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草莓采摘正当时,别让旺长、灰霉、缺铁、缺镁影响后续生长


草莓采摘正当时,别让旺长、灰霉、缺铁、缺镁影响后续生长

草莓采摘正当时,别让旺长、灰霉、缺铁、缺镁影响后续生长


草莓采摘正当时,别让旺长、灰霉、缺铁、缺镁影响后续生长

▲草莓灰霉病

草莓采摘正当时,别让旺长、灰霉、缺铁、缺镁影响后续生长

▲草莓灰霉病

一、草莓灰霉病

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一般温度在18—23℃,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及果实,严重时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果品完全丧失商品价值。针对灰霉病发病特点及近期天气状况,现阶段需综合防治灰霉病。

1、农业防治。灰霉病主要通过分生孢子传播,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花、病果、病叶,能有效降低侵染源,防止病害大规模发生。

2、物理防治。灰霉病属于高湿病害,人为打破高湿环境能预防或改善草莓种苗发病。现阶段需加强通风,降低温室内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

3、生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木霉菌(2亿个/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克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个/克)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雾防治,5—7天喷施一次,连续施用2—3次。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首选烟剂。烟剂能有效降低空气湿度,改善发病小环境同时其危害较小,以免影响花芽分化产生畸形果。现阶段防治灰霉病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腐霉利烟剂熏蒸。

对于发病比较重的温室,需采用喷雾防治。一般可选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防治;一般5—7天防治一次,连续施用2—3次。

草莓采摘正当时,别让旺长、灰霉、缺铁、缺镁影响后续生长

▲草莓缺铁症表现

二、草莓缺铁症及防治方法

缺铁症状:

在草莓植株缺铁时,叶片和叶脉间会缺绿,且易发生于嫩叶。中度缺铁时,植株会由开始的失绿或黄化转为绿色。当植株缺铁严重时,新长出的小叶和新成熟的小叶都会变白或黄化,叶片边缘坏死,叶片边缘的叶脉间变褐坏死。碱性土壤或酸性较强的土壤易缺铁,缺铁的草莓往往根系较弱。

应对措施:

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达到6~6.5,可以使用木醋液200倍液进行调节或者叶面喷施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

三、草莓缺镁症及防治方法

镁元素是草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中微量元素,它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活化各种酶类和核酸。

镁是可移动元素,缺镁时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叶缘黄化,变褐枯焦,脉间褪绿并出现暗褐色斑点;后期焦枯加重,暗褐色斑点发展为坏死斑。除了叶片以外,果期缺镁还能影响草莓产量及品质,使果实风味变淡,硬度下降,并伴有白化现象。

针对草莓果期缺镁,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路河副主任提出以下建议:

1、平衡施肥,防止过量施用氮、钾肥。氮、钾肥用量过多,能妨碍草莓对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缺素病害加剧。

2、叶面喷施1%-2%硫酸镁或螯合镁溶液,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四、草莓苗长势过旺如何调整?

近期,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产业服务室的技术人员在走访草莓温室时发现,有的温室的草莓苗长势健壮,还有的长势过旺,现在挂果较多,侧芽发生量较多

。对于长势过旺的草莓苗要进行以下处理:

1、侧芽发生量较大的要及时疏除,避免过多的侧芽浪费养分,一般每株留1~2个侧芽即可。

2、对于植株上已经成熟的草莓要及时摘除,以免影响后续的草莓生长

3、植株过密的草莓要及时劈掉老叶、病叶和过密的重叠叶片,为草莓植株创造通风透光的环境,以利其生长,且避免了发生蚜虫等危害时叶片过密不好防治。疏除后的叶片基本不重叠,密度以从上向下能看到地膜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