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可視化管理能讓企業的流程更加直觀,使企業內部的信息實現可視化,並能得到更有效的傳達,從而實現管理的透明化。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在企業實施現場管理中常常會涉及可視化管理和定置管理,因此很多一線員工乃至一些協調員都說不清楚可視化管理和定置管理兩者的區別。兩者是不是一回事?各自應用時有哪些特點和關聯呢?下面就從不同方面來講解他們兩者之間的區別。


一、概念的區別


可視化管理的概念:是指利用IT系統,讓管理者有效掌握企業信息,實現管理上的透明化與可視化,這樣管理效果可以滲透到企業人力資源、供應鏈、客戶管理等各個環節。


可視化管理能讓企業的流程更加直觀,使企業內部的信息實現可視化,並能得到更有效的傳達,從而實現管理的透明化。


定製管理概念:定置(化)管理起源於日本,由日本青木能率(工業工程)研究所的艾明生產創導者青木龜男先生始創。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根據日本企業生產現場管理實踐,經過潛心鑽研,提出了定置管理這一新的概念。


後來,又由日本企業管理專家清水千里先生在應用的基礎上,發展了定置管理,把定置管理總結和提煉成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並於1982年出版了《定置管理入門》一書。以後,這一科學方法在日本許多公司得到推廣應用,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定置管理是對生產現場中的人、物、場所三者之間的關係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使之達到最佳結合狀態的一門科學管理方法。

它以物在場所的科學定置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統為媒介,以實現人和物的有效結合為目的,通過對生產現場的整理、整頓,把生產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規定位置上,使其隨手可得,促進生產現場管理文明化、科學化,達到高效生產、優質生產、安全生產。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二、解決問題方法的區別


定置化管理中經常會用到的一個概念是信息媒介(也是可視化管理的表現形式或實現方法),所謂的信息媒介就是在人與物、物與場所的結合過程中起著指導、控制、確認等作用的信息載體。


在生產中使用的物品品種繁多,規格複雜,它們不可能都放置在操作者的手邊,如何找到,需要一定的信息來指引;許多物品在流動中是不迴歸的,它們的流向和數量也需要信息來指導和控制;為了便於尋找和避免混放,也需要有信息來確認。

因此,在定置管理中,完善、準確而醒目的信息媒介十分重要,它影響到人、物、場所的有效結合程度,這也體現了定置化管理與可視化管理應用時的密不可分。

根據信息媒介在定置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信息媒介可分為兩類:


1)引導信息,有的引導信息告訴人們"該物在何處",便於人與物的結合。


例如車間各種物品的臺賬就是一種引導信息。在臺賬中,每類物品都有自己的編號,這種編號是按"四號定位"原則來編碼的,"四號"即指庫、區、架、位。有了臺賬就可知道某種物品放在何處。臺賬的計算機管理,可發揮計算機自動檢索的功能,使信息的引導更快捷。


又如,定置的平面佈置圖,也是一種重要的引導信息,它形象地指示存放物的處所或區域的位置,人們憑藉平面圖標記的信息,被引導到所需物品的場所。

2)確認信息,這是為了避免物品混亂和場所誤置所需的信息。


例如,各種區域的標誌線,標誌牌和色彩標誌,要告訴人們"這兒就是該場所"。廢品存放區和合格品存放區的不同標誌,可以避免混號及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事故。

各種物品的卡片和懸掛卡片的架、框,也是一種重要的確認信息。在卡片上說明這種物品的名稱、規格、數量、質量等等,告訴人們:"這裡就是該物品",這些卡片相當於物品的核實信息。


綜上所述,在定置管理中各種信息媒介物是很重要的,實行定置管理,必須重視和健全各種信息媒介物(應用好可視化管理手段)。不要把信息媒介物的投入看成是一種浪費或表面文章。


信息媒介物的引導作用和確認作用可以大大減少人與物的結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和減少質量事故,它的有限投入可以在生產中加倍收回,是得大於失的投入。


良好的定置管理,要求信息媒介物達到五個方面的要求,即五種理想狀態:


  1. 場所標誌清楚;
  2. 區域定置有圖;
  3. 位置臺賬齊全;
  4. 物品編號有序;
  5. 全部信息規範。


這和可視化管理的目的也是高度一致的。


三、解決問題效果的區別


簡單來說,可視化管理的目的是打造簡單、透明、一目瞭然的工作現場,用強化視覺識別的方式把管理的對象和管理重點進行展示與強調。


也就是說,是對物料、工具、設備、區域等需要加強管理或需要向大家明確的事物,以顯而易見的方式標識出來,使得現場的每個人都清楚"那裡有什麼""什麼在哪裡""數量有多少""什麼狀態""如何控制"。

定置化管理是為了突出效率,即通過調整現場物品放置的位置來解決:人與物品、人與場所和物品與場所的關係,強化彼此之間的聯繫,以實現生產現場的作業標準化、管理文明化,達到高效生產、優質生產、安全生產的目的。

從管理的角度講,兩者並不能等同,但在實際企業應用過程中,兩者往往又相互聯繫,比如有時定置的對象會應用可視化的方式進行說明,也有時管理對象在進行可視化管理前首先要固定位置或狀態等,因此常常可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編制同一份管理手冊來加強現場管理。


四、解決問題的案例


以物品的定置管理為例介紹應用案例,定置方法有兩種基本形式:固定位置和自由位置。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固定位置


即場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固定,即"三固定"。這種"三固定"方法適用於那些在物流系統中週期性的迴歸原地,在下一生產活動中重複使用的物品。


主要為那些用作加工手段的物品,如工檢、量具、工藝裝備、工位器具、運輸、搬運工具、設備附件等物品。


這些物品一般可多次參加生產過程,週期往復運動。對這類物品實施的"三固定"方法,主要是固定存放位置,使用後要回復到原來的固定存放點,以便於下次尋找。這種"固定",可以使人的行為習慣固定,從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自由位置

 

即相對地固定一個存放物品的區域,相對不固定的存放位置。具體存放位置,是根據當時生產情況及一定規則決定。與上一種方式相比,物品存放有一定自由度,故稱自由位置。


這種方法適用物流系統中那些不迴歸、不重複使用的物品。例如,原材料、毛坯、零部件、半成品。這些物品的特點是按照工藝流程不停地從上一工序向下一工序流動,一直到最後出廠。

所以,對每個物品來說,在某一工序加工後,一般不再回歸到原來的場所。隨著產品柔性的發展,今後企業的生產品種越來越多,變化也越來越大,總有大量的產品處於流動狀態。對這樣的物品就採用規定一個較大範圍區域的辦法來定置。

由於這類物品的種類、規格多,每個品種的數量有時多,有時少,很難就每個品種物品規定具體位置。如在製品停放區、零部件檢驗區等等。


在這個區域內可以存放各個品種的零部件,要根據充分利用空間、便於存放、便於清點數量、減少往復存放工作量的原則來確定具體的存放地點。定置標誌也可採用可移動的牌架,可更換的插牌標識對不同物品加以區分。不同位置的分劃也可採用可移動的線條邊界支架加以分割,以示位置的暫時固定。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五、可視化管理工具


可視化工具包括:


1、紅牌 紅牌,適宜於5S中的整理,是改善的基礎起點,用來區分日常生產活動中非必需品,掛紅牌的活動又稱為紅牌作戰。


2、 看板 看板就是表示使用的物品放置場所等基本狀況的表示板,如它的具體位置在哪裡?做什麼,數量多少,誰負責,甚至說,誰來管理等等重要的項目,讓人一看就明白。 同時可以一目瞭然地發現異常狀態及問題點的管理方式的一種管理工具——“用眼睛來管理”。


3 、信號燈 在生產現場,第一線的管理人員必須隨時知道,作業員或機器是否在正常地開動,是否在正常作業,信號燈是工序內發生異常時,用於通知管理人員的工具。信號燈的種類包括:


①發音信號燈 適用於物料請求通知,當工序內物料用完時,或者該供需的信號燈亮時,擴音器馬上會通知搬送人員立刻及時地供應。


②異常信號燈 通常安裝在大型工廠的較長的生產、裝配流水線。一般設置紅或黃這樣兩種信號燈,由員工來控制。


當發生零部件用完,出現不良產品及機器的故障等異常時,由員工馬上按下紅燈的按鈕,等紅燈一亮,生產管理人員和廠長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馬上前往現場,予以調查處理,異常被排除以後,管理人員就可以把這個信號燈關掉,然後繼續維持作業和生產。


③ 運轉指示燈 檢查顯示設備狀態的運轉、機器開動、轉換或停止的狀況。停止時還顯示它的停止原因。


④ 進度燈 它是比較常見的,安在組裝生產線,在手動或半自動生產線,它的每一道工序間隔大概是1-2分鐘,用於組裝節拍的控制,以保證產量。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4 、操作流程圖 描述工序重點和作業順序的簡明指示書,也稱為步驟圖,用於指導生產作業。在一般的車間內,特別是工序比較複雜的車間,在看板管理上一定要有個操作流程圖。


原材料進來後,第一個流程可能是簽收,第二個工序可能是點料,第三個工序可能是轉換,或者轉制,這就叫操作流程圖。


5、 反面教材 一般它是結合現物和柏拉圖的表示,就是讓現場的作業人員明白,也知道他的不良的現象及後果。一般是放在人多的顯著位置,讓人一看就明白,這是不能夠正常使用,或不能違規操作。


6、 提醒板 用於防止遺漏。比如有的車間內的進出口處,有一塊板子,今天有多少產品要在何時送到何處,或者什麼產品一定要在何時生產完畢。或者有領導來視察,下午兩點鐘有一個什麼檢查,或是某某領導來視察。這些都統稱為提醒板。


一般來說,用縱軸表示時間,橫軸表示日期,縱軸的時間間隔通常為一個小時,一天用8個小時來區分,每一小時,就是每一個時間段記錄正常、不良或者是次品的情況,讓作業者自己記錄。

提醒板一個月統計一次,在每個月的例會中總結,與上個月進行比較,看是否有進步,並確定下個月的目錄,這是提醒板的另一個作用。


7、 區域線 區域線就是對半成品放置的場所或通道等區域,用線條把它畫出,主要用於整理與整頓,異常原因,停線故障等。


詳解 | 如何區分可視化管理與定置管理



8、 警示線 警示線,就是在倉庫或其它物品放置處用來表示最大或最小庫存量的塗在地面上的彩色漆線。


9 、告示板 告示板,是一種及時管理的道具,也就是公告,或是一種讓大家都知道,比方說今天下午兩點鐘開會,告示板就是書寫這些內容。


10 、生產管理板 生產管理板,是揭示生產線的生產狀況、進度的表示板,記入生產實績、設備開動率、異常原因(停線、故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