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導讀:朋友圈就像一面的鏡子,反應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思想、狀態、情商等問題。而我想說的是,成年了,不管是生活還是發朋友圈,都請理智一點。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五一節的當天,我收到這樣一條微信,內容是“給個紅包過五一,謝謝。”令我汗顏的是,發我這條微信內容的人,不是我的叔伯阿姨兄弟姐妹侄兒侄女,也不是我的好友同學或閨蜜,而是一個寫手。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我和這個寫手的關係,可以說是一個不相熟的網友,也可以說是一個有合作關係的乙方。

不同的角度看到這句話,意義就會有所不同,如果是普通網友關係,一個“索要紅包”的不認識的人,顯得特別唐突甚至招人煩。如果是合作關係,那麼我想我會重新考量對方三觀問題。

當然,我沒有回覆這條消息。這讓我想起前兩年一個朋友的微信裡,有個網友群發微信索要紅包事件,當時朋友回覆了一個“我們很熟嗎?”結果對方反而惱怒:“不給就不給,那麼小氣做什麼,有病吧。”接著朋友被拉黑了。

朋友跟我講這事兒的時候,一臉不可思議,“這人得情商多低啊!”我想,這大概不只是情商低,而是還缺乏理智。

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理智,可以通過微信聊天來判斷,自然也能從微信朋友圈來判斷。

早前我因寫作的機緣巧合,接觸過這樣的幾個同為創作者的“朋友”,無論是女生還是男生,喜歡通過陌陌和探探來結識一些帥哥靚女,相談甚歡後會加微信,加了微信後第一時間就是看對方的朋友圈。

他們會通過朋友圈看對方的生活圈子、品味、生活方式,以及思想。

那麼一個理智的人,是不會在朋友圈裡發哪些內容呢?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1、過多的負能量。

昨晚我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特別糟糕的事情。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和很多女生一樣,喜歡將負面心情發到朋友圈裡。

發完朋友圈之後,我先生跟我說:“你太沖動了,理智一點,不要在朋友圈裡發這些話,很不好。”

我當然懂,即便我心情很糟糕,理智喪失了一半,但我也絕對不是一個蠢逼的女人。微信上加了很多並非僅限於親戚朋友的人,包括同事、合作伙伴、領導等等。有些負能量的內容讓親戚朋友看到也沒什麼大不了,但讓與工作相關的人看到,就顯得不好了。

所以昨晚我在發那條負能量爆棚的朋友圈時,我是設置了僅限於某一部分人看到。

這一部分人,不會因為我的負能量就嫌棄我甚至遠離我,他們瞭解我,知道我的負能量只是一時的小情緒,甚至有時候這一部分人看到我的負能量會安慰我會滿足我小小的想要被安慰的心。

僅限於某一部分人看到,這個功能很強大,它可以區分工作與私生活,區分家人和朋友。

每個人都有衝動的時候,但是越衝動越容易壞事,心情糟糕時想在朋友圈裡發吐槽或不適合被人討論的消息時,除了設置哪些人不能看哪些人能看之外,還有就是“隔夜刪”,以及“三天可見”。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只要是吐槽和負能量的消息,基本上頭一天發出來,第二天就沒蹤跡了。

而很多人,他們的朋友圈設置了僅三天內可見。於是新加微信的陌生人大多是看不到的,並且一看即過的朋友圈,也避免被他人拿來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也會大量避免被人說道。

沒人會喜歡總是負能量的人,尤其對方既不是親人,又不是親密的朋友。過多的傳達負能量,影響別人的情緒,也不會讓別人覺得你值得同情。

都是成年人,有問題就自己去解決,無止境的在朋友圈裡抱怨、吐槽、怨天尤人,無非只是在拉低自己的情商,降低自己的人脈。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2、過度刷屏。

一般情況下,朋友圈中過度刷屏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微商,一種是生活動態隨時更新。

在微商橫行的今日,各行各業都湧入了微商的洪流。從最初的在朋友圈內推廣的一些個人或工作室,到後來很多某寶某貓的店家也增加了微信銷售渠道,再到後來很多知名大品牌、花店、蛋糕店等也加入了微信銷售。

這是不可否認的,畢竟如今只要玩手機的人,沒幾個不玩微信,微信銷售這種方式極為簡單、可實施。開某寶店需要一系列複雜的程序,包括需要繳納保證金。可微信銷售渠道就不一樣了,只要通過朋友圈發產品信息就行。

然而為了銷售產品,一天七八條甚至十多條的發朋友圈,就真的有效嗎?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如果不是自己十分感興趣的產品系列,朋友圈內若有人每天十多條的刷屏,那結果就是被“屏蔽”。

既沒達到銷售的目的,還被親友屏蔽,這並不是一件划算的買賣。

還有一種刷屏就是生活曬,曬吃、曬玩、曬孩子。喜歡曬心情和吃喝玩樂是無可厚非的事,也是很多人都能欣然接受的事,但是一旦過火了,就糟心了。

早前我一同事說,她把她的閨蜜屏蔽了,而且閨蜜還沒有做微商。我當時還在納悶,但聽了她的說詞,我想換做是我,我也會屏蔽。

同事說,“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她幾乎是一個小時一個動態,一天最少十五個動態以上,我一個做銷售的,朋友圈裡除了咱公司的幾個領導,還有合作伙伴,我都生怕自己會漏掉他們的動態,結果閨蜜的每天的動態讓我感覺我的朋友圈刷不到盡頭。”

可想,如果微信朋友圈沒有“屏蔽”這個功能,那些刷屏的人,應該是會被自己的朋友圈的人刪掉吧。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3、發虛假內容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曾聽我一個小姐妹說起,她的朋友圈裡有個“白富美”,但都是裝的。

這裡我暫且稱這個“白富美”為小白吧。小白是我小姐妹的同事,平時喜歡在朋友圈裡曬一些奢侈品或是好玩的有意思的東西,可是這些都不是她的。

去年七夕情人節的時候,我小姐妹的男朋友中午定了一束鮮花到她們公司,小白笑嘻嘻的打趣了小姐妹,完後捧起鮮花拍了一張自拍照,接著發了個朋友圈,內容是“不知道是誰送來的鮮花,很喜歡,謝謝。”

這一舉動把我小姐妹雷得不要不要的,但卻也能接受,因為這種狀況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據我小姐妹說,之前她們公司裡有個同事買了兩隻YSL的口紅,小白看到後讓同事給她看看,看看的同時就順手拍了個照片,發了朋友圈,內容是“今兒剛買的,試用了一下,感覺一般,我還是喜歡香奈兒的。”

小姐妹跟我聊起她的時候,說“我簡直太佩服小白了,這種行為簡直是慣性的好嗎!而且她還將別人去旅遊的照片找來發到朋友圈裡,聲稱自己在哪裡哪裡玩,實際上她當時就坐在我對面啊!”

這何止只是不理智,更是奇葩。

據說正是因為小白的種種諸多此類行為,導致小白在公司的人緣非常不好,有同事不願意跟她接觸,甚至冷落她,排擠她。

不知小白如今的朋友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但是想必通過朋友圈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得到的也就只是虛榮心了,而這份虛榮心還是通過虛假的方式自己為自己營造的。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4
、透露自己的隱私。

以前剛開始玩朋友圈的時候,我也曾喜歡定位、喜歡曬機票火車票,在朋友圈裡說明天要去哪裡,今兒不在家。不僅隨時暴露著自己的地理位置,還讓透漏了自己的個人信息。那會兒我還是單身。

後來有一次,一個忘年交的朋友發了一則新聞給我,新聞內容是某個女生去旅遊,隨時發定位的朋友圈,結果遇害。

我看完新聞之後,這個忘年交的朋友跟我說:“一個人出門要注意安全,發朋友圈時要理智思考,不要隨便透漏自己身處的位置,更不要將自己的個人信息透漏出去了。而且你一個人租房住,你是在告訴別人你一個人在家嗎?你是在告訴陌生人什麼時候家裡沒人嗎?”

新聞的驚駭,加之朋友的忠言,讓我猛地一驚。那會兒二十出頭的年紀,很多東西也不懂,平時也不愛看新聞,說實話若不是我這個忘年交朋友,我大概都不知道我的行為有多愚蠢。

如今我也喜歡定位,喜歡曬票根,但只會在離開時再定位,曬票根也一定會對圖片進行相應的模糊和馬賽克處理。更不會暴露自己真實的位置、去向和家庭地址等個人信息。

尤其是女生,安全意識一定要是方方面面的,不要給任何“壞人”有機可乘的機會。生命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5、揭人長短甚至發別人照片。

前兩年我在幫一個美容醫院寫商業軟文,也就認識了該醫院的幾個醫生,但也是在那個階段裡,有個醫生的行為令我特別納悶和火冒三丈,也在商業軟文完成之後,投訴了這個醫生。

該醫生的朋友圈裡有很多前去整容的病人的照片,內容卻不是誇讚整容醫院的水平和整容者之後的美貌,而是在吐槽某某某整容前有多醜,某某某拆布之前有多滑稽,某某某整容了也沒有她好看。

這已經不是理智不理智的問題了,還關係著職業道德的問題。

還有一些人,跟前任分手之後,或者跟同學同事朋友吵架之後,就會在朋友圈裡指名道姓或者指桑罵槐的吐槽,說著別人的是非,從公事到私事,全然不顧其實朋友圈也是個公共場所。

不管是對任何人,背地裡將別人的照片、私事、是非長短等公之於眾都是令人厭煩、厭惡的行為,這僅僅是情商低、不理智的行為,更是一個人缺乏素質和品德的行為。

成年人了,理智一點,別再往朋友圈裡發這些東西

朋友圈是一個社交平臺,讓我們有了一個宣洩、展現、表達、傳遞給身邊人自己生活狀態的或直接或婉約的方式。但是如果朋友圈總是讓自己微信裡的人覺得不舒服、厭煩,這就偏離我們的初衷了。

也有人說朋友圈是一個展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就像一個人的名片,雖然我不完全認同,畢竟朋友圈是“朋友+圈子”,是很多人展現給親朋好友看,其形象和展現的內容就會更偏向於私人化,但無可厚非的是,當你將自己的狀態展現出來的時候,就理應考慮到,看到你動態不僅僅是你的朋友和親人,還有同學同事領導網友和陌生人。

朋友圈就像一面鏡子,即便展現的只是你一部分的生活狀態,可能唯獨這部分是糟糕的,沒有展現出來的是優秀良好的,但畢竟你已經將糟糕的部分展現在了眾人的眼裡。

別忘了,你在發的朋友圈,是給別人看的。

無論是發朋友圈,還是生活,多點思考,少點衝動。


【本文版權歸「花影故事」所有。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