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一、唱腔

中國戲曲最顯著的特徵是“以歌舞演故事”,其中唱腔和怎白屬於“歌”的成分,做工和武打屬於“舞”的成分,“唱、念做打”四種表現手段共同構成了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基本特徵在這四種基本功夫當中,“唱”當之無愧地位列“四功”之首。

作為戲曲藝術的最顯著特徵的“唱腔”,不僅是戲曲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同時也是戲曲各表現形式當中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成分。

鑑於唱腔在戲曲當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譽為戲曲藝術的靈魂。唱腔除了特定情況下的吟唱之外,其顯著的表現特徵體現在唱腔都是在文、武場樂隊的伴奏下進行的,根據不同的戲曲聲腔特徵而採取不同的音樂唱腔進行藝術表達。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唱腔講究吐字歸韻、以氣促聲、以字行腔、以情帶聲,從而達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唱腔作為戲曲演繹故事、推進戲劇矛盾衝突、外化人物內心情感等最突出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其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戲曲唱腔在美學追求上強調“唱似說”,意思是儘管唱腔都有著規定的音樂旋律和固定的節奏、複雜的表現形式,但在戲曲舞臺藝術的呈現上,追求的是藝術化和生活化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追求藝術的審美真實和生活的自然真實之間的相互融合。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唱腔是在生活自然語言的基礎上(包含生活中自然的外在語言和心理的內在語言)經過提煉誇張變形裝飾美化,改造成戲曲化了的藝術語言,採用特殊的、藝術化了的表達方式—唱腔加以呈現。它要求演員在藝術表現上把戲曲表演程式鍛造成自己的第二天性,化勉強(程式化)為自然(被藝術化了的生活),唱腔與劇情和人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把“死曲”變為“活曲”,化這一類型的人物形象為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

二、唸白

唸白在表演四功”當中緊隨唱腔之後,位列第二,又稱“賓戲曲界有“千斤話白四兩唱”之說,運用了“千斤”和“四兩”的對此誇張來強調戲曲唸白的重要性。有人把唸白比作“是一種沒有伴奏的唱”。唸白在美學上的追求是“念似唱”,意指唸白雖然不像唱腔那樣有音樂伴奏的幫襯,但唸白一定要做到像唱腔那樣富有音樂感、旋律感、節奏感和韻律感。

熟知戲曲表演和編劇的清代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漁,在其專著《閒情偶記教白》中講到:“唱曲面易,說白易而難,知其難者始易,視其易者必難。吾觀梨園之中善唱曲者,十中必有二三;工說白者,百中僅可一二。”精闢地論述了唸白的重要性,以強烈的對比來糾正人們過於強調唱腔的重要性而輕視唸白的偏見。唸白的優勢在於它是推進戲劇矛盾衝突最簡單、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藝術表現形式。唸白在形式上大致分為韻白、京白、方言白三種類型。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一)韻白

韻白是一種極富音樂性、韻律感、節奏感的唸白形式。作為戲曲中最重要、最常用、適用範圍最廣泛的唸白形式,韻白適用的行當最為寬泛,如老生、小生、武生、紅生、青衣、花衫、閨門旦、武旦、刀馬旦、老旦、銅錘花臉、架子花臉、武花臉、方巾醜、官衣醜等行當,善於表現莊重、矜持、身份較高的人物形象,如《空城計》中的諸葛亮、《貴妃醉酒》中的的楊玉環以及《鍘美案》中的包拯等。

(二)京白

京白是京劇中唸白的一種表現形式,其特色是以北京當地語音四聲調值”為主要參照,經過藝術加工、裝飾美化形成的一種極富生活化韻律化、節奏化的唸白形式。與韻白相比,京白在表現形式上更富有生活氣息,具有通俗易懂的藝術特色。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京白一般適用於花且小生、醜行、花衫、武且、刀馬旦、架子花臉等行當的一些人物類型當中,在人物塑造上善於表現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機智勇敢、身份卑微等富有喜劇色彩的人物形象。京白多用於花旦和小丑的“小戲”,花且、小生和小丑的“三小戲”人物當中,如《小放牛》中的村姑和牧童,《程柯寨》中的穆桂英,《法門寺)中的劉謹、賈桂等。

(三)方言白

方言白是指用某一種地域方言為念白的表現形式,如各種地方戲中的唸白。在京劇當中一般適宜於塑造某一劇目當中的特定人物形象,以突顯劇情和人物獨特的典型個性。它在塑人物形象上的藝術特點是極富有地域性和喜劇性色彩,如付瓜園》中陶紅的山西方言唸白,《金山寺》中小和尚的蘇州方言唸白,《武松打店》中的大解差的山東方言唸白等。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三、做功

(一)基本功

基本功是戲曲演員必備的身體素質訓練技巧,也是戲曲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術手段。它主要訓練演員腿的軟開度、柔韌度以及上下身的配合和協調性般都要從10歲左右的娃娃開始訓練,以有利於柔韌度的開發,為以後學習奠定牢固而堅實的基礎,俗稱“童子功”。

基本功主要的訓練內容包括壓正、斜、旁”三種腿,踢“正、斜、旁、騙、蓋”五種腿,搬“朝天蹬三起三落射雁探海劈叉,打,飛腳掃膛,旋子,雙飛燕,大跳,砍翻身,踏步翻身,串翻身,蹦子,烏龍絞柱等多種技巧。

(二)身段功

身段功是戲曲演員必備的身體素質訓練技巧,也是戲曲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技術手段。主要訓練演員頭、頸、腰、胯四肢、面部表情的相互配合度和協調性。一般都要從娃娃開始訓練,有利於頭、頸肩、腰、胯、雙臂、雙腿、雙手雙腳、面部表情軟開度、柔韌度、靈活性、藝術表現力的開發,從而達到“手眼、身、法、步”五法密切配合的技術規範,並具有很強的節奏性和韻律性,為今後的學習奠定牢固而堅實的專業基礎。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身段功的主要訓練內容包括站姿、坐姿、臺步、蹉步跪步、滑步圓場手勢腳姿、眼神、山膀、雲手、水袖、扇子、雲帶、翎子、帽翅、髯口功、甩髮功、屁股坐子、摺扇團扇以及起霸、走邊趟馬等。在行當共性訓練的基礎上,再根據各自具體行當的不同進行本行當個性化的訓練。

四、打功

(一)把子功

把子功是戲曲演員使用各種長短兵器模擬比武或戰鬥的基本功。把子功的武打套路非常豐富,長兵器有槍、大刀、戟、叉、槊、鏟等,武打套路如小快槍、大快槍、大刀槍、勾刀以及各種下場花等。短兵器有單刀、雙刀、寶劍、鞭、錘、斧等,武打套路如單刀槍、雙刀三十二刀劍槍以及各種武打套路和下場花等。在共性的基礎上根據行當和人物的需要可以靈活變化。

比如在舞臺運用上武生和老生的把子是有明顯區別的:武生打把子要求力度大、節奏快;而老生打把子要求力度和節奏要適中。戲曲把子功要求上看手法、下看步法,招式清楚、快而不亂。追求形神合一、真假結合、虛實相生的審美境界。

戲曲演員應該具備哪些最基礎的表演基本功?

(二)武功

武功又稱“毯子功”,是戲曲演員必備的身體素質訓練技巧,也是戲曲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術手段。主要訓練腰的柔韌度以及上下身的配合和協調性。一般都要從娃娃開始訓練,以有利於柔韌度的開發和技術規範標準,為今後學習奠定牢固而堅實的專業基礎。

武功的訓練內容主要包括拿鼎、下腰、甩腰、前橋、後橋、虎跳、踺子垛子、小翻、撲虎、倒插虎、前撲、站提、折腰躡子、蠻子、前貓後貓、竄貓、吊貓、殭屍、搶背案頭跪子小翻、虎跳前撲、垛子蠻子小過橋、大過橋踺子小翻前撲、臺蠻、臺提、臺撲、雲裡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