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雍正王朝》之所以火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真实反应了官场上的人性黑暗与政治手段,看完《雍正王朝》之后,我们不禁要感叹作者二月河对官场的体察入微,这部小说和电视剧是一部很好的职场官场教科书,很多人读一遍不一定能够看透其中所有的玄机,而其中有三个细节反复琢磨之后顿觉细思极恐,连很多学者都不禁不感叹:官场的阴险诡谲和起起伏伏都体现在这三个细节中了。

一、康熙废立太子事件

康熙两立两废太子,牵动着整个朝局,康熙晚年与自己的儿子们斗智斗勇,为了掩护自己心目中真正的继承人,康熙通过废立太子来安定人心,康熙对胤礽看似非常疼爱,但实际上还是忽略了对胤礽的言传身教,没有在政治上及时保护好他,胤礽更多时候只是被当成一件政治工具,被康熙所利用,当然太子胤礽也确实自己不争气,由于自己当了四十多年太子便忍受不了寂寞,最终铸成大错,让康熙彻底失望。胤礽第二次被复立时,康熙实际上已经对他丧失了希望,他已经被完全当成了一个工具,沐猴而冠。政治有时就是如此残酷,有时连亲儿子都是自己翻云覆雨的工具。

二、雍正登基与邬思道的对话

邬思道是胤禛的谋士,此人身负大才,但是却性格孤傲,一生没有任何的官职,但却让年羹尧都又敬又惧,堪称无冕之王,邬思道帮助雍正登上了皇位,他手里掌握着雍正很多秘密,因此雍正登基后的第一天便回到了自己府中准备解决邬思道,邬思道不愧是聪明人,他马上回答自己有三不可用,极力求饶告退,让雍正动了恻忍之心。邬思道提出自己不想全隐,只想半隐,到雍正的心腹处做一个幕僚,这让雍正对邬思道彻底放心了,邬思道也因此保全了一条性命。假如邬思道不知难而退,恐怕等待他的不是荣耀加身而是一把血淋淋的屠刀了。

三、雍正派孙嘉诚到年羹尧军中监察

孙嘉诚是有名的诤臣,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儿都敢办,甚至敢逼皇帝惩办年羹尧,雍正皇帝虽然对孙嘉诚非常欣赏,但是也对他有点打怵,如果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孙嘉诚这种敢干事又没脑子的官员恐怕会坏了自己的大事,那么该怎么用好这枚棋子呢?雍正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孙嘉诚派往年羹尧军营中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盘点」《雍正王朝》中三个细思极恐的官场真实写照

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孙嘉诚调离自己身边,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年羹尧,防止给自己惹事。

派孙嘉诚监督年羹尧,让年羹尧在西北不敢太过放肆,孙嘉诚就等于是雍正悬在年羹尧头上的一把利剑。但是想必雍正也想到了最后的结局,将孙嘉诚送到年羹尧的军营中就相当于断送了孙嘉诚的性命,孙嘉诚虽然耿直忠诚,却最终被雍正当成了杀年羹尧的一枚棋子和借口,实在是可悲至极,或许这就是官场的冷酷无情吧

年羹尧马上就要回西北军营了。临行前,皇上亲自为他践行。吃的很接地气——火锅,而且基本都是蔬菜。年羹尧看到桌上的菜这么简单后,也动容了:

照理说,就算国库再空虚也不在一顿饭上。皇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年羹尧看看:我都这么素简了,你能不能省着点花?

皇上看他也察觉到了自己的用意,就趁势用商量的语气问他:“西北的十万兵马能不能再裁减一些?”年羹尧很干脆地拒绝了。皇上又问:”每月150万两的开支能不能再省点?“年羹尧这次拒绝的也很干脆。皇上接着问:”那这150万两能不能都在西北四省开支?“年羹尧还是拒绝。最后皇上说,想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这样一来军费开支也就能出来了。年羹尧还想拒绝。

等于是皇上提了四个要求,他一个也没答应。皇上询问你的意见是给你面子,可你一个要求都没有答应,就是不给皇上面子,就是一点都不顾及皇上的感受。

人们通常会有这种感觉:虽然你拒绝的是我提出的要求,但我总感觉你拒绝的是我这个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更何况是皇上。而且年羹尧拒绝的还很干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更让皇上没面子了。如果年羹尧是真为难,他也可以拒绝,但最好是拒绝之后再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对方就不会觉得太丢面子。只是单纯的拒绝,会让对方很受伤。再说,年羹尧只是不想答应皇上,并不是真的不能。

皇上通过这四个问题也看出来了:年羹尧是越来越难管。既然太难管,那我就要收拾你了。你不是觉得自己难吗?你不是说西北缺人手吗?正好,我已经给你物色好了一个帮手。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参完年羹尧的孙嘉诚。年羹尧一看是他,也怔住了。这俩人谁也看不上谁,到一起了还不总打架呀?那皇上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其实这正是皇上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打。年羹尧骄横跋扈,皇上早已动了杀心。把一个跟他不合又宁死不屈的孙嘉诚放在他身边,就是为了让他忍不住动手杀了孙嘉诚。这样皇上就有理由杀他了。

可是孙嘉诚不是忠臣吗?皇上为什么要把他牺牲掉?

这是因为孙嘉诚也对他构成了威胁。当孙嘉诚跪在午门外求雨的时候,一大帮清流派的官员都站在他身后,为他遮挡阳光。孙嘉诚俨然已经成了清流派的领袖。不管是清流派还是八爷党,皇上都不希望看到官员抱团。一旦他们形成了一个群体,就有对抗皇权的威胁。

就像这次,虽然他们是一心为朝廷,但他们的大局观哪比得上皇上。皇上不按照他们的意思办,就集体闹腾。后来还是皇上派出自己的儿子弘历去劝说,他们才放过年羹尧。如果再任他们发展下去,就是另一个八爷党。因此皇上必须瓦解他们。于是才有了让孙嘉诚去年羹尧那这件事,既能对付清流派又能收拾年羹尧,可谓一箭双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