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武汉新型肺炎,慢病患者更易得,加强防护这样做

武汉新型肺炎,慢病患者更易得,加强防护这样做

大姑父:“哪有那么吓人,你是新闻看多了吧!”

大姨父:“那年非典也是传的沸沸扬扬,最后我们不是都没事嘛!”

姨娘:“我们什么没见过,没听说哪里有个肺炎还要戴口罩的。”

平时最重养生,总喜欢在家庭群里转发养生文章的咱爸咱妈还有无时不在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却远不重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人在朋友圈感叹,“劝爸妈戴口罩比劝戒烟还难”。

面对新疫情,反而是平时爱喝快乐肥宅水爱点外卖的年轻人更关注,走在路上,都能听到一些90后给电话那端的家人说新冠肺炎进展,哪几个省市又出现新病例,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但是,据官方通报及权威数据分析: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容易感染的人群是中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有慢病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同济医院专家组根据武汉各大医疗机构诊治的第一批患者的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指南显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危重症约占15%,且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2、《柳叶刀》

1月24日,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及北京协和医院王建伟共同通讯的文章《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文章统计了截至2020年1月2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41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73%)。13例(32%)有慢病、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8例、高血压6例、心血管疾病6例,患者平均年龄49岁。


3、国家卫健委

此外,据国家卫健委1月23日发布的信息,在全国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中,死亡17例,其中9例既往有慢病、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慢阻肺、帕金森、肾功能不全等。17位死者中,除了一位48岁、一位53岁,其余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以下摘自国家卫健委网站“新型肺炎17例死亡病例病情介绍”:

王XX,男,89岁,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脑软化病史。

陈X,男,89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李XX,男,66岁,既往有慢阻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王XX、男、7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和髋关节置换术史。

殷XX,女,48岁,既往有糖尿病,脑梗死。

张XX,女,82岁,既往有帕金森病史5年,口服美多芭。

胡XX,女,8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有糖尿病史20余年,有帕金森病史。

王XX,男,86岁,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结肠癌手术后4年。

詹XX,男,84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术、高血压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所以,老年人及慢病患者要小心这个新型病毒,而患有慢病的老人尤其莫大意,做好防护措施。

需要加强这些防护措施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飞沫,也就是飞出来的唾沫,当被感染的患者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都会有飞沫产生。当含有病毒的飞沫被易感人群吸入,就可能被感染。

此外,飞沫也可以落在物体的表面,比如当一个被感染的患者用手捂住口鼻打喷嚏,沾有飞沫的手接触过公交车的把手,短时间内下一个人再接触把手,病毒也就传播出去了。

预防这种病毒,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是非常重要的。

咱爸咱妈这些长辈们此前没有戴口罩的习惯,这次要让他们戴起来会有些费劲,我们不赞成用极端夸张的用词来吓唬爸妈们,但需要告诉他们的是,一人确诊病情,全家都有可能感染。所以为了子孙后代,需要他们把口罩戴起来。

因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各异,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口罩后有不适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陪伴老人一起戴口罩

一般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且透气性较好,老人长时间佩戴也不太会引起不适。

劝老人佩戴口罩会有一个过程,所以先不建议任何情况下都要戴,这样老人会反感,有抗拒心理,但在下列这几种情况下老人需要戴,最好是儿女们陪伴一起戴。

武汉新型肺炎,慢病患者更易得,加强防护这样做

1、什么时候需戴口罩?

·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

·去菜场、超市、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时;

·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

·外出锻炼或遛弯散步时。


2、什么时候更换口罩?

老人很节省,戴上了就舍不得丢弃舍不得换。口罩最好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尤其当口罩受潮或被分泌物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洁干燥的口罩。另外,一次性口罩不要重复使用。

在下列情况下口罩也必须及时更换:

·呼吸阻抗明显增加时;

·口罩有破损时;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

·口罩受污染,比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

·如果用的是含有活性炭的口罩,口罩内有异味时,也需要更换。

减少聚会避免出现聚集疫情

最近这段时期,最安全的方式,还是不要让老人出门,尤其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减少这些可能接触到病毒的机会。

武汉各医院前期收治的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现官方也已证实此次疫情的传染源是野生动物。活禽也有可能带来病毒感染,所以要劝咱爸妈近期少去农贸市场,不要直接购买活禽、接触活禽和自行宰杀活禽。

春节期间也最好减少走亲访友、家庭聚会,目前已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家庭内传播的病例。截至1月23日24时,广东省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10起,均为家庭聚集,涉及27例病例。

截至1月24日0时,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5例,包括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涉及5位患者。这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5位患者包括从国外回来探亲的女婿和10岁的外甥。

也不要在密闭空间和多人接触,尽可能少坐地铁和公交,不要参加群体社交活动,尤其不要去那种有暖气的房间、人多的聚会。


广场舞还能不能跳了?

跳广场舞是很多妈妈们的业余爱好,锻炼身体,身心愉快。

新型病毒疫情正在全国蔓延,那广场舞还跳不跳了?

可以跳,但要戴上口罩跳,跳的时候别累着、别冻着。跳舞前问清楚弄明白,发热者不能跳,也不要与发热者跳,刚从疫区回来的也不要一起跳。

武汉新型肺炎,慢病患者更易得,加强防护这样做

如果戴着口罩跳广场舞,呼吸不畅有缺氧的感觉,头晕、胸闷明显不适时,就不要跳了。

老年人锻炼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饭后戴口罩去空旷的地方快步走,或者就在家里锻炼,比如拉弹力带、举举哑铃、深蹲等等都可以。

健康生活方式要长期坚持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长期的事,这也是预防疾病的最佳良方,不仅可以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还可以抵御更多的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

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

戒烟限酒,多多陪伴家人;

心理平衡,冷静面对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