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遊,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

蘇州古典園林至今保存完好並開放的有,始建於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藝圃,清代的留園、耦園、怡園、曲園、聽楓園等。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因其精美卓絕的造園藝術和個性鮮明的藝術特點於97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在這裡就由小編簡單介紹一下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吧!

滄浪亭:

滄浪亭,位於江蘇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滄浪亭

網師園:

網師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南部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距離上海虹橋機場約120公里。是蘇州園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園代表作品。網師園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後廢。至清乾隆年間(約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並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

網師園幾易其主,園主多為文人雅士,各有詩文碑刻遺於園內,歷經修葺整理。網師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臺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佈局緊湊,以精巧見長。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網師園

獅子林:

獅子林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屬於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獅子林同時又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佈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

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獅子林

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一座園林專題博物館。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拙政園

藝圃:

藝圃,又名醉穎堂、藥圃,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內天庫前文衙弄5號,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41年)。

藝圃總佔地面積約為3300平方米,住宅佔了大半,園林面積儀約1300平方米。藝圃前為住宅區。宅西為園林,面積為3000餘平方米。住宅區前後廳之間均有院落,以磚雕門樓貫通。藝圃保存了明代園林的風格、佈局和造園手法,以簡練疏朗、自然質樸取勝,構築精巧,園景幽致,可稱明代住宅園林中的佳作,且為文震孟等名人故居所在,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藝圃

留園:

留園,是蘇州古典園林,位於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以園內建築佈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全園大致分為中、東、西、北四部分,中部為原留園所在 。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留園

耦園:

耦園,原名涉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倉街小新橋巷,為清順治年間保寧知府陸錦所築,取陶淵明《歸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之意,黃石假山是耦園的特色。耦園東部舊址原為清雍正年間保寧知府陸錦致仕後所築“涉園”,又名“小鬱林”。後為崇明祝氏別墅。 耦園為全國重點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遺產。

耦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故名耦園。 耦園三面臨河,一面沿街,宅園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 南北駁岸碼頭是耦園特色之一,盡顯姑蘇“人家盡枕河”的特色。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耦園

怡園:

怡園,蘇州的古典園林,位於市區人民路原43號(現1265號),現有面積6270平方米。怡園為清光緒年間所建,園分東、西兩部分,園西舊為祠堂,園南可通住宅。因建園較晚,吸收了諸園所長,如復廊、鴛鴦廳、假山、石舫等。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怡園

曲園:

俞樾故居即曲園,位於蘇州市人民路馬醫科43號,2006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俞樾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資助,購得馬醫科巷西大學士潘世恩故宅廢地,親自規劃,構屋30餘楹,作為起居、著述之處。在居住區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則全"之意,構築小園取名"曲園",宅門懸李鴻章書"德清餘太史著書之廬"橫匾。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曲園

聽楓園:

聽楓園是一處始建於清代的古典園林建築。位於蘇州金太史巷旁的慶元坊12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清同治光緒年間,曾署蘇州知府的湖州人吳雲築宅園於此,因園內有古楓婆娑,名“聽楓園”。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聽楓園

環秀山莊:

環秀山莊,位於江蘇蘇州城中景德路。原為五代錢氏金谷園故址,幾經易手,多次擴建,清道光始稱環秀山莊,又名頤園。 環秀山莊,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 。環秀山莊面積雖為3畝,卻集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傳統藝術於一身。突出了園林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淺談古城蘇州那些比較出名的古典園林,品味古典之美

環秀山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