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溺水已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第一杀手,一定要教会孩子做到“六不”

教育部门表示,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一个个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汛期遇上暑假,防溺水教育和宣传,已经成为亟须牢记的“生命安全条例”。

溺水已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第一杀手,一定要教会孩子做到“六不”

(网络图片)

1

“校门口就是石津灌渠 目睹太多意外”

这几天,石家庄市第七中学教育处主任韩艳龙一直在关注本报汛期河道探访的报道,深有感触的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七中学位于北二环附近,校门前就是石津灌渠。石津灌渠常年有水,特别是每年农灌期间水流湍急,学生们上下学基本上都要经过一段河岸,平日的安全隐患着实不小。“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事们就说曾有学生在校门口的河道里溺亡。”韩艳龙说,石津灌渠的河道是个倒梯形,两边是水泥斜面,非常光滑,掉下去自己很难爬上来。而且石津灌渠两岸的隔离护栏比较矮,小学生都能很轻易地翻越,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发生在我们学校门前河道里的意外,实在太多了,最近两年我就亲眼见到多起!”韩艳龙回忆,2017年清明节前一天,当时石津灌渠刚刚放水,水流湍急,红星街桥附近有人喝酒后下水捉鱼不慎落水,很快就被冲走了。同年9月的一个下午,一名男子下河道里玩,结果脚抽筋上不来了,就在河道里喊救命,韩艳龙当时和一名学生家长用绳子把他拉上了岸。2018年4月,两名小学生在上游岸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河道,随后顺流而下一直到红星街桥下面,双双抱着桥柱子喊救命,最终被警务站民警安全救上岸。十几天后,同样是一名小学生在石津灌渠附近玩耍时不慎落水,虽然有一位退伍军人立即跳入水中救援,但由于水流太大,孩子从石津灌渠中华大街桥附近,一路被水冲到柳董庄铁路桥附近才被营救上岸,由于孩子溺水时间过长,还是失去了年幼的生命……

韩艳龙介绍,为保障学生安全,该校定期会邀请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负责人和学校附近的警务站民警给全校师生办讲座,并进行专业的防溺水知识技能培训。

溺水已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第一杀手,一定要教会孩子做到“六不”

(网络图片)

2

溺水已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第一杀手

每到寒暑假,石家庄教育局就会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对所有学生家长进行警示,要求监护人尽到监管责任。这个暑假来临前,石家庄市教育局专门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据权威部门统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在这封公开信中表示,暑期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季,提醒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承担起学生离校后的监管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学生放学后、周末、节假日和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为他们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严防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文中提到了如何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

重点要教育孩子做到“六不”

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报警并寻求成年人的帮助。

教育部门不仅发布了给家长的一封信,为确保所有家长都能仔细阅读,还要求家长们填写“回执单”。有人觉得麻烦,事儿多。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溺水已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第一杀手,一定要教会孩子做到“六不”

(网络图片)

3

太多教训 怎样重复教育都不为过

本报这组稿件刊发后,引起不少人深思。“暑假几乎所有家庭都会带着家人找有水的地方玩耍。人们愿意亲近水,可那句‘水火无情’说得确实有理。”市民张女士说,她家孩子上五年级,暑期准备带孩子去山东威海旅游。我们平时不出门也会每周带孩子去太平河、滹沱河景区转转。这些景区不仅风景好,很多人也是想就近玩水。“以前没觉得大家的行为有啥问题,但看了晚报的报道,了解了汛期河道的危险和那么多意外事故的案例,还是让人挺害怕的。”张女士说。

11岁的笑笑在石家庄市育才小学上五年级。采访中,笑笑说,每次放假前,负责法制安全的老师都会给大家讲很多安全注意事项。“我们都听烦了,可每次老师都认真严肃地反复重复那些注意事项,看到报道中那么多人在河中发生意外,才知道老师说的真有用,更是为了我们好。”笑笑说。

2015年2月5日,新乐曾发生过一起惨痛事故,两名小男孩中午该吃饭了却没有回家,人们从附近的一处人工湖找到了其中一名溺水的孩子,经打捞寻找,最终两个孩子都从湖中找到。虽然在医院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但遗憾的是,两个孩子还是离开了。他们中一个9岁,另一个也不过10岁。

类似的血的教训太多了,这也是教育部门不管暑假寒假都狠抓安全教育的原因。

溺水已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第一杀手,一定要教会孩子做到“六不”

(网络图片)

4

手脚抽筋这样办 救溺水者别面对面

夏季水边是人们最喜爱的避暑去处。如何保证游泳时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专业人士称,如果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史建福曾是名救生员,参加过国家游泳技能救生培训。谈及救援溺水者,史建福提醒广大市民:施救时,切勿与被救者面对面接触,不要让溺水者用手抓住救援者,以免将救援者也拖入水中,造成悲剧。见有人遇险,应快速游至离溺水者两三米处,然后从其背后慢慢接近,先拍一下溺水者肩膀,告知救援来了,让其冷静。然后救援者可采用拖带式或挟胸式将溺水者拖至岸边。

拖带式,即两手从背后方插入溺水者腋下,将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并让其身体与水面保持平行,施救者采用反蛙泳方式将其拖至岸边。

挟胸式,即施救者用一只手臂从溺水者一侧肩部上方向下抱住溺水者胸部,同时尽量让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保持身体放松。

最后,救上岸后,根据溺水者的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做心肺复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