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自由與愛情》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由詹姆斯·伊沃裡導演,影片獲得了第69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提名,並斬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3項獎。影片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同名作品,以女性主義的視角進行對階級偏見、傳統門第觀念的批判與反諷。而其中對個體自由精神、美好純粹的愛情本質的探尋,使得影片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英國“遺產電影”的里程碑

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儘管“遺產電影”(Heritage Film)並非一個常見的通俗用語,但絕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晦澀概念。顧名思義,就像展示文化遺產一樣,用電影這一流行文化手段力圖以考究的影像方式再現還原傳統的英倫文化,代表著一種國族認同與文化傳承。而八九十年代的“遺產電影”,通常改編自福斯特、簡·奧斯汀等知名作家的小說,例如《霍華德莊園》、李安的《理智與情感》等。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它們通常多采用慢節奏的長鏡頭、古田油畫般的靜態構圖、優美輕柔的配樂,具有傳統田園牧歌般的意蘊。與此同時,它們具有一定的反思與批判性,但不過分反叛與銳利;具有一定的冷幽默與調侃戲謔口吻,但不過度浮誇、喧囂,正如低飽和度色彩(淺綠色的原野田園詩意、昏黃色的燈光溫暖灼人)傳達出的柔和、溫馨、清爽與愜意。收穫了不同審美習慣、文化層次的觀眾的推崇與喜愛。

而對於非英語文化下的觀眾,除了從視聽語言上直觀感受影像魅力外,對主題故事的瞭解首先依託於選角的精準與演員詮釋的生動鮮活。因此,《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除了工整平穩的文本、精緻講究的畫面,演員自身形象與表演的出色將影片通過好萊塢與奧斯卡強大話語輸出體系,推至全球更多的觀眾。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本片中代表著傳統舊觀念的是女主角露西的未婚夫塞西爾,與表姐夏洛特,這兩個人物也是瞭解文化背景的關鍵。塞西爾是傳統英國男權社會的價值體系踐行者,行為刻板、舉止沉悶、思維閉塞、附庸風雅、矯揉造作,擁有金錢和權勢的他,是傳統價值標準下的優秀男性,但這種思想僵化與不知變通,卻是現代價值觀最大的枷鎖與桎梏。丹尼爾·戴-劉易斯作為目前奧斯卡影帝紀錄保持者(3次),英國人、愛爾蘭人、猶太裔的多重身份使得他在塑造角色時有著天然的諷喻效果。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表姐夏洛特,是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精神狀態與道德標準的典型具象體現,她出身貧窮、思維保守、行為刻板,潛意識中在維護著“體面(Decency)”——一種陳舊的秩序、腐朽的行為準則;而作為一個未婚的大齡女性,她卻無時無刻不在一種孤獨、落寞之中,她自身即是傳統階級觀念的殉道者,正是受害者與維護者的雙重身份促成她後面對露西愛情態度的轉變。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在出演《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時,瑪吉·史密斯已經拿到了兩次奧斯卡獎,她獨一無二的英式冷幽默、半生舞臺經驗練就的肢體語言魅力,已經駕輕就熟無需刻意矯飾。從新世紀初的《高斯福莊園》到近來的《唐頓莊園》,作為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紀錄保持者(先後共4次獲得英國學院影后),瑪吉·史密斯一直是銀幕上的英式價值代言人,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在詮釋傳統的、典型的英國女性。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他們的表演魅力在於並非單純地再現一種過去的行為習慣,而是刻意強調外在形體與神態的僵硬、制式與現代行為標準下的率性、浪漫、隨和形成一種很直觀的差異,不僅有著很強烈的視覺反差,諷刺感與戲謔性十足。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女性視角下的個體成長

如果說群像表演是不同語言文化的觀眾瞭解故事背景的最簡單入口,那麼影片由原著到電影劇本的改編過程中,更進一步明確了電影的劇情主線與核心精神。無論是代表著傳統保守女性的表姐,還是代表著主導權力結構、將女性物化的男性角色塞西爾,抑或是自由、反叛的愛默生父子,他們於劇作結構上服務於一個主題:露西的成長

。這種成長是建立在多重二元結構上的,現代價值對傳統禮教的衝擊,女性覺醒對男性主導的反叛,佛羅倫薩的浪漫激情與倫敦的保守沉悶。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首先是“窗”意象的切入。影片的開頭,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旅行的露西,在傳統英國的貴族禮教薰陶下與門第觀念規訓下,展現出的是大家閨秀般的優雅莊重。但外表的文雅克制、循規蹈矩顯然無法掩蓋住她內心的火熱與激情,因此她總是處在一種悶悶不樂的沉鬱狀態之中。此時,窗戶成為了一種“心靈的窗口”,在現實空間內是露西封閉的旅店內唯一可以看見外部世界的地方,而它更象徵著

一種精神世界的開拓口,是露西內心潛在的對自由嚮往的投射,因此譯名“窗外有藍天”便是此種含義的外化。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隨著視覺空間由封閉室內轉向開闊的外部,大廣角鏡頭的俯拍之下,那些健碩強壯象徵著男性陽剛之美

的雕塑、熱情洋溢活力四射的意大利人、南歐風情的建築繪畫音樂帶來的關於愛情與自由的藝術啟蒙,給了她更進一步打開心扉的力量。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而她邁向精神自由、成長為具有現代獨立人格女性的關鍵一步,仍舊是兩位男性角色所帶給他的。喬治喚醒了她對美、自由、真理的嚮往,而塞西爾於他而言是虛華偽善的上流社會一分子,不僅迂腐可笑、沉悶無趣、滑稽傲慢,更是將她看作是一種物件裝飾而無法產生靈魂上的愛慕與共鳴。因此,在傳統價值的迂腐沉悶與現代價值的通達包容的對比之下,露西勘破塞西爾本質的一系列思想鬥爭水到渠成。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愛默生、喬治父子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它們是宮廷片、莊園片中並不常見的“工人”、“平民”角色,他們身上沒有貴族式的酸腐、刻板,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由與活力。父親的穩重務實、老練和藹又風趣幽默。而喬治作為影片中女主角的戀人,角色寓意是不言而喻的,一個現代價值體系下的優秀青年,一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與浪漫主義者,性近自然、天真坦率、熱情誠摯

。他們的勸導、撫慰與指引才堅定了露西打破階層偏見、衝破世俗桎梏、擺脫自我逃避、直面內心天性的信心與勇氣。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愛情與自由的啟蒙之歌

從中國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法國劇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的《茶花女》,愛情與婚姻的矛盾衝突,階層間的隔膜,陳舊腐朽道德觀對個體天性與內在精神世界的異化,是貫穿東西方文化發展的一貫命題。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女主角露西從愛情萌發與服從貴族禮教的壓抑,到困惑迷惘中的質疑與掙扎,再到徹底掙脫鎖鏈後的覺醒與自立,這種寓言般、極具儀式感的女性成長曆程,傳達了一種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普遍理想,即是渴望一種無關乎金錢財富、階層背景、社會地位的愛情,一種忠於個體內心對美的真實感受、以捍衛真理為目標的價值標準。

無情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曾提名8項奧斯卡,不該被忽視

同時,它呼喚一種開拓與反叛的精神,即是敢於質疑、反思並批判那些看似冠冕堂皇、優雅精緻,實則禁錮人心、壓抑天性的虛情假意、徒有其表的陳腐道德準則,轉向對那些真正的淨化心靈之美、包容通達之愛、關懷人性之善的追尋。因此,“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的深層含義即是:去偽存真、激濁揚清、去惡揚善,忠實於自己內心真實、自由的感受,打破自己內心的桎梏,在探尋與自我提升的過程中,獲得內心充實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