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居家学习”开始了。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学教师吴晓超与六(1)、六(2)两个班的学生隔空互动,踏上了一场新的数学探究之旅。

互动中,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每天的疫情变化,用数学的思维分析数据,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发现,自主探究,做心怀家国的“德人”。

一、整理数据,合理选用统计图

面对每天变化的大数据,如何才能够把零散的数据结构化,获得有效信息呢?学生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尝试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等方式表达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们深切地体会到各种统计图的优势及作用:

想看数据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想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想看区域占比就用扇形统计图……要根据所表示的数据,以及要反映数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二、分析数据,体会生活化的数学

各种数据统计图,客观清晰地呈现了疫情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学生们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不断追问:哪些因素引起了数据的波动?今后疫情将如何发展?国家还会相继推出哪些决策?我们的生活会因此出现哪些改变?

回看疫情发展过程,学生发现由于“潜伏期”、“确诊方式”和“治疗流程”等原因,疫情初期确诊人数增长缓慢;随着返程人数增加,人流流动加大,感染人数会迅速增加,可喜的是随着“延期开学”“居家办公”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感染人数增长减缓。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疫情未来将如何发展?有的学生参考了“非典”的相关资料,对比两次疫情,发现了“治愈率”“重点感染地区等”的区别,并大胆地做出了预测。

在观察疫情数据统计图时,一些“转折点”也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学生们查阅相关资料,做出了合理的分析。如:关注到西藏地区的治愈率为100%,进而分析西藏地区以及疫情感染治疗的特殊性;发现了2月14日确诊病例的猛增,结合相关新闻发现了诊断标准发生了改变……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将数据与自己身边的生活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挖掘了数据的用途,更加体会到数据统计的好处,真正的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知行合一,做心怀家国的“德人”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们“看到”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心中充满喜悦,深感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更加懂得了每个社区、每个家庭做好居家防护的重要性。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附小:“数”说疫情 心怀家国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丰台二中附小六年级的师生一起心怀家国,在一场场探究活动中感受着数学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