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這3種人,這5種病,離不開三九灸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三九灸,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這3種人,這5種病,離不開三九灸

眾所周知,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三九灸,正是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方法。

它可以彌補人在冬季時的陽氣不足,協調人體陰陽,保障健康平衡。因此一年中艾灸除了三伏,最重要的就屬三九。

2019年三九灸,已經從昨天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但是,要把三九灸真正做好也不簡單,最起碼你需要知道這件事。

比如,三九灸有何注意事項?什麼病適合三九灸?什麼人需要三九灸?不同情況下三九灸如何取穴等等。

今天我們就著重講解這幾點,希望大家在三九灸的道路上少走彎路,真正做到艾為幾用。

這5種病,很適合三九灸

這3種人,這5種病,離不開三九灸

可愛的小女孩醒了

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三九灸既養生,也調病。特別如今越來越多的患者,吃藥打針見不到起效,就把希望放在了艾灸上面。

那麼什麼樣的病,適合在三九灸艾灸呢?

1、胃腸疾病:胃寒、胃痛、胃炎、腹瀉、結腸炎、腹部畏寒等。

2、體質虛弱問題:體弱怕冷、手足發涼、失眠多夢、經常感冒等。

3、呼吸系統問題:咽炎、氣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等。

4、婦科問題:痛經、月經不調、婦科炎症、子宮肌瘤、不孕不育、乳腺增生、產後腰痛、女子宮寒等。

5、骨關節問題:肩周炎、頸椎病、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滑膜炎、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這3種人,很需要三九灸

這3種人,這5種病,離不開三九灸

美麗年輕的亞裔女子和睡覺姿勢

1、已病人群

主要調理冬季常見慢性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咽炎,各種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尿頻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炎、月經不調,以及頸肩腰腿痛、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對夏季已做過“三伏灸”的患者,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2、未病人群

這裡的未病,說的是將病未病。身體已經有了生病的基礎,隨時可能爆發。用現在的話說,即亞健康人群。

這部分人群範圍大,主要特點為容易疲勞,失眠,神經衰弱、抑鬱、焦慮、疲倦、頭痛、頸肩腰背痠痛、免疫力差、有慢性發作性疾病病史的亞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另外,除了以上兩種人,還有第3種人非常需要三九灸。

女人一生,離不開三九灸

這3種人,這5種病,離不開三九灸

男人和女人手牽手

女人離不開三九灸,準確來說,接近中年,以及中年以後的女性,更需要三九灸。

因為人到中年最難熬,這個階段的女性,陽氣已經開始減弱,加上天生體質原因,大多都有畏寒怕冷、手腳冰冷、腹冷腹痛等諸多小毛病。

所謂婦科多寒症,女子平時缺乏養生意識,年紀到了,往往婦科問題接踵而至,而且現如今國民身體素質普遍減弱,這個年齡隨著時間推移恐怕還會越來越提前。

又所謂“寒者熱之”,寒症纏身的女性,通過三九灸調理,可以增強抗寒能力、改善膚色、預防感冒和各種婦科疾病,連續幾年做三九灸,女性體質會有明顯改善。

除此之外,身體健康者,如果自己有興趣,有未雨綢繆的想法,也可以拿起艾條,藉助“三九灸”增強自身抵抗力。

不同人群的艾灸重點

這3種人,這5種病,離不開三九灸

1、未病如何艾灸?

未病人群,雖然症狀各異,但在根源上大體相似。

主要是正氣不足,抵抗力弱,艾灸取穴就要著重提升免疫力,激發自愈力:適合取穴大椎、命門、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湧泉等。

2、已病如何艾灸?

已病人群艾灸,配穴沒有什麼特別注意的,根據疾病症狀取穴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灸量,保持耐心,專心。因為疾病往往是常年積累所致,我們不能期望拿起艾條就會好轉,做到堅持,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最後,是三九灸的一些注意事項:

① 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艾灸過程中注意保暖。

② 施灸時注意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

③ 注意穴位的準確性,多找找感覺,找準部位、穴位,以增強艾灸的效果。

④ 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可在臨睡前施灸,又比如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特別申明: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本平臺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提醒:本平臺分享出來的方劑、配穴建議、養生方案等僅供同道參考和交流,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患者就醫辯證診治,網絡推斷不會太精確。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艾灸師丹丹老師為大家分享人體四大養生要穴,長期溫灸之,能達到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這四大養生穴位是:關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門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