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老昆明”是那座停留在舊時光裡的春城,漸漸消隱在光影斑駁之間,被人們淡忘;

“老昆明”也是一群見證了昆明變遷的老人,他們生活在現代化的都市中,卻只能在回憶裡找尋自己的歸屬感。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自從35年前來到雲南日報社工作,王學沛便定居在了昆明。

“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85歲的他喜歡在家讀書看報、撰寫新聞評論。兩個20多歲的孫兒時常回來陪他們吃飯,高校裡的大學生們喜歡找他交流,雖然身體不大好,但有老伴兒悉心照料,日子過得平靜卻也幸福。

難忘·食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1950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的王學沛隨部隊向西南挺進,解放昆明後接管了糧食部門,在這裡度過了半年難忘的時光。

“那時候,農民把水果挑到街上賣,要削好皮才遞給你吃,而且削完整個水果,皮不會斷、手不沾果肉。”如此周到的服務讓王學沛至今回憶起來仍讚不絕口。

在昆明,過橋米線一道不容錯過的美食。“以前的過橋米線和現在吃法完全不一樣。”他有些遺憾地說。曾經白糯的米線不甘只浸泡在雞湯裡,食客面前一般擺放著幾個分裝著不同佐料的小碟子,一撮燙熟的熱米線要在不同風味裡分別蘸過後才送到口中,那味道怎能只用一個“爽”字來形容。米線跨越一個又一個碟子的過程,稱為“過橋”。

難忘·歌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和美味同樣難忘的,是昆明大街小巷傳唱的“流行音樂”。《小乖乖》《小河淌水》《趕馬調》等雲南民歌在當時頗為風靡。“哪樣長在海中間,哪樣長長街前賣”雲南本土方言搭配特色小調,王學沛聽了之後覺得很新奇。

“提到雲南民歌,一定要說說黃虹,那是老一輩人的偶像。”一個昆明東郊農家女孩,小時候經常尾隨在花燈社團後面,從吳井橋追到金馬寺,從金馬寺追到曇華寺,看花燈、聽滇戲,從此開始學習音樂演唱。在1953年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歌舞演出大會上以生動獨特的雲南民歌征服了所有聽眾,觀眾席中郭沫若和梅蘭芳兩位藝術大師遞上紙條,要求黃虹再唱一曲……雲南民歌就這樣驚豔了全國,一步一步走上了世界舞臺。

除了雲南民歌,老昆明城裡的一些路演藝人也讓王學沛大開眼界。在正義坊、南屏街邊,偶爾會有人賣藝賺錢。一次,他聽見有人用二胡拉奏著不知名的音樂,越走越近後,才看見這位民間藝人竟然是用小鋸子在拉二胡:鋸子在琴絃上反覆摩擦,不但沒有把琴絃鋸斷,反而流淌出悅耳的音樂,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難忘·故人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王學沛與昆明似乎有著一種不解之緣。1981年,先後在《新疆日報》《十四冶工人》做過記者的他回到昆明,到《雲南日報》的晚刊《春城晚報》工作,主要跑城市新聞,直到1994年退休。

這期間,他騎著自行車四處採寫,昆明城各地的位置早已熟記於心;這期間,他用新聞報道記錄著城市變遷,從評論“裸體畫展覽”到批判“貴族學校的興起”;這期間,他結識很多好友,聆聽著這座城市更多的故事:歷史、民俗、風情……

“娃娃死了樹上曬”這曾經是雲南一個特有的“奇怪”風俗,在雲南的部分村落,孩子夭折後需在樹上懸掛幾天才入土安葬,這讓王學沛對雲南當時的十八怪產生了興趣,他開始四處查找資料、到雲南各地走訪、找當地人打聽,把散落在雲南各地的“怪談”整理成了文章。

“我退休後寫了一本書叫《漫談雲南十八怪》,現在流行的雲南十八怪很多都找不到歷史依據,我在一個‘老昆明’的幫助下,瞭解了很多雲南本土的習俗。”王學沛很感謝曾經在雲南博物館工作的李孝友先生,兩人曾是好友,但現在因李先生多次搬家後便失去了聯繫。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時光輪換,昆明已然變了新的風貌。

儘管步入高齡,提起“老昆明”,王學沛仍能清楚地說出過去的人、事,津津有味且飽含深情。因為不會用智能手機,不瞭解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他總是自嘲道“我現在是被社會淘汰的老人咯”,外面的街道變得越來越陌生,除了飯後散步,他很少出去逛街。


老昆明人:忘不掉的事,就銘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