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池子與笑果鬧掰了,李誕對池子說:“我就不打聽了,你需要我幹啥的時候找我。”

李誕作為笑果文化的元老之一,面對池子的反叛,仍能好言好語的站在池子這邊,而池子也在怒斥笑果利用喜劇夢想賺錢之後發了與李誕的合照,這個態度就是,笑果是笑果,李誕是李誕,我們仍然是兄弟。

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友誼。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李誕是80後,出生於內蒙古,儘管他是經過復讀才考上的大學,但他在那個時候就有一個文青夢。高二的他就被人文哲學所迷倒,捧在手裡的讀物都是來自於米蘭·昆德拉,杜魯門·卡波特。

到了大二時,李誕就開始在網上以“自扯自蛋”的網名進行了一些文字創作,並引起了編劇史航的注意,史航曾參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製作,在編劇界也頗有聲望。他覺得這個還未畢業的年輕人很有意思,跟人交流不怯場,有一股自來熟的氣質。

實際上,這也是李誕的性格,看似隨意的背後其實是他內心中的坦誠,我們是朋友,所以交流的時候沒必要有什麼約束。但對於有些事,他又很擰巴,那就是他的文學夢。

李誕曾創作過一本書,叫《扯經》,然後又出版社覺得這本書還行,準備給他出版,但被李誕拒絕了。在李誕眼中,這樣的作品也叫書嗎?這就是李誕之前對待文學的態度,認為文學應該是要有更深的意義和價值。那時候的他還很清高,而且無畏。

畢業之後,他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自由撰稿人,每月領3000元的工資。按照王建國的說法,他的性格其實很野,總是無拘無束,也不為錢發愁,喜歡喝酒。那時的李誕,似乎對自己的理想並沒有多少認知,其實到現在,即便他成為了國內脫口秀行業的領頭羊,他也並沒有將這視為他為唯一的目標。

他是一個隨性的人,如果脫口秀作為一個巨大的標籤將他粘住,我想他也會感覺到難受。但這種隨性也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文藝未來,當他將一些文學作品發在群裡供大家欣賞時,蔣方舟作出的評價並不好,而李誕也只是說句:我可能就這麼業餘下去了。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從一開始的執著,到最後的釋然,研究過一段時間佛學的李誕對一切彷彿都看開了,他再也不是那個在深夜與王建國爭執什麼是文學的那個李誕了。

擰巴是一種被李誕放開的狀態,這種擰巴曾支撐著他的自信,但回過頭來看,這種自信其實是一種無知無畏的自負。而這種自負便是現在的年輕人經常會有的一種內心狀態,總覺得自己是帶著某種改變世界的使命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但到頭來,我們卻不得不接受自身如此平庸的事實。

李誕主動卸下了與這個世界爭鋒相對的稜角,所以他接受了脫口秀作為一個綜藝形式被商業開發的現實,他告別了一些文人身上那種遠離世俗、遠離金錢的“仙氣”。當李誕在網上發佈了他與王思聰的合照時,蔣方舟的看法是:沒什麼好惡,還是希望對名利場更警惕一些。

李誕並不牴觸名利場,他也參與到了如何讓脫口秀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商業上變現的過程。他是聰明人,這種聰明並不限於他在喜劇這一方面的才華,還有那種站在風口後如何乘風而上的務實。說白了,他現在是一名喜劇人兼投資人,喜劇成為了一門能夠盈利的生意,只要你給錢,這活我就給你幹。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很顯然,池子並不是這樣的一個。池子是一位95後,他接觸脫口秀時,正是他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並帶有十足的自我意識的時候。這時的他彷彿就像剛讀大學的李誕那樣,對世界充滿了自己的理解,也敢於向外界表達這種理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做真實的自己。”

池子在理想這一塊也擺脫了想李誕那樣的擰巴,因為他根本就沒把這種擰巴放在心裡,他的價值觀就是有話就直說,沒必要放在心裡讓自己難受、讓外界遺忘。這一點從他的脫口秀的表演和微博上的一些評論也可以看得出來。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池子有著李誕身上的某個側面,只是李誕將這樣的一面給隱藏或者或者消解了。正因為如此,李誕在池子與笑果文化抄的沸沸揚揚的時候仍然沒有與他撕破臉,他了解池子,他也並不認為池子是錯的,但也沒有必要承認自己就是錯的,他們之間的問題僅僅是個人對脫口秀商業模式的理解偏差。

池子想在賺錢的時候能夠更加完整地保護好某種價值觀上的東西,而笑果文化則處於商業上的考量,在價值觀上做出了某種程度的妥協。這讓他不爽,所以這事兒得散。但生意歸生意,朋友歸朋友,李誕與池子之間的友誼並不拘泥金錢上的往來,這也是李誕的隨性,以及池子的個性。

李誕:給錢,這活我就接,池子:讓我不爽,這事兒就得散

池子可能另立門戶,但脫口秀並不會因此而停下腳步,商業變現的規模也必將在抓住時代痛點後繼續擴大。池子的稜角,以及李誕的妥協,都是不同人在不同的階段對這個世界的不同理解,這本身就與對錯無關,只是世間事,各有因果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