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進入交易市場時,最初的動機是什麼?

小張有料


我最初入市的動機就是賺錢,結果越想賺錢越虧。每天追漲殺跌,先是做股票,後來覺得股票不過癮又轉到做期貨,毫無意外仍然是虧損累累。最多的時候做期貨3分鐘虧了8萬,要知道那時候我上班一個月才3000塊錢。換句話說,我3分鐘把兩年的工資都虧出去了。雖然當時很痛苦,很多人可能熬都熬不過來。但我是一個不輕易認輸的人,痛定思痛,我開始認真的學習總結,每天覆盤看圖表,學習寫程序統計歷史數據,後來自己寫交易模型,慢慢慢慢地開始盈利。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次交易時一想到這筆交易一定要賺錢,一定要賺錢,結果往往都會虧錢。如果想這筆交易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按照我的程序,我的計劃在認真執交易,歷史統計的結果和我的交易邏輯使我深信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是賺錢的。結果果真賺錢!


簡然財經


要說起初進入交易市場的動機,不怕大家笑話,一個字“窮”。狼哥出生在山區,生下我的時候父親58歲,也是人們常說的老來得子。

當我讀完初中的時候,父母已歲數很大,供我讀書已經很艱難。狼哥只好放棄在校讀書,在外打工供讀學業。等真正畢業之後,進入了電子工廠做技術員,月工資3000~4000元。如果說對於有房有車的人來說,很滿足。可原本家境貧困的狼哥,一想起年邁高齡的父母,想起房車,不得不尋求賺快錢的路。

可是,賺錢心切,也讓狼哥栽了一個大跟頭。剛步入股市那會,什麼都不懂,別人說什麼就跟著買什麼。第一隻股票正是2007年牛市尾巴的600251冠農股份,讓我賺的很足,從50元起步,短短時間漲到了90元,真是讓狼哥嚐到了甜頭,更讓狼哥感覺到賺錢如此容易。在頭腦高度發熱之際,將本有不多的積蓄全投入了股市。不幸,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賬面日日縮水。眼看錢不多了,那時又聽說權證來錢反身快,將虧損剩餘不多的資金又割肉轉戰了權證。結果,徹底讓狼哥奔潰了,血本無歸,幾乎虧完了所有的資金。

錢是虧完了,整個人也奔潰了,但還是想翻身。狼哥相信只要努力,終會有賺錢的一天。從此,開始不停學習,跟隨名師、大咖,總結研究屬於自己的交易提醒。從理論知識——模擬交易——實盤交易,再次拼湊5000元起步,不急不貪,一步一個腳印,嚴格按照定位——套模——執行的策略,讓自己的賬戶慢慢變大,讓盈利持續崩盤,直到今天狼哥的穩定。

有了完整的交易體系,錢也是真的賺到了,可正真有能力孝敬父母的時候,他們的時間不多了,享受我們給予他們的太少了,父親在2015年去世了。又到清明節,想起這些也是滿眼的淚水……

這是那時回家看完父母的照片



西北狼VS


我是1995年進入交易市場的。記得那個時候我在廣東惠州淡水上班,工資也就1000元左右。我開戶的證券公司是南方證券,後來南方證券出了問題,就把我轉到現在的中投證券。

當初開戶時,其實沒什麼別的想法,關於炒股的書都沒有看過,什麼基本面、技術面都沒聽說過,就是奔著掙錢去的

開戶後,我還記得我當初買的第一支股票,叫許繼電氣,買了差不多10000元。買入後,這隻股票就開始跌,我就沒去管它。那個時候根本沒電腦炒股一說,要看股價只有兩個途徑:一是看報,股票不多,報紙每天都登股價;二是去證券交易大廳,那裡是實時交易價格。由於在上班,白天不可能去證券交易大廳,只能晚上找報紙看看價格到底怎麼樣了。

由於大盤熊市(那個時候沒這個概念,總是認為反正都會漲回來的,跌就跌吧,抱住無所謂的態度),許繼電氣一路下跌,到後來我就很少去看它是漲是跌了。這樣一直到2000年,我因為考上廣州暨大的研究生,另外,我一直沒買房,一直在考慮去哪裡落戶的問題,畢竟小孩也誕生了。在廣州上了幾個月學之後,感覺廣州不錯,對外地人很包容,無論貧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間。所以,我和老婆商量,決定定居廣州。

在搬家的時候,才想起來我還有一隻股票沒處理。趕緊去證券公司,發現原來的證券公司不見了。這時第一感覺是不是被騙了,經過打聽,說是南方證券被中投證券接管了。趕緊找到當地的中投,一查股價,天哪,等了6年,沒等到漲回來,反而價格已經腰斬了。沒辦法,要搬家了,不賣不行,再加上到廣州後打算買房,揮淚斬倉出局,虧了5000元左右。這一次炒股經歷,讓我終生難忘,因為這件事也被老婆數落了好長時間。

現在想起來,那時我年輕,沒什麼社會閱歷,顯然菜鳥一枚,入市就想掙錢,簡直太可笑了!這麼多年來,在交了當初的N個5000學費之後,我終於開始迴歸原點,從心出發。

祝福我們彼此吧!歡迎說出你的故事,讓我為你點贊。


股市現金流


為了💰啊~

模樣不咋地,沒背景,沒高學歷,沒閱歷,工作了,每月不到1000大洋,唯一知道有錢的途徑,就是好好工作,然後省啊,減少吃穿住行一切支出,攢錢。

這樣,也叫在工廠做了一輩子的父親安慰,覺得自己的娃掙得比自己多了。

夠省,夠摳門,就可以有錢,就沒有那麼窮。一度,在我的世界觀裡這就是真理。

同事裡最光鮮的一個,是倒騰郵票來的💰,後來又倒騰股票,也掙了💰。他說服我去做的股票,理由很簡單,他說,老唐都能去做的事兒,你有啥不能做。

老唐是農村來的務工人員,40多歲,在單位攬點零活,有活幹,就有收入,沒活幹,就沒收入。一週出版一次的證券報,3塊錢一份,週週買,從不落下。

那時候,我眼裡,3塊錢,是很貴的報紙了,一般的報紙,也就3毛5毛,1塊錢在單位門口買個韭菜餅,油浸浸的,香,可以當午飯。把💰省下來,我就有錢了。

多少是有錢?總有個概念吧。同事說。

20萬。這是我那時的回答。

20萬能幹啥?同事很不屑。

20萬,我就不上班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用當下的話,20萬,那時候在我心目中,就是當下的苟且與詩和遠方的分界線。我以為,同事的不屑是他有,我的很傻很天真是我沒有,不但我沒有,我家也沒有,需要5000以上的數字,以前的途徑是借。

同事說,你做股票吧,你比老唐年輕,比老唐有文化,比老唐多一個鐵飯碗,老唐都敢做的事兒,你有啥不敢?

有一次,在和訊,有個大約畢業沒幾年的小朋友,說他做股票,為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我已經被股票顛了很多個來回了。為五斗米折腰,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兒,至少可以在退潮的時候,雲淡風輕地回家喝碗粥。


小手衝啊


最初進入交易市場時的動機說起來有點好笑,我的動機和大部分人可能不同,當初只是為了好奇加好玩。如果我要是對證券感興趣的話,不說02年或03年吧,最少05或06年是一定會進入的,因為那時身邊的同事很多人都在玩。天天湊在一起就是討論股票、期貨,如果要想進入市場的話,完全滿足條件,可是那時的自己真的對證券交易不感興趣。

當時剛從學校走向社會,再加上對投資根本就不認識,股票在當時還是一個很新奇的事件,對我的吸引力遠沒有CS和籃球大,當時CS是最火的時候。直到08年,才進入了股票市場,一方面是從學校到社會的那股新奇過去了,該玩的能玩的也都玩夠了;另一方面結婚後心態發生了變化,加上06年牛市,周圍的同事入市的越來越多,天天喊我玩的也多了,就這樣,進入了股市。人們不都說嗎,要有相同的愛好才能處好關係嗎,或許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因為那幾年到了人人都在談股市的地步,好像你不玩股票就落伍的樣子。

剛進股市那會還真不是抱著賺錢去的,只是感覺的好玩加好奇,再說了什麼都不懂,憑什麼賺錢,我從不相信天上會有掉餡餅的事,就這樣進入了股市。還記的第一隻股票買的是蘇泊爾,三四天的時間從16塊多,漲到了18元,賺了幾百元,高興壞了,就這樣進入了股市,然後開啟了長達6年的賠錢生涯。中間一邊賠著錢,一邊學習著股票知識。

當然,當時投入的資金很少,家裡父母不用自己照顧,還在工作,老婆和我也在上班,家裡面沒有閒人,就算了買了房子手裡面也不算緊張,最少每個月還有工資發著。所以,賠點錢也感覺不到什麼,只是激發起了我的興趣,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到股市裡,讀了大量的股市書籍,漸漸有了自己的交易體系,從開始的虧錢到後來的盈利,與股市結下了緣分。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互動交流,我是禪風,點贊關注,後面的內容會更精彩


淡淡禪風


主要原因是窮!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當初聽說做期貨可以融資,只要你分析的好,努力研究就會賺很多錢。

同時,看了美國華爾街的電影,極具震撼,真正認識到金融的厲害,不僅僅收入高,而且可以控制非美國家的金融市場,尤其是經歷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很多企業紛紛倒閉,匯率股市債市暴跌,把東南亞國家經濟一夜之間打回20年前,令人震撼。

所以在以上朦朦朧朧的想法進入到中國國際期貨公司做交易員,然後做到研究院院長和投資部總經理,全球的大金融機構高手如雲,給我們系統培訓,包括索羅斯給我們上課,講述如何擊敗英國逼迫其退出歐洲貨幣機制,獲利10億美元💵。

經過20年的交易訓練和全球化研究,逐步掌握了投資的技能,基本可以穩定的交易獲利,同時研究教育也越來越有發展。

當初因為窮,現在更多的是服務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發行合夥產品,所以金融投資是個好行業,但其必須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學習才行。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我是俗人,當初開始交易就是為了掙錢,當時雄心壯志希望通過交易實現財富自由。

那時在國外待了兩年回來,休整了半年無事可做。

2012年春天開始接觸黃金交易,那年春天美聯儲主席還是伯南克,黃金在歷史高位1800美元/盎司。伯南克講話黃金當晚跌幅1000點。相比較那時的行情當下市場可謂安靜很多了。下圖是伯南克,現在美聯儲的主席已經從耶倫換成鮑威爾了。

自己從學習k線開始。從k線的OCHL,到k線的組合形態,再到趨勢的概念,從均線,macd,甚至江恩大師圖表,道氏理論,波浪理論,通道理論,市場最基本的技術指標我都接觸或是用過。

當時也有做交易記錄的習慣,現在翻看當時的記錄實在可笑的聊不得,(居然想要識別假突破和v型反轉),那時想要走的是一條永遠走不通的道路。希望找到一種指標可以準確的預測市場,找到市場運行的規律,實現財務自由。

後來逐漸有了建立交易模型的想法。通過大量的覆盤,慢慢的對於市場和交易理解就不同了。

大量覆盤:不同的指標在交易中的表現是相似的,真的沒有哪一種優於另外一種。

多指標過濾和多週期過濾,只能改變交易結果的分佈,交易頻率接近之後結果會趨同。所以過度優化交易系統是沒有必要的。

最重要的:行情是不可被預測的。盤感是靠不住的。

交易系統存在很多邏輯上的可能性,但是可執行強是交易系統設置的最基本的出發點。現在的我交易過程中我寧可放棄一部分利潤也要求交易系統的可執行性。理論上在完美的邏輯不能落地執行都是空。

請記住:市場中的機會有些屬於我們有些不屬於我們。懂的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是最重要的。

總結:最近總是有人問我關於交易的問題,都能看到我之前的影子。(^-^)


外匯期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進入交易市場時,最初的動機是什麼?

我進入期貨市場最初的動機是:跟我的專業有關,我大學主修的是金融專業,為什麼選擇金融行業,歸根結底就只有三個字:來錢快。畢業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進入到現在的公司,一直待到現在。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旦進入這個市場,想要在脫身出來,就得蛻皮好幾層。

交易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職業,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世界上散戶交易者會快速的被時代淘汰,而如果真的想在交易方面有所作為:

就應該做一個不做幻想,腳踏實地的交易者;

做一個心胸寬闊,包容謙虛的交易者;

做一個擁有主見,當機立斷的交易者;

做一個謙虛謹慎,直面缺點的交易者;

如果經過長時間的嘗試與折磨,你還是不能做到上面的幾點,我還是規勸您儘早離開,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創造財富的方式,別讓交易把你的生活折磨的不成樣子,也別讓親人跟著你擔驚受怕。

做一個對社會有益、對家庭負責的人吧,人生除了交易,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真的不必過於糾纏,也不必為此荒廢美好時光,世界上沒有人能救你,只有你自己!

做期貨什麼是理想的進場點?通常情況下符合下面3個條件,基本上可以說是比較理想的進場點:

①.如果進場操作是正確的,短線單盈利之後,可以轉化為波段單。

②.如果進場操作,市場的走勢和預期的方向相反,止損被執行,損失要小。

③.如果止損被執行之後,同時具備反手操作的位置。

這些條件也可以用在壓力線向上突破或者支撐線向下突破的時候,在線附近快速跟進操作,對了,短線單或許可以直接轉化為波段單,如果遇到假突破,止損也小,同時具備反手操作的條件。

各位覺得呢?

有好的方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私信溝通,看到消息後會及時回覆的。

最後請各位投資者點贊、關注支持一下,謝謝。


悅瀾期貨大課堂


掙錢→_→堅持→_→賠錢


行走在人間的曼陀羅花


最初的動機基本上都是想著賺點飯錢夠生活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