兩線作戰十分危急。

但李存勖還是派遣僅有的一萬多騎兵由李嗣源李存審率領,抗擊契丹。

結果李嗣源等人主動出擊,一戰大破契丹前鋒,殺得契丹人屍橫遍野,丟棄毳幕、氈廬、弓矢、羊馬漫山遍野。

這位唐末軍閥吊打契丹耶律阿保機,而宋朝舉全國之力都打不過

此戰後,耶律阿保機並不甘心,親率契丹大軍南下,史書記載,契丹此次作戰是“空國出征”,勢在必得。

契丹人圍困了定州,定州節度使王都向李存勖求救。

李存勖手下都勸他:耶律阿保機不好惹,還是求和吧。

李存勖卻說:“如果連小小契丹都懼怕,我將來又怎麼君臨天下呢?”

於是親率大軍討伐契丹,李存勖親率五千鐵騎猛攻契丹中軍,一戰破之。時值隆冬,河水結冰但冰面較薄,契丹兵馬落入冰河中溺死者不計其數。

李存勖一戰破契丹,大獲全勝,契丹在以後十餘年中不敢南下,即便後來李存勖與後梁激戰,背後幽州空虛,但契丹連大氣都不敢喘,根本不敢動。

直到李存勖死後,契丹才重新囂張起來。

我們看,李存勖作為唐末的一個軍閥就能吊打契丹,而北宋以舉國之力在上百年中反被契丹吊打,年年納貢低頭,這差距未免太大了吧?

這位唐末軍閥吊打契丹耶律阿保機,而宋朝舉全國之力都打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