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这些妇科检验,如何读懂?

一、白带常规:

清洁度,正常为Ⅰ~Ⅱ度,如为Ⅲ度以上,则提示有阴道炎或宫颈炎可能。需结合其他项目判断,如若为“滴虫”阳性,则为“滴虫性阴道炎”,如为“霉菌”阳性,则为“念珠菌性尿道炎”,均需系统、规范治疗,包括性伴侣的正规治疗。

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

<table><tbody>清洁度阴道杆菌球菌上皮细胞脓细胞或白细胞Ⅰ4+-满视野0~5个/HPⅡ++少1/2视野
5~15个/HPⅢ少量3+少量15~30个/HPⅣ-4+->30个/HP/<tbody>/<table>

其中:Ⅰ~Ⅱ为正常。Ⅲ~Ⅳ为异常,可能为阴道炎,同时常可发现病原菌、真菌、阴道滴虫等,作清洁度检查时应同时作滴虫、真菌检查。

霉菌与滴虫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1、脓性白带:白带色黄或黄绿,如脓样,有臭味。一般由感染造成,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

2、无色透明粘液性白带:外观与排卵期的正常白带相似,量多,常见于应用雌激素类药物后。

3、血性白带:白带如染血,应警惕宫颈癌、宫体癌等恶性肿瘤。宫颈息肉、重度慢性宫颈炎、宫内节育器、老年性阴道炎、粘膜下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也会有此症状。

4、豆腐渣样白带:是霉菌性阴道炎的特征。

5、黄水样白带:多由于病变组织坏死所致,常见于子宫颈癌、粘膜下子宫肌瘤、输卵管癌等。

6、脓血样白带:为阿米巴性阴道炎的特征。

二、BV(baceerial vaginosis)

称“细菌性阴道病”,亦为常见。是指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一种混合感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与阴道炎截然不同。

无症状者易被忽视,以下4项中凡有线索细胞再加上其它2条,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即成立。

a.阴道分泌物为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

b.阴道pH>4.5(由于厌氧菌产氨所致)。

c.氨试验阳性,取少量阴道分泌物于玻璃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液1-2滴,若产生一种烂鱼样腥臭味即为阳性。

d.线索细胞(clue cell)阳性,悬滴法在高倍显微镜下见到20%以上的clue cell。Cluecell即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表面贴附大量颗粒状物(即加德纳菌等),使细胞边缘不清。

这些妇科检验,如何读懂?

三、宫颈刮片

是筛查早期宫颈肿瘤的重要方法。故又称“防肿瘤涂片”。报告形式主要为分级诊断及描述性诊断两种。目前我国多数医院仍采用分级诊断,临床常用巴氏分级分类法:

巴氏Ⅰ级:正常;

巴氏Ⅱ级:炎症,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不支持恶性,余均为ⅡA;

巴氏Ⅲ级:可疑肿瘤;

巴氏Ⅳ级:重度可疑肿瘤;

巴氏Ⅴ级:肿瘤。

由于巴氏5级分类法,主观因素较多,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故目前正逐渐为TBS分类法替代,而后者需专业医师方可读懂。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利用电子阴道镜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进行宫颈可疑部位的染色,从而重点取材,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综上,妇科检查尤其是盆腔检查是妇科症病诊断的重要环节。有些女性因怕痛或怕麻烦而拒绝妇检,将其忽略或仅以B超取而代之,是极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