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深哈产业园区应复制“128公路”模式

黑龙江日报11月26日讯“深哈产业园区应该复制‘128公路’模式,带动新区发展,成为哈尔滨城市复兴的一个战略支点。”哈尔滨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研究员张玉斌对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见解独到。

“128公路”是美国波士顿地方政府辟建的一个高技术产业园。它充分整合了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人才和创新资源、纽约的资本、税收优惠和政府服务等优势,创造出了依靠大学人力资源优势推动老工业基地复兴的典型案例。“走不走‘128公路’模式,要看这一模式符不符合国家战略定位要求。‘128公路’模式的高技术产业园和人才资源战略,恰恰符合国家振兴东北战略提到的‘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的要求,正是园区建设应‘瞄准’的发展方向。”张玉斌说,能催生“128公路”模式的一定是一流的理工科大学,而哈工大在全国理工科院校的地位不言而喻。为此,深哈产业园区应全力推动哈工大科技成果和人才向园区集聚。

“‘128公路’模式的集聚动力来自于深哈两市政府和市场资源共享。”张玉斌说,深哈两市应以科技金融为重点,推动与深圳科技局、金融办合作,共建共享科技投融资全产业链,使进园区的项目可以坐上深哈直通车,让人才和科技真正为两市共享、享受两市的待遇。“深圳科技局掌握的银政企贴息项目、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融资方面的资金和操作经验等对哈市大学成果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张玉斌建议将深圳近5万家、注册资本约3万亿元VC、PE资源接入园区平台。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升级版”

“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积极争相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氛围下,新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哈尔滨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刘轶梅认为,新区应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升级版”。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区应思考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升级版‘问题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未来怎么样、目标是什么’的关键问题,对标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指标,开展自查,找出差距,及时改正,定期发布营商环境报告。”刘轶梅说,政策制度供给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此要优化政策制度环境。新区应在国家发改委《哈尔滨新区总体方案》指导下,不断完善各项规划、实施方案等,进一步围绕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和人文环境,加强制度供给。并参照其它国家级新区的制度供给,推出类似“招商十条”、“互联网十条”等简单明了、务实高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刘轶梅说,新区应该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有大作为。应建立健全新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整合新区政务信息系统,实现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同时,发挥新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作用,拓展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的数据集成推广与应用,为企业和居民带来更高效便捷政务服务,实现24小时全时办理,一网办理。

“‘放管服’改革主体是政府各级职能部门,新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刘轶梅建议,新区要在已经组建的行政审批局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职能,做好审批事项分类,开展标准化审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