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又到年底

这一年双流扶贫帮困工作

做得怎样、效果如何?

12月20日,双双就此做了一番走访

扶贫帮困到心坎 “老困难”生活节节甜

冬至临近,气温不断下降,位于牧马山片区的胜利镇花龙村贫困群众的冬季生产生活,一直牵动着成都市双流区农业农村局扶贫和移民工作科干部陈兰等人的心。

12月20日上午,双双跟随陈兰等扶贫干部一行回访了一家相对贫困户。户主牟洪志,今年66岁,由于妻子智力残疾、儿媳得病(后离婚)、儿子在外打工,牟大爷便成为一家顶梁柱,几年前他家是远近闻名的“老困难”。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上午10点左右, 陈兰等扶贫干部一行来到某大爷家时,牟大爷刚从镇上卖完菜回家。“自家种的蔬菜,60来斤,卖了100多元。”牟大爷告诉陈兰等扶贫干部,他家家传手艺豆豉,现在已经做了200多斤,到过年的时候卖了,可以进账1000多元。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回想起自2014年因病致贫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对自家的帮扶,牟洪志如数家珍:“每年除了送价值3000多元的农资,区、镇农业部门技术员还经常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而且,每逢节假日,各级领导不时登门看望慰问…… ” 去年11月,因电线老化起火, 牟大爷家 4间房屋遭火烧,辛苦攒了一年的1.2万多元卖菜钱(原本计划更换家具、家电)也被烧成灰烬,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正当他们几乎失去生活勇气之际,胜利镇、花龙村的党员干部们闻讯开展募捐,很快就带着近万元的钱物上门慰问,帮助他们一家度过难关。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真的很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帮助,目前我家已经成功脱贫。”牟洪志告诉双双,现在他和妻子在家种菜、喂鸡鸭,一年收入2万多元,儿子在外面餐馆打工一年大约能挣5万元,“简直没想到,几乎全是老弱病残的一家竟然能过上吃穿不愁、医疗有保障的生活,我们真的感觉很幸福。”

展望今后的日子,牟大爷说,有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撑腰”,只要肯努力,自家的生活肯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人勤,地不懒嘛。”


帮扶精准化 齐心协力奔小康

牟洪志家的巨变只是双流扶贫帮困工作的一个缩影。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在胜利镇政府大院,副镇长梁聪表示,今年他们主要实施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在产业扶贫上,我们结合新村建设,把产村相融、农商文旅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融合发展。例如,我们把全镇特色的农产品、种养殖业进行一个品牌化的运作,最后和相对贫困户进行结合,村民们负责种植、养殖,我们就负责高品质包装往市场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确保扶贫帮困等事业可持续发展。”

谈及双流扶贫帮困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杜贤文告诉双双,今年以来,围绕精准扶贫,双流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等五大扶贫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全区已脱贫1013户城乡相对贫困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标“体检”,逐村逐户列出“回头帮”清单,扎实开展区、部门、镇(街道)干部 “三帮一”结对帮扶2300多人次,产业(就业)帮扶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同期水平90%以上;针对因贫辍学、因病返贫等问题,双流实施“财政兜底+社会救助”行动,全覆盖实施“扶贫保”,引导相对贫困户积极参与“小额扶贫保险”;落实区内缓慢村项目补助资金861万元。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扶贫日捐款捐物721万元,用于困难群众购买意外保险以及医疗援助、就业援助等,全区相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据悉,明年,双流将围绕产业扶贫等五大扶贫行动,实施区内精准扶贫,巩固对口帮扶简阳成果,全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通过结对帮扶、保险扶贫、智慧扶贫、产业扶贫、区外扶贫等方式,帮助经济发展缓慢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增强产业“造血”功能,实现助农增收。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双流发布”今日头条号或下载“空港融媒”APP

2300多人次,861万元……今年,双流的扶贫工作做了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