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看《知否》解析古代上流社會閨閣教育

最近追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發現古代上流社會對女子的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並不是像我原來所想的那樣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

盛明蘭把繼女蓉姐兒和侄女嫻姐兒送去女子學堂讀書,除了識文斷字,還學處世之道。明蘭甚至親自教兩個女孩子看賬本。兩個女孩看出了賬本中的許多問題,明蘭就啟發她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後來,兩個女孩子說出來的話,非常有見地。

看《知否》解析古代上流社會閨閣教育

蓉姐兒說:“這位外管事辦差多年了,一開始還挺老實的,後來博得了院裡人的信任,就少了這個顧慮,就虛報高價,從中吃錢。可咱們自家也有錯,縱然是用老了的人,也很應該時時督察。”

蓉姐兒通過查看賬本發現賬本問題,於是尋找人證物證,通過分析得出了外管事貪汙的結論,並推演出外管事貪汙的心路歷程。最厲害的是,蓉姐兒並沒有一味批判外管事的貪婪,同時檢討了自家作為管理者的失察之責。

這是一堂多麼現代的MBA管理課程啊!不僅有案例分析的方法論,還有關於人性的探討。想當年我在她們這個年紀時,還完全不懂社會和人心,只是個內心叛逆的小妮子呢。

看《知否》解析古代上流社會閨閣教育

劇情前溯,盛明蘭小的時候,和哥哥姐姐們一起上過家塾。課業之餘,明蘭跟著家裡的丫鬟和媽媽學習刺繡,時不時地做個香囊/鞋子之類的孝敬給家人朋友,這也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讓人靜心養性的課外興趣班了。

後來,因為大姐要出嫁,祖母請了從宮裡出來的教養嬤嬤,來教幾個姐妹一起學規矩禮節等。不要說這是繁文縟節,現在不少人也在學我們這個時代的禮儀課呢。

看《知否》解析古代上流社會閨閣教育

在電視劇中,明蘭身邊有那麼多個丫鬟伺候著,一二三等丫鬟加起來得有一二十人。真是讓人忍不住想要痛斥那個時代的奢侈,呵呵其實是羨慕得很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誰不喜歡啊?後來,明蘭出嫁時,很多丫鬟也都陪嫁了過去,甚至把一整房的僕人陪嫁過去(叫陪房)。這些陪嫁的丫鬟管家之類,就是明蘭的左膀右臂,幫助她打理裡裡外外的事務。

我這才明白,為什麼明蘭身邊要有這麼多使喚的人,而且讓她小小年紀就單住一個院落。這不正是在實踐中教會明蘭怎麼識人管人嗎?同時還可以培養出一批自己的得力干將和忠心老僕。

看《知否》解析古代上流社會閨閣教育

明蘭的祖母,想當年是勇毅侯府的大小姐,一等一的門第,受過良好的教育,且一輩子歷經重重磨難,是一位通透世情、見識過人的老人家。有這樣一位“高級教授”啟智明性,明蘭能成為這樣一個七竅玲瓏心肝的明蘭,也是情理之中。

梳理了一遍明蘭所接受的教育,我們發現,這是實打實的素質教育,完全不遜於我們當下的大學生所受的教育。當然,明蘭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是匱乏的,但明蘭識人性,懂交際,遇事沉著,謀定而後動,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看《知否》解析古代上流社會閨閣教育

封建不見得都是糟粕,現代不見得全是先進。讀史可以明智,看電視劇同樣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