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有上百個民族,為何沒有民族矛盾?

ght675361513


誰說印度沒有民族矛盾!

看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印度的前母子總理: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是怎麼被謀殺的吧!

老金給各位講解一下:

印度因為是雖然有上百個民族,最大的是斯坦族約佔總人口的30%,較大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

比起民族分類,印度人更多的是按宗教信仰分群,對於印度人來說,一個人沒有宗教信仰,是無法置信的事情!

印度宗教主要有四大宗教:印度教(印度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下面有眾多分支,當年英國人無法分清就統稱印度教)占人口的80%,穆斯林佔13.4%,基督教佔2.3%,錫克教佔1.9%,其他教派佔1.8%。

在中國人印象中,印度人都是這個樣子,其實裹頭巾的印度人是錫克教徒


有人說印度不是佛教發源地嗎?

老金說,佛教的統治地位早在印度的歷史上被其他宗教代替了,著名的那爛陀寺直到1861年才被偶然重新發現。

那難陀,曾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唐僧取經的地方


下面說說英迪拉甘地遇刺案:

英迪拉甘地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女兒,1917年出生,1959年當選印度國大黨主席,擔任尼赫魯的幕僚長,1964年尼赫魯去世,1966年英迪拉甘地成為印度第三任總理,在經歷嚴酷的國內和黨內鬥爭之後,英迪拉甘地逐漸變成一個鐵娘子;

在英迪拉執政早期,錫克教一直努力爭取更大的權益,錫克教雖然在全國人口中只佔1.9%,但在旁遮普邦卻是佔多數地位,有著名錫克教聖地金廟,1984年,不斷有錫克教和印度教徒衝突事件發生,占人口80%的印度教徒希望政府保障他們的安全,於是英迪拉甘地為了爭取印度教選民的支持,1984年6月3日,下令印度軍隊攻入金廟!

錫克教聖地金廟


這次事件造成646人死亡,4712人被捕,傷亡者和被捕者基本都是錫克人,被錫克人認為是對聖地金廟的褻瀆以及對錫克人的屠殺!

為了顯示自己維護教派團結,英迪拉甘地拒絕了安全顧問撤走錫克教衛兵的建議,結果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在總理府被兩個錫克教衛兵刺殺身亡;

在英迪拉甘地被刺殺消息傳出來後,全國再次掀起反錫克教暴動,又有不少錫克教徒被殺!


英迪拉甘地因為印度教和錫克教衝突中偏袒印度教被殺,而她的兒子拉吉甘地則是因為介入了另一個民族矛盾而被刺殺:

拉吉夫甘地1944年生於孟買,是英迪拉甘地長子,在英迪拉甘地大權獨攬的時候,除了兩個親生兒子,不信任任何人,著力栽培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準備接班,1980年6月23日,33歲的小兒子桑加伊甘地被任命為國大黨總書記之一,然而20多天後桑加伊甘地因為飛機失事突然死亡,

不得已英迪拉甘地只能把對政治不感興趣的長子拉吉夫甘地召到身邊,努力為他進入政壇鋪路,一年後拉吉夫當選為議員;

1984年英迪拉甘地遇刺之後,拉吉夫甘地被推選為印度總理;

拉吉夫甘地上任後,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領國斯里蘭卡在打內戰,

斯里蘭卡總人口2000萬人,主體民族是信奉佛教的僧伽羅人,佔74%,北部主要是信奉印度教的泰米爾人,佔18%;

斯里蘭卡著名景點獅子巖


斯里蘭卡泰米爾人一直認為受到僧伽羅人的壓迫,鬧獨立,泰米爾人有自己的武裝泰米爾猛虎組織,主張以暴力達到泰米爾人獨立,斯里蘭卡泰米爾人不多,只有364萬人,

但在印度南部,泰米爾人卻是一個大民族!有9000萬人之多!

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離斯里蘭卡只隔一個保克海峽,最窄處67公里,簡直就是近在咫尺!

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成為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的強大後盾,幫助訓練他們的武裝,並給他們籌款!

拉吉夫甘地面對泰米爾人在斯里蘭卡的分裂行動,採取了兩面派做法:

一方面力挺泰米爾猛虎組織,希望通過猛虎組織影響斯里蘭卡政局,同時獲得國內泰米爾人的選票;

一方面調停戰事,防止泰米爾人分裂成功,進而讓印度南部泰米爾人也效仿鬧獨立;

1987年在印度的壓力下,印度和斯里蘭卡簽署了和平協議,藉此出兵斯里蘭卡,

結果派去維持和平的印度7萬軍隊,卻和拒不接受停戰的泰米爾猛虎組織大戰起來!三年的時間,印度損失了一千多士兵,卻沒能消滅猛虎組織!

調停不成卻成了斯里蘭卡政府軍的友軍,幫助消滅泰米爾猛虎組織,也是奇葩了!

當然招致泰米爾人的忌恨!1987年拉吉夫甘地訪問斯里蘭卡的時候,就被儀仗隊中的一名泰米爾士兵掄了一槍托!

這還是小事,幾年後的1991年5月21日,拉吉夫甘地競選,到泰米爾人聚居的地方拉票的時候,一名給他送鮮花的婦女在他接花的時候,拉響了裡面的手榴彈!

結束了拉吉夫甘地的生命。


所以老金認為,這對母子總理的遭遇說明,印度是有深刻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只不過平時被掩蓋了而已。


關注 老金看世界 頭條號,老金為你挖掘重大事件之後的秘密!


老金看世界


誰說印度沒有民族矛盾的?印度現在國內每年有大約220多天是處於武裝衝突狀態,有60萬部隊長期駐紮在戰區,單單在駐軍這個方面每年的固定花銷就已經達到了180億~230億美元上下。這也是印軍跟巴基斯坦對戰老是吃虧的原因,畢竟拖累了太多主力部隊,導致印軍沒有多少機動兵力。

印度的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非印度教地區,這些地區之所以民族矛盾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宗教勢力的強推,印度是以印度教為主體的國家,這些印度教信徒以宣揚教義,傳播教義為目的,向非印度教地區強行傳教,這在當地引起了大規模的騷亂跟暴動。比如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實際上就是這種類型的問題。

一個是新佔領區問題。印度從打贏了印巴戰爭以後開始膨脹,在過去50年時間裡佔領了大約80萬平方公里土地,佔印度總領土的三分之一左右。對於這些新佔領土地的人來說,印度是侵略者,他們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都在反抗印度的統治。

現在印度政府對國內的民族矛盾也沒有好的處理辦法,所以才不斷挑起對外戰爭,這目的也是為了轉移國內的民族矛盾。


優己


印度國內共有100多個民族和400多個部族,他們擁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傳統習慣。不過,除了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等10來個人口數量較大的民族以外,其他的民族和部族的人口都比較少,但這並不代表印度沒有民族矛盾。


相反,由於印度政府在對待少數民族的問題上一貫比較強硬,因此印度的民族矛盾是比較尖銳的,只是印度政府自身擁有強大的力量能夠控制局面罷了。

印度的民族問題集中在東北部、西北部和南部三個地區,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於語言矛盾、宗教矛盾、民族地域矛盾和民族自治矛盾等問題。因此,說印度沒有民族矛盾顯然是錯誤的。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第一、比如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等地就一直是民族分離主義運動的重災區,寫是因為當地的土著民族一直將印度斯坦族視為外來侵略者,因此一直在謀求建國獨立。



第二、印度西北的旁遮普邦也是民族矛盾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地的錫克族就因為語言矛盾刺殺過印度總理。時至今日,錫克族與印度中央的矛盾也沒有得到緩解。


此外,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內還生活著大量的穆斯林,可是印度的國教是印度教。因此這些穆斯林與印度斯坦族的宗教矛盾也是愈演愈烈,而且誘發了多起穆斯林謀求獨立的武裝運動。


世界人文通史


前面大致都說到了:印度不是沒有民族矛盾,而是在這麼一個宗教氛圍濃重的文化中,民族矛盾要麼被宗教所掩蓋,要麼以宗教衝突的形式表現出來。

還可以從兩個層次延展一下:

1)影響最大的婆羅門教裡面的種姓制度規定,本身就是以民族(乃至種族)劃分界限的族群隔離歧視。它一方面“合理化”了族群歧視(信者不爭),即實際上掩蓋了其信眾之間民族矛盾;另一方面則逼使抗爭的族群投向其他宗教(以宗教對抗宗教)。佛教的產生(和在印度被毀滅)、伊斯蘭教的快速興起,都與此相關,因為都是信眾相互平等的宗教。

2)當族群以宗教為基礎“站隊”了之後,互相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就自然而然地更多以宗教對抗的方式出現,即:遵奉自己的神(或教義),攻擊異教徒。甚至,教內各民族的爭鬥也是如此,體現為不同教派的對抗,乃至創立新教(錫克教就是這樣產生的)。

這個過程中,當然是在一定程度上“攪亂了”民族矛盾的面目的。因為,宗教本身的規律是跨民族傳播的,所以,印度沒有純粹的民族宗教。於是,如果硬要以“民族矛盾”的角度來劃分的話,大致可以說:“印度教與錫克教的所謂宗教矛盾,其實主要就是印度斯坦族與錫克族之間的民族矛盾” — 其中,印度斯坦族是印度教信徒中的主體民族;而錫克族乾脆就是錫克教創教之後才產生新“民族”。其他的宗教之間的矛盾都大略如是,只不過其“民族成分”要複雜得多......

由此,一般人們看印度的社會矛盾,直接從宗教著眼,要簡單得多;也就無需硬要再多此一舉地做“民族劃分”了。這個現實並不代表“印度沒有民族矛盾”。


rockylaw


民族矛盾深刻得很,沒看到印度警察對印度貧民都是用棒棒使勁錘嗎,俺就比較好奇一點在現代化資訊發達的今天要求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印度哪些貧民還能孬種多久

俺就服印度的聖人甘地,和中國的聖人孔子一樣哪麼逗人喜愛


xynamjg


印度的民族眾多,在全世界各國中,堪稱民族博物館,其民族數量遠遠不止“上百個”。

印度國內的民族矛盾不僅有,而且非常嚴重。

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斯坦族”僅僅佔全國總人口的30%,遠遠達不到“全國主體民族”的程度,而且,“印度斯坦族”內部甚至連膚色、宗教等方面也不盡一致,分為許多個相互差異的分支。

在“印度斯坦族”之外,人口超過一千萬的民族非常多,其中,超過三千萬人的民族就達到了約十個。有幾個民族的各自人口甚至達到一億!

印度既缺乏主體民族,又未能有效建構起“國族”的概念,許多民族仍然呈現畫地為牢的分佈格局,有著強烈的地域自主意識,尤其是那些大民族。

這樣一來,印度的民族問題天然就很棘手。

更有甚者,印度的民族問題往往與宗教問題相互交錯,而印度是全世界著名的“宗教博物館”,宗教矛盾、教派衝突嚴重。這樣一來,印度的民族矛盾與宗教矛盾盤根錯節,很容易爆發激烈衝突。這裡僅舉幾例:

1.錫克人、錫克教徒與中央政權、與印度教教徒經常激烈衝突。1984年,衝突以金廟事件為導火索,發展到分離主義、“準戰爭”、全國多處大仇殺的地步。甚至總理英迪拉· 甘地也失去生命,被自己的貼身衛兵(錫克人)所射殺。作為報復,印度教教徒殺害了許多錫克人。

2.泰米爾人與中央政權的深刻矛盾,體現於語言、民族政治權益等多方面。

3.數量眾多的穆斯林與印度教教民之間、與印度當局之間尖銳矛盾,一直是印度社會的潛在的巨大火藥桶。這一矛盾又與印巴衝突相聯繫,很難化解。

4.印度東北部土著(黃種人為主)的分離主義運動曠日持久。例如,”阿薩姆聯合解放戰線”謀求以暴力方式將阿薩姆從印度分出去,暴力衝突持續許多年。


曉帆輕舟


你是聽誰說的,該不會是哪個軍事專家吧?印度怎麼可能沒有民族矛盾,你不說其他的聖雄甘地是怎麼死的?

在印度人看來,他們自己本民族內部的民族矛盾那都不算事情,為什麼對於他們來講,還有其他的矛盾需要解決一下。

印度信奉的是印度教,而巴基斯坦信奉的伊斯蘭教,由於宗教問題,兩個國家本質上是不可能兼容在一起的,所以兩個國家一直在鬧矛盾,英國人不搞一個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仍然還是要分割開。

對於印度人來說,他自己本身是有民族問題的,但是就像世界各國處理自己的民族矛盾的一種手法,自己內部爆發矛盾了,行,我就把內部的注意力轉移到外部去。

這種方法屢試不爽。你比如說菲律賓以前的那個齙牙哥,人家每次國內選舉力都不行了,嚎趕緊出去找中國拉出去罵一架,罵完之後,國內民族支持力就馬上噌噌噌往上漲,安倍晉三也完了這一個手法。

對於印度人來說,現實就有一個背鍋俠,巴基斯坦就在那處著呢,國內發生點矛盾了,往巴基斯坦頭上一扔,巴基斯坦就算有嘴也說不清啊。

除此以外,印度不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它是一個邦聯制的國家,這就造成了印度,他可以把矛盾化小,小事化了,一個地區爆發民族矛盾了,不會直接升級成為國家的問題,可以直接怪罪到地方政府說你們地方政府怎麼這樣的!國家政府不用直接為這些民族矛盾買單,這就是印度政府處理的另外一種方法,俗稱的冷處理,有的時候呢,由於水太深了,所以底下的那個礁石水草啥都看不清,等到時間一久,潮水退下,水淺了,那就看著清清楚楚了。時間是解決問題的一昧良藥。

當然,對於印度人來講,(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印度教本身所攜帶的那種宗教色彩也方便印度人管理自己的民族,什麼意思,種姓制度大家都聽說過的吧,國家就好像一個金字塔一樣,金字塔最好的好處就是什麼底座穩!發生了什麼問題,通過宗教的形式進行解決,也是一種處理方法。有的時候宗教的影響力甚至比國家還要厲害。

當然,對於印度人來講,自己身為印度洋的頭號大國,那自然不能夠被這些民族矛盾拖累了自己的大國夢,對於國內這些民族矛盾,印度的處理方法基本上都是壓著,不處理!


漩渦鳴人yy


提問者故意投石問路,明知印度民族矛盾多,才問的。

印度人種而言,其實看膚色面相都差不多,但隔閡最大的話,我想應該是宗教。印度是個挺奇葩的民族,這個獨立吧,那都是沒打過什麼仗,說白了就是傷我一千,損敵一十換來地 說白了就是我必須得獨立,你不給,好啊。我就不吃東西啦,絕食啊!耗著!還就真給耗成功了,終於獨立啦!比北方鄰居中國還早,可就沒北方鄰居國民的實力勁啊,這經濟啊,怎麼搞,就越搞越差距大啦!印度啊頂多也就欺負下錫金、尼泊爾等小地方,能吃的先吃,不能吃的,鎖著!經濟、軍事什麼的,看我臉色回頭又是一大棍,怎麼得,不服!可人家那是關係到位了,


陸大發


頭條能不能特碼的審核一下這種提問的資格啊?發現好多大腦發育不健全的提問,我都快覺得這頭條是被學齡前兒童承包了。


東風劍玉柳斜


因為你的孤陋寡聞才會提出這樣的弱智問題!印度的民族矛盾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你去百度上查查再回來提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