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南方人不愛吃東北飯包?

小甜貓喵喵喵


來答一下。南方人無法理解的東北飯包,是一片白菜葉子就能締造出的美味!雖然被有些南方小夥伴們吐槽吃了容易壞肚子。原因一可能是南方人不習慣吃生的蔬菜,二是覺得全都混在一起,尤其還加了生的香菜和蔥在裡面。其實是對俺們東北飯包太不瞭解啦,可以嘗試下哈,平日吃慣了大魚大肉的油膩,不妨嘗試一下飯包的清新。

飯包,是滿族一種傳統食品,飯包裡所包裹的飯菜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任意搭配。正宗的飯包要選用一張較大的、完整的菜葉(白菜或生菜),依次放入東北大醬、蔥絲、香菜葉、土豆泥和二米飯(大米和小米混合),用雙手包裹起來就可以食用了。

飯包幾乎是每個東北人都愛吃的,中秋前後的白菜葉,是最適合做飯包的。飯包選的白菜也是有講究的,最外層菜葉太老,裡層略嫩,二、三層首選。葉片要選無破損的掰幾片,再順手扯一把香菜,拔幾顆大蔥,甩掉根部的泥土,都是鮮嫩得直冒漿兒的,美食的蔬菜部分便備齊了。


現在很多賣飯包的商家,開發出很多新的吃法,比如裡面捲土豆絲、炒豆角,放火腿、花生米甚至醬牛肉,但其實我個人還是更喜歡這種樸素的,原汁原味的!

再簡單不過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卻是將東北人的味蕾牢牢抓住了。你喜歡飯包嗎?

(xtm)


新文化報



我覺得這個我應該很有發言權吧,哈哈

因為我是一個南方姑娘,但是我的男朋友是個純正的東北大老爺們,他特別愛吃飯包,因為我現在在東北生活,飯包的價格也不貴,他每次大概吃7到10塊錢的那種吧



裡面有大米飯,然後有香菜,蔥,洋蔥,香腸,



還有雞蛋吧啥的,然後配上東北的大醬,反正有很多種類的醬,有蘑菇的吧,然後也有辣醬等等
反正我男朋友特別愛吃,我總結了幾點我不愛吃甚至不願意嘗試的理由吧

  1. 因為南方人吃生的比較少,像他們家裡人平時大蔥啊,大蒜啊還有一些什麼婆婆丁,苦苣都是拿來生吃,反正我是不吃也學不
  2. 是因為我不太愛吃香菜,我一直叫臭菜,但是香菜南方人也有很愛吃的就是了
  3. 還有一個就是東北人太重口味了,吃的有點鹹就是,這個我還是比較愛吃清淡點的東西,還有一個可能是對於未知的事物的一種害怕,反正我沒有吃過,只嘗過一口,應該不愛吃這個味道,哈哈

    總之其實南北方的飲食文化還是有點差別的,我們比較愛吃大米飯,他們也一日三餐都有大米飯,不過愛吃餃子,愛吃餅,然後吃的比較重口味至於其他的我得慢慢研究了,哈哈


慧hui爺


傳統南方人路過。

小時候,家住小鎮的家裡經濟窘迫,母親會偶然給我們做菜包解饞。肉末,酸筍,蔥花,臘腸粒,雞丁,這些都可以是炒飯的配料,我最喜歡的就是肉末配酸筍+蔥花炒飯了。把玻璃生菜洗淨瀝乾,兩張菜葉交叉疊好,燙熱噴香的炒飯往裡面一放,裹起來,那麼一咬,那味道,是真特別香,生菜還解膩,這樣的包菜飯糰,我是能吃好幾個的。

我和同學朋友聊起小時候的這些,他們都說沒吃過這樣的菜包,那說明我們那一帶地方是沒有這樣的風俗的,這只是我母親個人的吃法,至今不知道母親說從哪裡學來的。

現在我也偶爾給我的孩子做菜包飯,孩子也很喜歡吃。


雙十手機用戶


這個作為一個在南方的北方人來說一下吧:

我以前覺得北方食物挺好吃的,

直到有一年,我回到北方過春節,我忽然發現北方人實在不會做飯,

在南方大家做飯比較講究的是食物的味道,口感,營養。

而北方似乎是簡單粗暴的大魚大肉,

由於加工過程比較簡單,所以價格上有比較大的優勢,

看起來經濟實惠,

但是如果在南方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比較不能適應這種食材的初級加工的製作方法。

很多東西感覺糟蹋浪費了,完全可以精細加工一下,讓味道更好。

北方重食材輕手藝的做法,造成燒烤這種相對來說工藝比較簡單的食物,

成為東北的主流美食。

由於物流,時間,戶外溫度等原因,南方很多功夫菜,在北方實在普及不了。

所以北方食物對於南方人,偶然嘗試一下可以,長時間吃,實在接受不了。


歷史大挖客


作為一個東北人,尤其是作為一個生長在東北,現在生活在南方的東北人,我覺得我還是能比較客觀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的。

咱們就這麼說吧,我一個東北人都沒吃過幾次這個“東北飯包”,在東北很多地方打飯包也都不是那麼常見,可能吉林和黑龍江還多一些點,遼寧省好像最為少見,在東北尚且不多見,就更何況在南方各地了。

所以我覺得用“南方人不愛吃”來形容不準確,畢竟一個根本沒啥機會吃到,甚至都沒見過、沒聽過的東西,這怎麼分辨愛吃和不愛吃啊,就更別提“為什麼”了。而且南方也有類似形態的美食,肯定這些本地的小吃更適合當地人的口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嘛。

其實一些南方的小夥伴可以稍微聯想一下,這個東西的形態稍微有點像是不用糯米做的糯米雞,包裹的也不是荷葉而是生的蔬菜(按照“傳說”最早是用野菜、白菜來包,現在也有用生菜包的)。而且據我的瞭解這個飯包好像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比較有名的一種食品,民間傳說中是努爾哈赤在科爾沁地區人困馬乏之際,以白菜葉子裹上乾飯得以活命,然後有這種美食流傳下來。

其實這個事情也不罕見,不管南北都有非常眾多的美食在各種版本的傳說中與帝王將相、詩人俠客之類的有關,這都快成了一種“美食定律”了。

那麼你有沒有吃過這個飯包或者類似的美食呢?你覺得好吃嗎?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試答如問如下:

旅行和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南方人比較多,也在南方生活過。就不生食青菜原因與他們交流過多次。北方人說南方人不生食生菜的理由,我知道的有“寄生蟲說”、“水不乾淨說”、“直接澆糞便說”等等。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現在流通到北方的南方蔬菜是非常多的,北方人還不是生食照吃不誤嗎。

有一次,一位南方長沙的李工程師(炸藥專業的專家)一個比喻說法非常恰當、形象,是這樣的:北方人為什麼不直接“啃”生豬腿,我們南方人意識裡,生菜和生肉是一樣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東北飯包,我的做法是:

一、主要蔬菜有:大白菜葉、大蔥、香菜、大醬;

二、包內物有:小米乾飯、大米飯、鍋貼玉米餅子;

三、做法是:1、在乾淨的案板上(桌面、蓋簾等),把大白菜葉鋪平、2、在菜葉上把適量的大醬塗勻、3、大蔥、香菜適量切碎與大醬和勻,再與適量的小米飯或大米飯或玉米餅子(掰碎)混勻、4、把3中的攤到2上、5、把菜葉從一端先迭起,再把兩側收迭起,最後把兩側收迭起的再次對摺,即完成。

四、特別說明:1、雞蛋醬更佳;2、東北小女生的最愛;3、大老爺最好在家吃;4、生食蔬菜衛生很重要,特別要注意化肥和農藥。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我們東北人愛吃的時令蔬菜洗一洗沾醬就吃,就像是南方人吃炸小蟲一樣,這是南北差矩,飲食上的不同,


南方人,吃時令蔬菜都喜歡用水煮一下,然後拌著吃。東北人就不同了,春季的時候,山裡的野菜出來後,東北人就會把野菜用水洗後,沾醬吃。等地裡的小蔥、小波菜什麼的都長出來以後,東北人就會蒸土豆丶蒸雞蛋燜子,然用用大白菜把土豆泥和小菜以及雞蛋燜子包起來,那飯包可好吃了。
我們這種吃法,南方人可能是認為不衛生,再有不願意生吃蔬菜的味道吧,所以才不喜歡!


伊春美食美客


東北,西北,西南口味基本能相互適應,辣鹹面為主,南方偏重甜淡海鮮米。


guanshanyhhy


南方人不愛吃東北飯包是真!因為感覺太難吃,其實飯包也不是東北人的專利,1958年初我外婆家的前面兩套房都租給了東北和山東兩戶人住,他們的小孩的年齡和我差不多,時間長了大家都很熟悉,一起上學一起玩耍,我很喜歡他們的煎餅和餃子,但他們的飯包我從耒不吃。他們的飯包用一塊生的椰萊葉,在上面放些白飯,加一些鹹菜之類的東西,非常難吃!其實我們廣州也有類似的飯包,所不同的我們是將飯放雞蛋絲,臘肉粒和韮王炒好,然後用生菜葉包起,一包最多兩口就可以吃完,(東北的飯包差不多有一碗飯)。廣州人叫生菜包,現在在廣州附近的一些飯店還有供應。當年我外婆做了幾次請他們吃,他們都認為廣州的生菜包比他們的東北飯包好很多!


車仔佬42104839


飲食習慣。我是東北的,老公南方的。認識我之前,一口生的菜不吃,吃烤肉的時候也不肯包菜葉吃的,蔥蒜更是別提了。後來吃烤肉時,我死氣白咧的用戶青菜包了肉,辣椒和蒜片給他吃,結果,愛上了菜葉烤肉,但是蒜還是不行,覺得太辣,但是蔥能吃了。就是喜歡問題。我公公婆婆是一口生的不能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