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襄陽結婚有什麼習俗?

張賢4445


我是外地人,在襄陽生活了快十年了!也參加過不少婚禮。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首先是彩禮和條件吧!

城市裡面的規矩不多,也很少有女方要彩禮的。只要有房子車子就可以了。裝修好,車加滿油,錢給的足足的就行了!一般城裡的根據自身條件不同各有區別吧!有的孃家的陪嫁也不少。男方有錢的也會給小兩口一筆錢。

到農村就不一樣了!一般的女方家裡都會要彩禮,這個錢是給女方父母的!不會給小兩口,五萬十萬的都有,根據人的不同,男方條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別。男方有錢的主動提出多給,沒錢的就會討價還價,鬧的很不愉快。農村人規矩多,比較守舊,結婚當天,各種紅包也要事先商量好!這個包多少,給誰等等。

第二,結婚前一天男方要辦攔郎席。

把親朋好友都請來!先整一頓。農村比較熱鬧,相當於跟正席沒啥區別。

城裡就只請親戚和玩的好的熱鬧一下,其他人還是第二天正席才參加。

第三,新娘子接回來了,先鬧老公公。我覺得這個是個很低俗的風俗。老公公頭上戴個紅色紙質的高帽子,寫著扒灰佬。整個破板車,讓新娘子坐在上面,公公在前面拉車,兒媳婦手裡拿個小棍在後面抽打。然後一群人在旁邊起鬨。把老公公褲子撕的一條一條的!一開始不知道啥意思。後來聽說扒灰佬的意思是偷看兒媳婦洗澡的老公公。好齷齪啊!

第四,鬧伴娘。這個更過分。鬧洞房的時候,伴娘也在,一幫小夥子把伴娘一頓鬧。衣服扒了,甚至睡了的都有。我還聽說,有的人結婚為了好玩,還找幾個KTV小姐姐當伴娘。所以,你懂的。

襄陽地區,自古民風彪悍,古代蜀軍前沿戰地。地處河南湖北交界地帶。口音偏河南腔。一說話嗷嗷地,震挺晃!可見這裡的人都不是善茬子!來到這裡不要囂張。


煙言演咽


關與訂婚禮金就相當於買房的意向金。確定戀愛的一種物質保障。結婚禮金就是要給女方父母的,他們用這部分彩禮去買結婚給女方所用的陪嫁 。男方買房買車加裝修是應該的。你給你家娶媳婦兒總不能住到野地去吧 ,男方準備婚房給彩禮,女方準備陪嫁的一些東西。因為家庭裡面都是女人在料理家裡的一切的事務。買什麼陪嫁 ,大部分要準隨女方的意見。女方條件好的話陪嫁可能會很多會超過你給她彩禮?條件一般的話彩禮會留下一部分,女方會留下讓父母補貼家用。按照女方當地的風俗習俗給彩禮就可以了。男方娶媳婦兒其實彩禮這都不算事 ,有哪個女孩兒願意嫁給你。就已經很不錯了。當今社會。如果男方嫌棄結婚定金和這個結婚禮金。就不要結婚了 ,後邊兒還有人排著隊呢。娶老婆 ,有了結婚定金,和結婚禮金的保障。女方會一心一意嫁給你。男方給了結婚彩禮,小兩口出去吃飯女方就可以那你多花點兒錢,出去吃個飯吃碗燴麵還是有錢的,起碼心裡是舒服的



他不願意給結婚定金和結婚彩禮的話。可以考慮嫁到河南來 ,河南人願意給,而且以後還可以經常吃上河南燴麵。


大海的不惑之年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離家三里地風俗大不同,襄陽各個地方風俗還是有差異,我根據自己瞭解回答,大家可以相互討論。結婚過喜事,是個喜慶而繁瑣的事。首先從兩個年輕人認識開始說,現在有相親的,有自己談的。兩個年輕人確定戀愛關係,首先有“看人家”這一說,然後是訂婚,訂婚後的每個傳統節氣:端午、中秋、春節,男方要接女方到家裡過節氣。在兩個人訂婚後,隨著交往的程度,會討論結婚的具體事情。一般是男方到女方去“要人”,女方同意後,兩家商量個黃道吉日,把婚期定下來,婚期確定以後,那就要忙著準備婚禮的事情了。婚期的前一個月,男方要到女方家討“對月期”,然後再溝通一下婚禮細節。下面就要說到重點了:婚禮。我覺得應該分兩部分,農村和市區,農村結婚熱鬧些,但禮節比較多,城市婚禮唯美浪漫但沒有那麼多禮節,喜慶熱鬧就好。農村婚禮一般婚禮前三天就要開始忙,接幫忙的,買菜辦酒席。然後前一天親戚朋友陸陸續續就會過來,然後樂隊婚慶晚上會有演出,新郎則需要上墳祭拜祖先,(有些地方有沿家禮),新郎的嫂子或者嬸嬸會把喜被喜床鋪好,當然少不了花生桂圓之類壓床的小玩意。婚禮當天,新郎官梳妝打扮,迎親車隊準備好,就可以出發迎接新娘。迎親人員一般有:路支客,攆鴨子,陪郎,接女等人員陪同新郎一起。新郎到新娘家,支客負責打點禮儀方面的事情。一路接親人員到新娘房間,新郎求婚,給新娘佩戴胸花,找鞋子,然後由新娘哥哥或者弟弟背下樓(得有一個大紅包),然後新郎新娘一起給岳父岳母敬茶改口,然後合影拍照後新郎抱新娘上婚車,打道回府。婚車會在新郎接口或者村口停下來,然後新郎背新娘回家(現在有些地方拉板車,老公公背火鉗,不是很文明),在舉行完喜慶浪漫的婚禮後,新郎新娘入洞房,新郎官接回上親後開喜宴 ,新郎新娘敬酒,婚禮圓滿禮成。接下來回門,回親家。說完農村婚禮再說城市婚禮,基本相同,一下細節差異。城市婚禮需要提前定酒店,聯繫婚慶公司,司儀,一般婚禮前一天需要彩排,相比農村婚禮,在酒店辦婚禮,更注重婚禮的現場佈置,婚禮效果,當然花費更大。婚禮當天也基本一樣,扎花車,浩浩蕩蕩的伴郎團,在新娘家基本也一樣,伴娘團會考驗我們的伴郎團。接親回去以後,一般先接到新房再去酒店,然後舉行婚禮,大概40分鐘左右,然後開喜宴,敬酒,婚禮圓滿成功,後面就是回門等等。基本就這些吧,歡迎大家討論補充。


七月涼風呼啦啦


 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續的重要環節,古人十分重視,禮儀甚繁,有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6禮。襄陽舊時婚嫁逐漸演化為訂親、擇期、迎親幾個步驟。

  訂親。首先,男方父母請紅爺(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則由紅爺將女方的“八字庚貼”(即寫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時的柬貼)交付男方。俗稱“拿八字”,也叫“傳庚”。男方父母擇吉日請信任的算命先生將男女二人的八字進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裡相犯相剋,則婚議作罷;若相合相生,則可訂親。整個訂親過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過問。俗諺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擇期。訂親之後,男女每年給女方送一次禮物,叫“填庚”。到適當時候,男方請紅爺到女方協商迎親日期,女方則提出聘禮規格要求,紅爺往來奔走,雙方同意後即下聘禮,確定迎娶日期,一般訂在黃道吉日,或陰曆雙日子。襄陽人喜愛選擇初八、十八、二十八幾天,叫做“要得發,不離八”。

  迎親。民間也叫“過期”。迎親前一日設宴待客,男方稱“暖郎酒”,女方叫“梳頭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齊楚,披紅掛綵,坐轎或騎馬,領著花轎迎親。一路上鞭炮鑼鼓聲不斷。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鳳冠,頂頭蓋,紅襖羅裙,拜別祖先後上花轎,由兄弟或侄輩男丁相送,叫做“發親”。然後,新郎轎(馬)前導,新娘花轎及嫁妝後隨,鑼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轎後,由牽親孃子攙扶新娘下轎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懷酒。當天“鬧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參加,謂“三天無大小”。其間大宴賓客,謂“喝喜酒”。凡送禮親友都在宴請之列。孃家送親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當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輩來迎新婚夫婦至孃家,謂“回門”。酒飯後即返回男家,謂“三天不空房”。在整個迎親過程中,還有許多瑣碎的象徵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紅棗,即“早立子”(棗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兒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徵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國後,國家頒佈《婚姻法》,封建包辦婚姻制度被廢除,舊的婚禮儀式也隨之改變,男女自由戀愛,登記結婚。婚禮多選擇在國家法定或民間傳統節日舉行。50-70年代以簡樸為榮。女方不要彩禮,男方不計嫁妝,步行或騎自行車迎親,禮儀大方樸素。國家公職人員結婚,一般在機關內舉行典禮儀式,以喜糖煙茶待客。民間雖宴請親友,但也較簡樸。80年代,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為婚嫁購置高檔傢俱、家用電器、以小轎車迎親,並連日大宴賓客,往往使雙方家庭多年積蓄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長崇尚節儉,不擺闊氣,不受禮,不請客,讓新婚夫婦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集體婚禮,在熱烈而樸素典禮儀式之後,新婚夫婦共植同心樹,這既象徵愛情天長地久,也為綠化環境作了貢獻,受到社會廣泛的讚揚而逐漸形成新的風氣。

  舊時,男子失偶再娶,禮儀與初婚相同,謂“續絃”。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俗稱“再走一家”。再嫁無儀式舉行,男方著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國後寡婦再嫁得到社會肯定和法律保護。


吾愛重瓣紅玫瑰


謝謝小小雪打怪獸的邀請。我來說說我瞭解的情況。


對於為提問者說的襄陽是否有定婚禮金按說是有的,以前襄陽地區叫做說“對月期”,這其實就是訂婚,提前一個月確定關係,“對月期”一般要有訂婚禮物,當然也包括禮金。現在襄陽各地風俗也不太相同,但大多數地區有訂婚一說,這一般是雙方父母在場,同意兩位新人交往,且對結婚各個方面的的事情有一個比較一致的意見,包括結婚禮金多少,房子、車子怎麼買等情況!當然談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先表誠意,這就涉及到訂婚禮金,這個一般不需要太多,一般1~5萬元。襄陽還有一些地方沒有這個規矩,那就不用出這個費用了。


關於結婚禮金的問題比較複雜,襄陽市區及周邊鄉鎮的結婚禮金一般比較少,甚至不需要。但結婚必須要有房子有車子。襄陽市周邊縣市區結婚禮金就比較多了,從10萬~30萬不等,一般還要求有房有車。當然這些都是一般情況,如果兩個人感情好,這些費用也可以減少,但房子應該是必須要有的。

對於襄陽地區的結婚禮金問題,呈現一種趨勢,越是貧窮的地方結婚禮金要的越多,這和全國結婚禮金的形勢相似。只要有房子,兩個人好好幹,過上幸福生活是沒有太大問題,新人不要物質所迷惑,只要有基本的物質基礎,我個人覺得就可以在一起,結婚重點看人品和潛力。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