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這個位置的癌症很難發現,晚期患者多數活不過1年

胰腺癌具有發病隱匿、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點,是公認的“癌中之王”。但很多人不知道,與胰腺比鄰的另一個臟器,如果發生癌變,其惡性程度不輸於胰腺癌。

這種癌症就是“膽囊癌”。

這個位置的癌症很難發現,晚期患者多數活不過1年

預後極差!晚期患者很難活過1年

膽囊癌預後最好的情況毫無疑問是在早期。據統計,早期發現膽囊癌,並及時進行膽囊切除,5年生存率在50%以上。

但是,膽囊癌這種疾病,可怕之處就在於早期基本沒有特別的臨床症狀,很容易與消化系統的其他症狀混淆,而被患者忽視。很多患者甚至到疾病中期都沒有察覺,等到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不明原因的消瘦等情況時,多數已經發展到晚期,而晚期的膽囊癌患者,基本很難活過1年。

由此可知,防治膽囊癌,關鍵在於早期發現與預防。

這個位置的癌症很難發現,晚期患者多數活不過1年

預防的重點在於排除隱患

膽囊癌雖然非常可怕,但所幸並非一種常見疾病,其具有三個明確的誘發因素。

第一個誘發因素是膽囊結石。據統計,50%以上的膽囊癌患者同時患有膽囊結石。進一步研究發現,膽囊結石的體積與膽囊癌的發病率呈現明顯的正向關係,當患者的膽囊結石大於2cm時,其罹患膽囊癌的幾率是常人的7-10倍。

這個位置的癌症很難發現,晚期患者多數活不過1年

膽囊癌的第二個誘發因素就是膽囊息肉,尤其是單發的膽囊息肉,如果基底較寬、血運豐富且大於1cm,那就要高度懷疑其癌變的可能。

膽囊癌的第三個誘發因素是慢性膽囊炎,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膽囊壁會產生一些鈣化點,這些鈣化點有發生癌變的可能。

馮春祥醫師指出,如果能將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與慢性膽囊炎三個誘發因素消除,就能大大降低膽囊癌的發病幾率。

馮老是程氏針灸傳承合作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

如何消除膽囊中的致癌隱患?

西醫治療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一般都是直接切除整個膽囊,這個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確實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膽囊疾病的問題。

但是,膽囊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儲存膽汁的職責,失去膽囊不僅會降低患者的消化能力,也會給消化系統的其他器官帶來不利影響。

這個位置的癌症很難發現,晚期患者多數活不過1年

中醫治療膽囊結石,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手段,一般會根據結石形成的證候不同而有所差異。總體而言,是通過疏肝、利膽、排石的藥物,儘量減小結石的體積,然後通過膽管排出。

中醫治療膽囊息肉的方法,各個醫家觀點不同。馮老一般使用大柴胡湯加減進行治療,大柴胡湯是中藥經典方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的作用,對肝膽溼熱引起的息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如果患者合併有膽囊炎、口苦、膽部劇痛等情況,可以在大柴胡湯原方中加入蜂房、白殭蠶等動物藥以及桔梗、浙貝母、夏枯草這些化痰散結藥。

這個位置的癌症很難發現,晚期患者多數活不過1年

綜上所述,膽囊癌是一種預後極差的癌症,其預防重點在於排除息肉、結節等膽囊中的病變。利用中醫治療,可以在不切除膽囊的情況下,消除膽囊隱患,在息肉與結石沒有引起急性症狀的情況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