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兩座大西洋邊的海濱小城,讓我們讀懂摩洛哥的海洋文化,從傳統到現代。世界文化遺產索維拉(Essaouira )與藝術之都艾西拉,都是貿易港口起家,也曾是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如今卻讓旅遊者和藝術家流連忘返。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沒想到此行造訪的第一處摩洛哥世界文化遺產不是那幾座著名的“皇城”,而是一個叫做索維拉(Essaouira 舊稱摩加多爾 Mogador)的大西洋邊海濱小城,酒店就在老城麥迪那(Medina of Essaouira)的城門附近,一處貴族宅邸改成的Riad,這樣第二天一早,我們步行參觀老城十分方便。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清晨,街道上人很少,許多店鋪都還沒有開門。匆匆走過的白衣老婦,留下神秘的背影;悠閒自得的貓咪隨處可見,這座城儼然是它們的天下。老舊街巷的空曠,給了我一個仔細觀察老城的機會(以往參觀的各個“麥迪那”都是在摩肩擦踵中行走,根本無暇顧及周圍建築)。這裡一個個方形結構的建築錯落疊加,既有巷道的延展、又有空中巧妙的構架,擁擠卻不雜亂。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索維拉作為城市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紀,腓尼基人發現此地,取名Migdol,意指瞭望臺。公元前五世紀,迦太基航海家漢諾以此作為貿易基地。自那時起,索維拉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海港,連接著摩洛哥以及撒哈拉內陸地區同歐洲和世界其它地區的貿易往來。還有種特別的商品出自此地:從當地海洋軟體動物骨螺萃取出來的極具經濟價值的紫色染料,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元老院長袍的紫色鑲邊就是用它來染色的。然而,此後的千餘年間,索維拉不僅是重要的貿易港口,也是海盜的港灣,甚至一度被稱為“海盜城”。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公元五世紀晚期,葡萄牙人佔領此地並改名為Mogador,建立了貿易和軍事哨所。1541年,外敵侵入,貿易轉移,城鎮從此沒落。現在的麥迪那修建於阿拉維王朝的默罕默德·本·阿布達拉國王時期,1765年,老城的重建由法國著名建築師西奧多·克努(Theodore Cornut)完成,打造出一個典型的18世紀晚期的北非防禦港口,建築也多依照同時期歐洲防禦城堡為藍本,混合北非地方特點,沿海輔之以長長的炮臺,易守難攻。並改Mogador為Essaouira,“巧奪天工”之意。1912年,法國統治摩洛哥,將城市改回Mogador。到了1956年,摩洛哥獨立,終又改回Essaouira之名。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小城逐漸醒來,街道邊的工藝品店鋪開始忙碌起來,我們隨意逛了幾家,店主都很和善,沒有過度兜售。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走著走著就到了海邊,堡壘,炮臺,柱廊,靜靜地留在原地,古炮臺邊,放眼望去,那一片汪洋,有著說不出的荒涼。舊時的港口,漁夫們依然忙碌,出海,歸航,過著幾世紀以來不變的生活。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大西洋沿岸的另一座小城艾西拉(Asilah),雖然不是世界遺產,但魅力十足。你要隨時做好準備迎接“拐角遇到藝術”的驚喜,因為這裡已經成為摩洛哥知名的現代藝術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塗鴉藝術家在此潑灑水墨,所有的作品都無一例外地綻放著自由與奔放,在這個寧靜小鎮的街巷裡散發著醉人的氣息。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艾西拉的歷史悠久,久遠到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那時被腓尼基人用作貿易港口。1471年被葡萄牙人佔領,但1549年的債務危機迫使他們放棄此地,1578年,年輕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of Portugal)原本計劃將這裡作為十字軍東征期間軍隊的營地,然而同年8月4日他便死於摩洛哥戰役,屍體都沒找到。他的死亡導致了1580年的葡萄牙王朝危機,1589年摩洛哥人乘機收回了艾西拉的控制權,然而很快又被西班牙人奪走。1692年,英勇的蘇丹Moulay Ismail將其重新收回。到了19世紀,這裡則成為海盜們的天下,1829年,奧地利人狠狠地打擊了肆虐已久的海盜,炮轟了城市。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1912 至1956期間艾西拉被置於西班牙人的管控之下,直到摩洛哥獨立。1978年當時的市長Mohamed Benaissa決定對小城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兩位本地藝術家提出把艾西拉打造成一個藝術舞臺。於是,第一屆“艾西拉國際藝術節”(International Cultural Moussem of Asilah)舉辦,他們邀請了11名藝術家在舊城的城牆上進行創作,還邀請詩人、攝影家以及電影藝術家從世界各地前來展覽,艾西拉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藝術聖地,不僅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也吸引了很多來自丹吉爾的摩洛哥富人在這裡購買度假屋。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我們沿著街巷欣賞各種壁畫和塗鴉,內容題材五花八門,色彩也很豐富。牆是居民的,而牆繪則是世界的。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隔著風姿綽約的愛琴海,摩洛哥與西班牙遠遠相望。戰爭、宗教、文化交流,讓這兩個國家有太多相似之處。在西班牙的大地上,來自摩洛哥的阿拉伯人,將濃濃的伊斯蘭風情落在了安達盧西亞,濃得化不開,教堂與清真寺並立,古老的文明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生存在這裡。同樣,西班牙人也將摩洛哥烙下了自己的印記,留下了建築、繪畫、音樂多領域的燦爛文化藝術。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兩座城,兩種風情,都很美。摩洛哥,一個極為特別的旅行目的地。這裡是非洲,又是歐洲,是多種不同文明、不同宗教文化衝撞融合之後的產物。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摩洛哥雙城記:昔日海盜家園變身藝術之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