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賈迎春人物的設置,具有極大諷刺意義

賈迎春人物的設置,具有極大諷刺意義

​過去講究女兒賢良淑德,三從四德,從這個意義上說,賈迎春完全符合標準,她也接受了家族的安排,上學讀書,她的詩,雖然比不得寶釵黛玉湘雲,可是元春省親的應制詩,也做得象模象樣,過節的燈迷,也還通的過去。應該說,她還算大家閨秀的標準。

賈迎春人物的設置,具有極大諷刺意義

淑女的典範

如果按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合規;如果按在家從父,她也符合標準。

她溫柔安順,尊重長輩,遷就奶母,對於僕人也是容忍。

這樣一個人物,標準的老實軟弱、溫良可欺,從不和任何人衝突,哪怕是別人欺負到了頭上,也不會反抗。


這大約是那個社會道德里的淑女典範,貞靜不爭,既不會如探春一樣和庶母衝突,也不會動手打了長輩的陪房,她可不會如此張牙舞爪,她是平和的,柔軟的,和探春比起來,她是嫻靜的。

而惜春呢,惜春攆了自小到大的丫環,不講人情,還和長嫂衝突,鬧著和寧府斷交,這樣的惜春,完全是孤介的代表,迎春對於不理睬她的嫂子鳳姐,也沒有一句怨言。

和妹妹們比起來,她這個姐姐,可真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不張揚,不衝動,不憤怒,不抱怨,不爭搶,不惹事。

賈迎春人物的設置,具有極大諷刺意義

賈迎春人物設置的諷刺意義

這樣一個不爭不鬧安靜溫柔的大家閨秀,可是得到了什麼呢。

首先是賈母對她的冷落,賈母是現實的,或者說是勢力的,看孫女的資質,採取對她們不同的態度,探春是聰明能幹的玫瑰花,得到了賈母的欣賞,於是對這個孫女另眼相待。南安太妃見姑娘們,賈母不讓迎春出場,只安排探春出來,不給姐姐機會,到讓妹妹出了風頭,這樣的安排,宣告了賈府最高長輩對迎春的冷落和放棄。

其次,親生父親,為了五千兩銀子,賣了女兒,讓迎春出嫁後,備受夫家輕視,當作奴僕對待,和那五千兩銀子,脫不開關係,這自然是父親貪財,不顧女兒的幸福。因為她老實聽話,就自然不用擔憂她會不會反抗。

最後,她身邊的人,都對她輕慢,比如嫡母,平時不關心,有事了,就跑來批評指責;而親哥哥親嫂子,對她的事不聞不問;她的奶母,拿了她貴重首飾去典當,她的奶嫂子逼迫她去為犯錯的奶母求情,迎春不同意,就在臥室裡大吵大鬧,眼中根本沒有這個主子姑娘。

她的大丫環,和表兄弟偷情,私藏了二人的信物,被查出後,攆了出去,她身邊的人,不是冷漠對她,就是給她帶來麻煩,皆因為她太好講話,可以隨便得罪。

這個最合封建社會標準的淑女,卻是下場最悲慘的,這不是對當時社會制度的最大諷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