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十年煙雨999


“上善若水”,語出自老子,記錄在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字面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那樣。想要知道它的含義,就得明白像“水”是哪樣的,說白了就是水的品性。

老子在文章裡後續說明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滋養於萬物,但它從不與萬物爭高下。段末更是再次點題“夫唯不爭,故無尤。”正因為不去和別人爭名奪利,所以沒有怨尤。

水滋養萬物,容納百川,越是下游的江海越是大面積,這樣的水告訴我們,越是不爭高下,胸懷越是寬敞;水雖然柔軟無形,卻能滴水穿石,這樣的水告訴我們,柔可克剛,勝者非強硬者也;水是液體,低溫可成固態、高溫可成氣態,它適應環境,這樣的水告訴我們,找到合適自己的狀態,即可適應不如意的環境;水能清理髒跡,這樣的水告訴我們,內心清澈,則可過濾過多的負面能量。

其實以上說的,都是心態問題。歸為一類,便是一個不爭者,他內心清淨,心態平和,沒有功名利益,則沒有貪念雜念,輕鬆的人做事自然也是輕鬆的。總想著得到,就會不自覺地衡量付出的苦是否與之持平;潛心於付出而不是回報時,往往會感覺得到了更多。

水能載舟,也能煮粥,但它不過水一瓢而已,不計較也不帶走些什麼。我們是否也應該當個不爭者,只圖在有限的人生裡,用力感受生活呢。


新氧生活


上善若水這一觀念出自老子,意為做人應該如水那般面對名利時不爭不搶,擁有高尚的品格,一切隨緣隨遇而安,學會以淡然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人生路上的一切波浪曲折。

我想在你的身邊,肯定又這樣一類人,他們表面上看似愚鈍,實際上是大智若愚;他們表面上吃虧,實際上是吃虧是福。這一類人,他們看淡紅塵但並不是刻意的與紅塵拉開距離,這一類人,他們甚至是你我身邊的“老好人”,無論做什麼都答應別人,也可能會成為被別人“欺負”的對象,但又恰好是這一類人,他們吃得了虧,知方圓,也擁有“上善若水”的精神。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上善若水”的精神品格並不單單形容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也應該多多學習老子說的這句話裡面的含義精髓。道家的智慧總是一語中的,讓你豁然開朗,這些話裡面蘊藏著古代哲學的深廣文化,告訴你如何提高情商,教會你做一個善良溫柔、感恩謙卑但又充滿智慧的人。

“上善若水”四個字看似簡單,實際上深刻。現在的年輕人容易浮躁,但是,如若我們把這四個字裡面的含義精髓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當你以善良的心態去感恩生活,你收穫的,也是感恩;當你適時的以低頭謙卑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收穫的是一種虛懷若谷的精神,是一種獲得別人稱讚與敬仰的美德;當你以水的力量去悅納生活中的一切波浪曲折,以水的力量和柔軟去包容生活中的磕磕絆絆,你會發現,這些一切外表看似柔軟,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力量,讓你做人不卑不亢。

所以說,在這個迅疾發展的時代,我們能夠以古代哲學們的觀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那麼收穫的不僅僅是對美的鑑賞,也能收穫一種智慧。願你我都能夠做一個“上善若水”的人!


安小念說情感


大家好,我是十一行一個文化領域的新晉作者,以下是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全文預計閱讀時間三到五分鐘,“十一”在此感謝您的閱讀!

上善若水

是一個成語,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指的是:

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

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在道家學說裡,

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

微則無聲,巨則洶湧;

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

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

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

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處事哲學

君子立於世當有廣闊的胸襟,

遇事當以包容的態度,

像水以樣以柔和麵對剛硬,

以胸懷感悟對手化解矛盾!

大家想必都知道“滴水石穿”的典故

而此故中除了告訴我們當持之以恆之外

還告訴我們當以柔克剛方能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羊陸之交

熟讀歷史的人應該知道羊陸之交

羊祜以自己的君子之風折服吳國百姓,

使得吳王孫皓投降

此乃不戰不戰而屈人之兵。

以上就是十一的全部觀點喜歡的請關注十一、哦!


xiaosan33


“上善若水”這句話出自《老子.道經》第八章之“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一個修養境界達到最高層次的人就會象水一樣,它滋潤養育萬物,而與世無爭,利益眾生而從不與人爭功,身居眾人所厭惡的卑溼之地,而不計較,所以更接近於道的哲理,更趨於道的精髓。

老子非常推崇水的善性、德性和道性,認為世間萬物唯有水才能較全面地體現出道的哲學含義。它謙和柔順,居功不傲,利他而不爭,甘居卑下,在永恆的變動中表現其善性和德性。孔子也說“智者樂水”,可見水給予哲人的啟示實在是太多了。

既然先哲、先聖和先賢們都無比推崇效法水的善性與德行,作為凡人,我們更沒有理由漠視這一為人處世的深刻人生哲理。尤其是在當今各種極端利己主義、個人功利慾無限膨脹的情況下,更應該大力提倡和宏揚“上善若水”這種埋頭實幹不計得失,利益大眾而不與人爭名爭利爭功的無私奉獻、利他的精神美德和正能量。而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是需要千千萬萬這種無私奉獻於各個領域的民族脊樑。





心齋網易經明師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八章,此章內容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本章內用水性來比喻上德者的品德,水有兩種基本特性,一是柔,二是永遠在最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而不爭。上德之人就像水一樣,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做,盡其所能地奉獻自己,不與別人奪利益。

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觀,老子綜合水的特性,列舉了上德之人的八個優點:

1、善利萬物。

2、不爭,大公無私。

3、甘處卑下,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

4、心胸深遠,能容萬物。

5、言而有信。

6、應時而動,善於把握時機。

7、執政善於治國。

8、有辦事才能。

“上善若水”是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當別人都在爭的時候你不爭,你就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傷害,當別人都願意做的時候你去做了,你就擁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而然,你就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老子並不像莊子,一味追求逍遙,遠離人世法則,相反他有非常智慧的處世方法。


謝小樓


(原創)“上善若水”,是《老子》主張的道是清靜無為,無為而有治的思想闡述。


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它有千變萬化樣貌,隨欲而安的個性。隨心所欲呈現出人們需要的、喜愛的形狀。魚兒在水中嬉戲,水不曾抵抗只是微微盪漾。像寵愛孩子的母親溫和慈愛。水柔順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執著的心。九曲十八彎的路程,沒有攔住它的腳步;百折不回的堅定,伴著它一路前行。


水滴石穿是毅力的象徵。一滴水固然渺小,但不知疲憊的日積月累水滴亦能穿石,渺小的物體時間的積聚形成無限的力量。讓人唏噓不易。正如荀子所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高而志遠,水低則謙遜。為人處世低頭不是軟弱,低頭是大智若愚的韜光養晦;低頭是修煉自己的黃金法則;低頭是容納世界的寬廣胸襟。教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當你昂首闊步時不妨低頭看路;當你事業巔峰時戒驕戒躁不忘初衷。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點;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湧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

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藥行得天下



上善若水,其實老聃的思想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就是希望人們像水一樣,不與世爭,與萬物融,世界能達到一個和諧共處的大境界,這也是現今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的追求。當然,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並不是這麼簡單,我想稍微深層的分析一下。


首先,水的本質是流動的,所過之處逢高趨低,順勢滋潤萬物。這是貢獻。水過之處萬物生,水竭之地百業慌。這充分說明了水的作用。當然,水並不是都流動的,也有死水,靜靜等待枯竭。


其次,水的固態,冰。冰凍萬物,抑制生長。寒冬過後,萬物蕭條,然而蕭條過後,冰又會變成水,給了萬物重新開始的機會。所以,最後總結,水和冰怕才是老子水利萬物的真實表達吧。



說到最後,又不得不說到表達老聃思想最精確的太極圖了。水與冰,一始一止,互為終點。陰與陽,一生一滅,相輔相成。所以,用上善若水的思想指導自己的人生,並不是說要一味的做老好人,一味的忍讓。一味的利萬物,一味的往裡加水,只會成為一潭死水。遇到真正的惡,也要勇於變成冰蕭條萬物,給予重新開始的機會。其實做人,跟著國風學就是了,大國外交嘛,握手的同時,腰桿子和槍桿子也要硬!


乇三千歷史短鏡頭


楚文化有非常濃烈的“貴水”特質。

1993年10月,湖北荊門郭店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楚簡,其中有一篇特別重要的文獻,叫《太一生水》,簡述了楚國人神話中的世界觀。

這篇文獻中,楚國人認為太一是萬物的本源,太一成水,水反輔太一,而後生成天地、神明、陰陽、四時,太一和水先於天地而存在,強調了水在萬物中的重要作用。這和古希臘哲學最開始的探討有非常相似的點,很多哲學史上的第一人——米利都的泰勒斯就認為萬物的本質是水。

在這種宗教思想之下,有學者認為道家思想的很多特點來自於對水的觀察,從水的性狀歸納出水所擁有的美德,進而推廣為“道”。

比如,李零教授以“人往低處走”作為他帛書本《老子》註解的題目,這無疑來自“水往低處流”。水的特質是去了什麼容器就呈現出什麼形狀,哪裡地勢低、有空缺就流向哪裡,原始道家或許就是從水的這一特質裡領悟出了“順應自然規律”“清靜無為”“不爭”的大道。


有趣的是,現如今我們能找到的最早的《老子》,恰也出土於郭店,文獻之間的關係不言自明。

“上善若水”,在這樣的理論框架下,自然可以理解成水是一切美德的最高標準了。


夜小紫


一、說文解字

上善若水。說文解字:上,上等的;善,美好,吉祥;若:像。


上善若水指上等的好就像水一樣。

什麼是水?水和空氣一樣,對於生命是最最重要的東西。但水和空氣一樣,也是最不為我們所感知的東西。我們每天在使用,習以為常了,覺得這些都是理所應該就有的。

但是,水和空氣一旦缺失,我們就會有感知了。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不是你天天想著的東西,而是天天離不開的東西。

二、延伸思考

我們該如何做人?如何幫助他人?如何對待幫助我們的人?

老子說,上善若水。

我們對於他人,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對他人的好,最好的是那種讓他無法感知,但又不可或缺的好。回家後為心愛的人準備好一杯水;天冷了,衣櫃裡添加一件衣物;出門時,為他繫上一條圍巾。經常去看一下父母;給父母打打電話。如此等等,一切很自然。

對於他人的好,我們要心存感激。父母每天給自己做飯,習以為常了,我們往往沒有感恩。但一旦沒有飯吃了,就會想起父母的好。愛人每天的關心,也熟視無睹了,日積月累,沒有感恩,一旦失去,就追悔莫及了。所以,我們要感恩水,感恩空氣,感恩父母,感恩親朋。千萬別在口渴時才知道水的重要,千萬別在失去時才知道親情的重要。


蘇雷讀書


上善若水是老子的一句名言。老子出生有關。老子出生在在渦陽的一個小村莊,村子裡有九口水井,叫九龍井。老子的母親喝了九龍井的水懷上他。

老子從小就在渦河邊釣魚摸蝦,常常望著河水發呆。有時跟著母親去九龍井打井水做飯,看到那破敗又長滿青苔的井內,水卻總是:清澈甘甜,由內心發出:做人要象水一樣無為又有為。

後來,老子游學到周朝都城洛陽做圖書管理員,把自己的感悟發揚光大,建立無為管理學,以求治理國家。

孔子聽說了老子的大名,就上門求教。老子把孔子帶到黃河邊,隨手指著河中的一塊巨石對他說:如果你追功名,就是一個巨石,時間一長,會被河水侵蝕得一無所有。如果你是要做個君子,發揚你的高尚品德去教化人,你就得象河水一樣,無為而有為。河水灌溉農田,而不嫌農田的髒。河水給小人水喝,而不嫌小人賤。河水遇石無爭,最後石穿。遇魚而育,最後魚肥而水涸。



孔子聽了老子的話,再也不去做官,專心做學問,授課,宣傳品德,仁愛。

上善若水就是做一個象水一樣的無為而有為的人,你才是大善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