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提起古希臘,相信不少小夥伴的第一反應是傻傻分不清關係的奧林匹斯眾神,但其實,古希臘還有一樣能令很多人迷茫的“大殺器”——

古希臘柱式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阿塔羅斯柱廊:你知道我左邊是什麼柱,右邊又是什麼柱嗎?

當然,不止你搞不清。文藝復興時候,建築師們想要復興古希臘古典建築,奈何卻也搞不清楚古希臘柱子的規制。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直到1415年,波焦·布拉喬利尼(Poggio Bracciolini)在瑞士的聖加侖修道院中,發現了生活於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約公元前85年至公元前20年)的著作——

《建築十書》手抄本

通過這本書,建築師們終於搞明白了古希臘的圓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古典建築風風火火搞起來,並把這些圓柱的類型(Genus)稱為“柱式(Order)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所以說,雖然早在古希臘就出現了不同種類的柱子,但古典柱式的概念和體系直到一千多年以後的文藝復興時期才正式形成。

總結來說,古希臘的圓柱基本可以分為三種柱式: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愛奧尼柱式

Ionic Order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同時,建築師們在實地測繪古代建築時,意識到維特魯特之後的古羅馬人在後來的建築中吸收了古希臘三種柱式的元素,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兩種新的柱式:

塔斯干柱式(托斯卡納柱式)

Tuscan Order

混合柱式

Composite Order

分不清?看外形!

那麼,這五種柱式應該如何區分呢?最簡便的辦法:

看 柱 頭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柱頭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一根柱子頂著一個扁扁的倒圓錐臺,就是

多立克柱式了。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愛奧尼柱式加了一點裝飾,柱頭兩邊各有一個優雅的渦卷。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科林斯柱式的柱頭裝飾稍複雜了一點,在渦卷之下又雕刻了許多茛苕葉(Acanthus)。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但加上塔斯干柱式、混合式柱式,光看柱頭就不夠了。

塔斯干柱式的柱頭與多立克柱式一樣,都是倒圓錐臺,二者的區別在於柱身

塔斯干柱式的柱身是光滑的,而多立克柱式的柱身刻有20道豎直的凹槽。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混合式柱式,光聽名字就能猜到,是最最華麗的柱式,可以說是愛奧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的結合體。但光從柱頭上,並不容易與也很華麗的科林斯柱式區分。二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柱身直徑與柱高的比例上。

混合式柱式最為高挑纖細,柱身直徑與柱高之比為1∶11,而科林斯柱式雖然也很纖高,但也比不過最華麗的混合式,柱身直徑與柱高的比例為1∶10。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記不住?看內涵!

話說回來,中國人通常對記憶這些好幾個字的外國名字有障礙,上面這些柱式名字一圈看下來,估計已經看暈了好幾個。

其實,只要瞭解這些柱式的文化背景就很好記了。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古希臘人認為,給建築帶來美感的比例規則是基於人體比例的。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曾經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

根據維特魯威的記載,古希臘人在為阿波羅神廟佈置柱子時,為了保證柱子能夠承受荷載的同時,保持公認美觀的外貌,於是試著測量人體的腳長與身長。

他們發現,男子的腳長是身長的六分之一,所以就把同樣的情形搬用到柱子上來——以柱身下部粗細尺寸的六倍舉起作為包括柱頭在內的柱子的高度(後來古希臘人更偏好精細,愈益喜好細小的尺寸,便確定了柱身直徑七倍大小為多立克柱式的高度)。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達·芬奇的素描《維特魯特人》便是嚴格按照維特魯特《建築十書》中提到的男子身體比例作成的。

這樣,粗壯的多立克式柱子就在建築物上開始顯出男子身體比例的剛勁和優美,在希臘文化中被認為是男性美的象徵。

所以多立克柱式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的多立克柱

後來,希臘人又用同樣的方法建造狄安娜神廟的柱子。按照女人的比例,為了顯得更高一些,首先把柱子的粗細做成高度的八分之一(同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子的粗細後來被做成高度的九分之一),兩個渦卷據說來自於女子秀麗的捲髮,柱身的縱向溝槽是衣裙上垂墜的褶紋,柱身底部設計成靴狀的突出線腳。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雅典衛城厄瑞克忒翁神廟南壁女像柱

所以

愛奧尼柱式象徵著“愛美而窈窕的女神”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雅典衛城厄瑞克忒翁神廟的愛奧尼柱

不過,古希臘柱式名字其實是來源於其所產生的地域。多立克柱式來自於古希臘城邦多立克,流行於伯羅奔尼撒、西西里地區;愛奧尼柱式來自於古希臘的殖民地愛奧尼亞,流行於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地區。

而科林斯柱式不愧為華麗的誕生,有著一個浪漫的故事。

相傳古希臘的科林斯市有一名少女婚前早逝,她的乳母將少女的心愛之物收在籃子裡,用一片石瓦蓋住,放在了墓碑上。籃子碰巧壓在了茛苕草根上。到了春天,茛苕的莖葉沿著籃子邊緣向上蔓伸,又被石瓦壓成渦卷的曲線。

雅典的卡里馬庫斯(Callimachus)根據這隻柔和地長滿了茛苕草葉的籃子設計出了“科林斯柱式”。所以華麗麗的科林斯柱式比例來源於肢體更為纖細、窈窕的少女形象。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宙斯神殿的科林斯柱

塔斯干柱式比較尷尬。羅馬人剛建國的時候,雖然征服了希臘人,但自己反而被希臘文化徹底俘虜了,但又比較窮。據說修柱子時,連最樸素的多立克柱式都修不出來,只好光禿禿的一整根一整根地杵在那裡。

後來,古羅馬帝國終於財大氣粗了。為了一雪前恥,怎麼華麗怎麼複雜怎麼來,搞出了混合式柱式。

當然,每種柱式的規範遠遠不止上文這般簡單,在古典柱式體系的基礎上針對實際應用情況也有許多變體,出幾本博士論文綽綽有餘。但就分辨基本的五種柱式而言,看懂這一篇,應該也能對你有所幫助。

下面進入實戰環節!你能認出來以下柱式分別是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塔斯干柱式和混合柱式中的哪一種嗎?

法國盧浮宮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英國大英博物館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天津老銀行(原浙江興業銀行舊址)

古希臘柱式識別指南

參考文獻

[1][古羅馬]維特魯威著.高履泰譯.建築十書[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

[2]馬月蘭.希臘神殿三種柱式設計風格的由來[J].世界文化,2004(05):17-18.

[3]孫國強. 試論維特魯威烏斯及其《建築十書》[D].東北師範大學,2010.

[4]朱亞紅,王育亮.淺析希臘古典建築柱式語言[J].山西建築,2011,37(29):6-7.

[5]趙晶. 全球視野下西方古典柱式的形成與影響[D].南京工業大學,2012.

[6]田怡.從古埃及建築到哥特式建築的發展及特點[J].山西建築,2013,39(22):14-15.

[7]陳平.論柱式體系的形成——從阿爾伯蒂到帕拉第奧的建築理論[J].文藝研究,2015(08):137-148.

[8][法]克洛德·佩羅著.包志禹譯.古典建築的柱式規制[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